APP下载

提高操作“含金量”,成就精彩课堂

2018-09-28陈丰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彩课堂含金量操作

陈丰兰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越来越普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空间,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参与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提高;操作;含金量;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62-0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呢?笔者选择了几个有“含金量”的动手操作的教学片断加以论述。

【教学片段一】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师:同学们已经能很快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但是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发现者,还要做一个创造者,你们愿意动手创造规律吗?(愿意)那就用准备好的学具开始吧!

生1:○□△○□△○□△……

生2:○○○△△△□□□……

生3: □□○○○△□□○○○△……

生4:□□□○○○□□□○○○……

生5:△△○○□□△△○○□□……

……(答案很多,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精彩看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开放的,学生的操作是开放的,答案也是开放的。学生独立思考、开放操作、积极探究,争先恐后创造规律,有的学生这样摆,有的学生那样摆,课堂呈现出“各显神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逐渐进入高潮。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并在展示不同规律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开阔思路,真正做到课堂上“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发展”。

【教学片段二】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许多三角形),想怎么拼就怎么拼,但必须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拼完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看看能不能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生1:我先拿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然后又拿出多个三角形拼摆,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我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我费了好大的功夫,从一堆三角形中挑来挑去,最后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也用了很长时间,先挑了一个钝角三角形,然后又挑出好多个三角形试拼,好不容易才拼出了平行四边形。我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出示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同学都判断此题是错误的)

【精彩看点】教师敢于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想怎么拼就怎么拼”,但要求必须拼成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这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动手操作中,教师提出的目标是明确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探索的空间是广阔的,操作是自主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课堂不再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更是将外部活动内部化,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了,学生在反复调整、拼摆和思考中,充分感知了“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解答判断题时无一人出错。学生亲身体验胜于教师的过多口舌,一切尽在不言中,学生真正“做过了就理解了”,也记住了。

【教学片段三】人教教材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师:请各个小组自行选择若干个圆锥和圆柱形容器,然后设计实验,看看能不能通过实验发现圆锥和圆柱形体积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开始分组实验。

生1:我们组做了两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给圆柱形容器中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形容器中,正好可以倒满3次,由此得出“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给圆柱形容器中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形容器中,正好可以倒满7次,由此得出“不等底也不等高时,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七分之一”的結论。

生2:我们组做了三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给圆锥形容器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倒3次正好倒满,由此得出“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给圆锥形容器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倒5次正好倒满,由此得出“等底不等高时,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给圆锥形容器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倒4次正好倒满,由此得出“等高不等底时,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的结论。

……

师(归纳):各小组做了这么多组实验,有相同的结论吗?

生3: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用不等底也不等高、等底不等高及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没有一定的规律,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必定满足“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1/3”的关系。

师(出示判断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全班同学都判断此题是错误的)

【精彩看点】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提供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的“完美学具”,这是因为“完美学具”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空间。学生自己选择的学具,有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在这种学具的多样性、充足性、多余性、残缺性下,探究才更富有挑战性,操作才会有“含金量”,学生才会真正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对概念、公式的深刻理解。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开放的,答案是开放的,但最后的结论又是统一的。教师在学具准备上做足了功夫,既不用再花口舌费力气强调“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又保证了学生对概念、公式的深刻理解,实验操作的“含金量”大大提高。

总之,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挖掘数学的本质内涵,提炼数学规律,揭示数学魅力,铸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精彩课堂含金量操作
品牌专家郭守祥:若要品牌强又响必须提高“含金量”
纺织行业最高科技奖提高含金量
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提升
精彩,不只在课堂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打造数学精彩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毕业戒指”的含金量靠什么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