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
2018-09-27贾军琳
贾军琳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在学校的课程结构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多元课程结构已经成为了我国中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本土音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275-01
一、前言
《音乐新课程标准》已经提出了明确规定,地方和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本地区人文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开发与利用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和特色性的音乐课程资源。一切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需求,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发与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实现音乐教育教学的本土化,这既可以弥补音乐课本教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又能充分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生活和本土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为学生音乐艺术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本土音乐资源的特点
本土音乐文化可称为“地方音乐文化”或“乡土音乐文化”,它是指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等融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土音乐被引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活动之中。
1.本土音乐资源的客观存在具有多样性。本土音乐资源因为所在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音乐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它自身的客觀存在也显示出了多样性。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本土音乐资源的存在和构成各异,因此,可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也存在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传统里,人们的艺术素养、审美观、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独特性,由此形成的音乐资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音乐教育发展程度下,音乐教育的性质、传统、师资、实力的差异带来了本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的多样,从而使本土音乐资源的客观存在表现多样。本土音乐资源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构成了中学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大背景,为学校本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2.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多样性。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信息化的;既可以是物力的,也可以是人力的等等。本土音乐资源不可能全部进入开发与利用的范畴,其开发与利用必须以学校音乐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只有真正符合音乐教育需求,进入学校音乐教育之中的本土音乐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用音乐资源。
三、本土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发的必要性
1.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本土音乐资源种类丰富、内容齐全、情感丰富、内容朴实,是学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能够为学生带来全面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本土音乐资源进行相关的处理,设计成为系统的教育内容,并结合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学校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教师为本。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一直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传统观念认为,学校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音乐教师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音乐教师要具备声乐、器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演唱和表演出来。
而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音乐教师专业化指的是音乐教师不仅具备“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还应具有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理论及能力,同时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则更多强调的是音乐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音乐教学能力。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依赖于某一个教师就能完成的工程,它需要教师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在民间挖掘音乐素材,需要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发展之路。
3.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本世纪初开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音乐教育改革的焦点。音乐新课程改革倡导由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转向重视学生发展的学习,注重音乐学科本位转向加强音乐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相联系,由注重应试转向注重学生个体发展。音乐新课程突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完成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掘本土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为新课改的开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