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把握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

2018-09-27王玲霞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王玲霞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教师的充分预设是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更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同时更应是一种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富有弹性的预设。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把握教材;课堂预设;运用生成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即“预设”;一方面是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了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以下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预设”的几点看法:

一、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情,提前预设。

一堂课前,我们总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而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离不开课前预设。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都是预设时,教师须去全面了解的。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例如,我在上二年级下册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 经过了三次试讲,三次试讲在不同的三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基础都不一样,所以在每上一个班之前就要先了解该班学生特点,做出不同的预设。二班比较特殊,全班女生只有8人,男生20多人,课上男孩子好动,坐不住,全班学习基础薄弱。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预设到教学环节的读书写数部分很可能不能完成,而学生数学拨数方面要想扎实完成教学目标的话,就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环节和各种有趣的练习,所以我大胆的调整了教学目标,只上读数写数部分,并且利用动态的课件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游戏环节本来设计男女生交替数数环节,但发现男女生人数相差太多,就改成了小组比赛数数,这样学生兴致都比较高,也能在玩中学。一班的学生底子比较好,口语表达能力也不错,所以课前我根据学情调整设计,“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这一环节,放开手让学生同位讨论,不需要老师多余暗示重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传统的预设中,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美”,甚至会设计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决不容许“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预设的答案上去。因此,预设要有弹性,要适当“留白”, 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在上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中,两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其中一位老师是先引导全班学生拿出量角器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再一起用剪拼的方法,最后是全体用折拼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全班一起行动。整堂课显得整齐有序,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老师设计的思路来,但感觉缺乏生机,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放开 ,四年级的学生都有个性,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有的同学希望展示自己的想法不同,或展示自己速度很快。如果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全班一起行动,一起完成,体现不出学生的积极性,另一位老师了解到这点后,课上机智的改进了实践方案,她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具自己想不同的方法内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并且比比速度,这样整个实践活动开展非常火热,学生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法后感到很骄傲。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验证的方法。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机智的调整预设,巧妙的运用生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过程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而这样的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學资源时,我们应该沉着应对。当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时,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例如,在上《1000以内数的认识 》这节课中,师: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接着我们来一百一百的数,开始!数到几?

这时候课件上的小方块组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有一千个,学生非常兴奋,都在下面议论这个正方体像魔方,根本就没有思考老师的提问,这与老师的预设不一样,老师没有立刻打断学生的讨论,而是非常认同的说“确实像一个大魔方,那你知道这个大魔方是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吗?”把学生又带回问题中来,而且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共同研究。如:在老师提问“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一位学生观察黑板后说到:“他们里面都有十,是十进化。”显然这位同学非常敏锐的发现了他们未曾学过的知识,而且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十进化”,但其他的学生都听不懂的意思,这时候老师也没想到,他机智的将这个信息捕捉到,大大的鼓励了这位学生,再来对全班简单的介绍了“十进制”所有学生都好奇的参与进来。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生成过程。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自己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不断追求完美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6

[3] 李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C].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若干思考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开放教育会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经济法案例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