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探究
2018-09-27江焱鑫
江焱鑫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促使教师教学思路以及角色的转变,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深化研究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新课改为依据,再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优良学习习惯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既是教师讲学的重点,还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一方面,物理知识具有冗杂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逻辑架构能力,将零散的知识进行連接建立完成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物理知识的学习是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借助实验进行理论的验证,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直观掌握。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一、因材施教,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与宽度上的调整和设计。针对物理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物理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平均速度”是学生刚接触物理所学到的内容,因为刚开始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很多学生对相关内容不能进行有效学习,但部分学生对物理试题得心应手。在进行速度与试题结合的过程中,笔者选择如下试题组织学生对速度进行实践应用。“一名学生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距离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汽车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学生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笔者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公式的运用算出平均速度,但是大部分学生很难实现对平均速度知识的应用。于是,在学生探讨后,笔者请对试题清楚的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将速度、时间和路程进行总结,再结合平均速度公式v=求出相应的值。
笔者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请知识掌握熟练的学生帮助知识不清楚的学生进行讲解一方面,对知识熟悉的学生进行印象的加深;另一方面,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姿势掌握。
二、情景建设,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其要求教师视学生为课堂主体,自身以引导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的研究讨论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氛围的把控,增强学生在课上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物理知识的学习结构相互联系,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寻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实现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因此教师更应注重对物理课堂氛围的把控。
物理知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课前,笔者准备好玻璃板、刻度尺、相同跳棋两个支架和白纸。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笔者在实验中的参与,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实验中,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笔者以亲和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融洽氛围的营造,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参与度。
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枯燥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新课改提出的将教学方式整合一致、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为基础,带动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学习,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最终实现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提升。
“镜像”无论是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还是生活实际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本章中《生活中的镜像》的学习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上,笔者组织学生对成像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笔者发现,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放大镜、照相机等物件的观察与实验,能够对凸透镜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同时,在学生进行自身学习成果的展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有实验法、理论法等等。利用学生之间学习成果的交流一眼,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与扩充,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整和改良。
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权力让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良,培养学生多样化学习。
因为学生差异性的存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统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做到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实现一定的发展。以新课改为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善,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教书育人,2018(01):53.
[2]韩英利.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J].高考,2017(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