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设情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27黄必荣
黄必荣
摘要:作为一门生涩难懂的抽象科学,许多中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都会遭遇到困扰,出现不同程度地厌学情绪。为了能够更好地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进行教学情景创设,通过营造具有引导作用的情景使得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的想法,这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作为切入点,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同时重点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上情境创设的策略,希望能够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通过对合理、有效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村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他们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基础数学能力,赋予他们自学的契机,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对于绝大多数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中学数学是抵触的,认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在农村中学拥有执教经历的教师都有体会,尽管对重要的数学公式与知识进行了反复强调,然而学生仍然不能牢记。从深层次挖掘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数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任课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参与知识的挖掘与探究,培养对于数学的兴趣爱好。创设良好的情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容易被周围的氛围所感染,逐步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在数学知识的引导下,通过不断挖掘、不断探索来收获结果,与此同时,在求索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也能够得到极大丰富,逐步积累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条件
对于任课教师同样存在要求,即任课教师应该拥有高尚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两点,任课教师才能完成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相关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任课教师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创设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农村的学生,抑或是城市的学生,他们对于某一学科的偏爱是以他们喜爱这一学科任课教师为前提的,教师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会对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故此,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堂上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乐观开朗,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会被任课教师平易近人、严谨的教学态度所感染,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并进一步形成对学生理性思维活动有促进作用的教学情境。
三、创设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方法
在农村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不同类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在整个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应该积极引入这种教学方法,从具体角度上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利用直观教具和学习用具,创设实验情境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果直接将相关概念呈现给学生,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开始,这时候任课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实践动手活动,如画图、视频、观察以及实际操作来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分析具体的问题,这样能够为学生的研究与分析指明方向。例如在七年级的空间几何课堂中,首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对多种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观察。而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中,学生在学习前会想当然的认为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合成三角形,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他们的猜想与实际无法吻合,对于三角形的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在进行数学实验情境创设过程,任课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制作学具的模式,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学具的制作。如讲到同类项章节时,任课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在纸牌上写一个单项式,然后举起牌子,在全班范围内寻找同类项,这样能够更直观地帮助学生领域同类项的概念。同时,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师中设置两条垂直的标记,这样比任课教师枯燥的形容能受到更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进行中心对称图形讲解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然后把一块透明纸用图钉钉在对角线交点O上。然后用彩笔在透明纸上描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将透明纸绕着点0°旋转180°,然后将问题留给学生,学生会发现旋转前后的图形相互重合,藉此可以引出中心对称图形,通过学生的亲自试验,学生能够对中心对称图形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 通过生活、生产实例创设引导体验感悟的教学情境
在现代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涉及大量的数学信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许多数学知识,这说明数学与生活之间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故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数学情境的构建,让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七年级进行“折扣”内容教学时,可以进行如下的情景创设:如完全相同的商品,然而在折扣方面却存在不同的折扣力度。然后要求学生判断任课教师会前往哪一家超市进行购买。刺激学生活跃起来,积极表达自身的意见,一部分人说应该前往超市购买,因为它能够享受20%的优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会在商店9折活动中优惠,因为它可能原价就比较贵。此时,任课教师开始问学生,为降价的标价是什么量,有的学生能马上给出答案,因为前期的标价中将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任课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时机给出肯定的答案。這样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就接受单位“1”的量有关训练,在进行相关打折优惠的应用题学习过程中就能体会到趣味性,不会感到枯燥。
综上所述,应该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与机会,尝试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感觉到问题的存在,身边有关数学的知识与问题无处不在,拥有极大的兴趣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逐步培养勤学好问,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通过实践经验证明,任课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赋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权利,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方面能够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培仁. 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J]. 发明与创新, 2011, 3: 110-113.
[2]李崇兰. 中学数学如何创设情境, 激发情意 [J]. 青海教育, 2015, 3: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