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8-09-27洪艳
洪艳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只有与日常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也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创新 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的基础上,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或者说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呢?下面我就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1.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学生看问题的眼光是单一的,他们很少把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来衡量和看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一年级小朋友认识数后,我安排了在校园里找数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在数学采集本中记录:我校有2座教学楼,有34位老师, 有12个班级……学生通过找数体会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如学生写的数学日记:《面包里的数学问题》今天妈妈买来3个面包,每个面包里都有9个葡萄干,一共有多少个葡萄干? 加法算式:9+9+9=27 乘法算式 :9×3=27或3×9=27。通过日记,学生们开始用数学的眼光留心周围的世界,面对生活现象,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考。
2.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其中有四条性质:“多加要减,多减要加,少加再加,少减再减。”学生对此往往不理解记不住。于是,我就设计了买卖商品的活动,让学生在做营业员和顾客的游戏过程中,体会算理。以200-198为例,我说:“一个顾客带386元钱去买衣服,一件衣服是198元,他拿200元给营业员。你们看他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好衣服后,身邊还有多少钱?同学们这时都会说:是给多了,营业员应找他2元,于是就可把这道题目写成386一200十2=188,从而得出“多减要加”这个结论。通过数学在其他科学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既不必是严肃的,也未必是遥远的,体验到它既和人类的几乎所有活动有关,又对每个真心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有益。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3.让学生在生活“应用”数学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妨交出“权力”,多给学生留出时间,加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加强对知识的应用,让数学应用落到实处。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统计初步知识学完了,让学生自己估算学习成绩波动情况等等。如学生在学习“元角分”,掌握“元角分的后,可让学生回家做两个实践活动:(1)数数妈妈或爸爸的钱包中的钱有多少,并记下来 ,(2)到超市购物一次,记下你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你给营业员多少钱,并找了多少钱,这次购物一共花了多少钱。第二天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简直有了一个飞跃每个学生都认真地数了父母钱包中的钱,并介绍了自己的数法,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掌握了许多数人民币的方法。在汇报购物活动时,学生不但把自己购物时计算过程说清楚,还学到许多课外知识,有一位同学说他在购物时只带10块钱,所以要先想好买什么,再算好价钱够不够,最后再去购物付款。另一位说,他差点算错账了,这才知道学好计算很重要……虽然这些都是学生们天真的想法,但都是对数学应用性的深切感受。
由此我感到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教材,还只是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只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了实际问题,才真正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整个过程。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学生学得的基础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已具备的各种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也只有在运用的操作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提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数学知识解释、应用和拓展”过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这样做,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活学生生活的经验,尊重学生对数学化生活的理解,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习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把“数学生活化”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