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击“语用”,让“选读课文”增效

2018-09-27王宏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王宏芳

【摘 要】针对选读课文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选”上多做文章,采取丰富多样的语用策略:借助课堂检测手段,加强语用训练;发挥课文补充阅读的作用,丰富语言积累和实践;通过对比和鉴别文本,深化对文体和语言的认识;整合课内外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语用层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选读课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用;选读;阅读教学

整个小学阶段共有选读课文74篇。选读课文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落实语用。下面说说笔者在选读课文中落实语用的教学策略。

一、检测——让语用在训练中扎实

清朝颜元曾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用是一种驾驭语言的技能。凡属技能都必须反复训练,必须以一定次数的实践为基础。

《太空“清洁工”》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三篇选读课文,对应本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主题。该单元的语用训练点在单元导读中已描述清晰:“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五年级学生对说明文已经不陌生了,但要全面掌握并运用说明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围绕单元语用点,笔者用检测的方法教学《太空“清洁工”》,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作业题。

1.画一画:太空“清洁工”指谁?它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注一注: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具体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请在相关语句旁做好批注。

3.写一写:未来的太空“清洁工”会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同时,要用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学生在充分自学后,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讨论前两个作业题,发表各自意见,掌握课文要点,厘清基本的说明方法。之后再进行写作,分享对未来的太空“清洁工”的看法。教师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作进一步指导,让“说明”这一语用特点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补充——让语用在阅读中丰富

在引导学生有效完成课内阅读后,教师有必要继续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向横向拓展或向纵向延伸。开发利用好选读课文的补充阅读作用,正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必要手段。

人教版实验教材每组课文的语用知识都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层到深层的渐进性。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再到选读课文的步步推进式学习有助于彰显这个特性。

《剥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第六单元“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的课后延伸阅读篇目,为著名作家毕淑敏所写。文章最大的特色是以 “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表达了一种别样的母爱。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波三折,动作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本单元导读的第二段内容是“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教师常常会围绕这一语用点,在教学精读和略读课文时把关注点集中在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而忽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用“瞻前顾后”的方法,对《剥豆》一文作了明晰的教学定位:补充心理活动,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设计如下。

1.读“瞻前顾后”。画出文章分别写母亲“瞻前”和“顾后”的心理活动的语句,先各自有感情地练读,再同桌赛读分享。

2.悟“瞻前顾后”。从母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3.写“瞻前顾后”。母亲的心理活动很丰富,远不止书上的这几句,请仔细揣摩比赛的结尾部分。当母亲听完儿子那轻松的话语,看到儿子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母亲会怎么想呢?

4.演“瞻前顾后”。根据文本内容,表演故事,试着用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母亲的心理活动。

通过读、悟、写、演等教学活动,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从而让母亲这个形象深入人心。

三、对比——让语用在情景中精准

对比是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对比教学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结合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判断思考、求同辨异的能力。有些选读课文和相应单元中的精读、略读课文常常是同一种文体、同一个主题,而且行文风格接近,但学生细读之后又会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教学时,我们便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既可以在内容上比较、对照和鉴别,也可以在语用点上展开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七颗钻石》和选读课文《七色花》就是两篇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文章。首先,它们都是童话故事,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可贵的亲情友情;其次,故事的结尾也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基于学生对童话故事已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围绕童话故事“情节奇异、写法夸张、含义深刻”三大特点,采用填表的方法组织学生对比阅读。设计如下。

1.比一比内容。朗读两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以下表格。

2.比一比写法。童话会用夸张的写法,请分别从两篇文中摘录自己最喜欢的夸张句,填在表格里,并在小组内交流这种写法的好处。

3.比一比想象。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七颗钻石和七色花的故事。如果你现在手中同时拥有七颗钻石和七色花,你会做些什么?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心写下来。别忘了用上夸张的写法。

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两篇童话故事的异同点,同时,在比较中实现了从语言积累到自我表达的语用过程。

四、整合——让语用在感悟中提升

整合教材,整合课内外阅读材料,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热门。选读课文姓“选”,它的某种不规定性为教学创造了灵活的组合空间和多样的组合方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整合的方法,使选读课文在语用上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群文阅读便是一种很好的整合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桥》是一篇微型小说。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極富韵味。在表达上有三个突出特点: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这三个表达特点其实也是小小说的主要特点。但对这些特点的把握,仅靠《桥》这一篇文章显然不够。因此,编者在选读课文中选配了《一件运动衫》和《丰碑》两篇小小说。于是,笔者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其中《桥》为精读课文,《丰碑》为略读课文,《一件运动衫》为自读课文。笔者对三篇文章的语用教学目标做了不同的设计。

《桥》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小小说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的特点。

3.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人格与精神。

《丰碑》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品读语言,了解小小说环境描写的妙处。

3.学习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一件运动衫》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初步了解小小说构思别致、设置悬念的特点。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教师借助精读、略读和自读三种不同的阅读策略,让学生一步步走近小小说。同时,根据文章的不同,取不同的重点进行学习,感悟小小说的特点,把语用落到实处。

选读课文姓“选”,教学必须在“选”字上多做文章。选什么呢?选其所重。何谓“重”?语用之强调与强化也。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