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三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8-09-27徐文生
徐文生
摘要:初中生在初三阶段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学习压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理解和掌握住大量的知识点和相关公式,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上,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将课堂讲解和课下练习结合起来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有在大量的实战之中学生才能更从容应对中考这一重要关卡。本文结合我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初三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三数学;教学研究;解题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强调要想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这话虽然不假,但是讲得并不是全面。题海战术确实是一种针对应试教育最典型、而且在短期内见效最快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实际效率并不高,而且也不符合缺乏现代教学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初三阶段如何更正确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经。
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
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考察的更加灵活和综合,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都用在了综合题上,课下也会布置很多的综合题、探究题让学生去练习。殊不知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不够扎实,做这些综合题时常“绞尽脑汁”也不得答案,学习成绩反而因为基础部分丢分严重而降低。基础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如房屋大厦在建设初期打的地基,特别是选择、填空题占据着试卷大量的分值,考察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能力。所以,对于即将要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讲,不要认为综合题的分值大就盲目跟风去做综合题,而要立足自身实际,先打好自身基础,力争在基础考题方面出现拿到高分甚至是满分,然后再去花费时间挣“综合答题的分”。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数学思维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在人们遇到难题需要去解决时,他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借助大脑展开复杂的思维活动和全面观察,积极探索某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而对于初三数学学生来说,除了要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外,还要进一步拓展其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尝试更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
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及时总结归纳解题技巧
很多学生反映说,每天有做不完的数学题,学完一道又是一道感觉永远学不完。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虽然题目繁多,但要知道很多数学题尽管“外表”不尽相同,但他们在解题思路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去去发现、总结不同的题目间存在的相同与不同,引导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同类型习题训练,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在日后再次遇见同类型题目,做起来便会得心应手,避免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
初中数学虽然是基础数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难度,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在考察时比较重视学数学思维的提高,因此在很多数学问题的题目设计方面,划分了好几个难度,大多数学问题都会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单纯的考察某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在中考或是平常的测验中很少出现了,当然排除那些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对应练习。在考试中,有些数学问题按照传统的解题思路会加大计算量或难度,尤其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这种做法往往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在日常的做题过程之中去总结一些经验或技巧,简化题目的解答过程,以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例如,我们常常說到的特值代入法,如果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去研究其性质,一一考虑所有的值,那么问题将不胜其繁反而将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状况。遇到类似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避开常规解法,跳出既定数学思维。例如题目:梯形ABCD中,AD平行于BC且AD小于BC,AC,BD交于点O若三角形AOB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面积的二十五分之六,则三角形AOD与BOC的周长比是多少?本题是一道选择题,分值为4分,考察的数学知识是平面几何相关的内容,从常规思路进行解题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考虑梯形的不同情况,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如果让学生放开手其解答,最少也要花费20多分钟,为了拿到这4分投入20多分钟的解题时间未免有些得不偿失,而且还不能保证答案正确。当然,一些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就感觉很“复杂”,干脆放弃直接去“猜”一个答案。而一些注重总结答题技巧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就选择了特值法,直接假设这是一个等腰梯形进行求解,快速得出了答案。
总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意识以及及时总结归纳解题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解题实践中提高其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朝. 维汉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差异比较及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何磊. 基于“掌握学习”和“元认知”理论下的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