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的原因与对策

2018-09-27孔红

赢未来 2018年7期
关键词:原因与对策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孔红

摘要:如今,很多大学生不但面临着学习、生活压力,还面临就业压力,为此,我国很多高校都增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技校也不另外,更是加强了创业的教育力度,希望在培训学生工作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使他们更快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但是在技校创业教育中,对于“德育”还很欠缺,导致很多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及道德素养低下,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实践性、创新性及素质型的人才要求。所以找出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的原因,并分析和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是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原因与对策

技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很多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综合型人才都来源于技校,足以见得技校对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创业教育作为技校办学开设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故也得到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尽管我国技校在创业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也不可否定在实际的技校创业教育中依然还存在很多不足,最为显著的不足就是德育的缺位。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业教育经验,分别详细分析了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的原因与对策,希望能对实际的德育起到积极作用。

1 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的原因

1.1 技校对“德育”重视度不高

第一,就目前来说,很多技校的宗旨依然是培养技术型和实践型人才,而对于“德育”则不怎么重视,因为在他们看来评价技校教育水平的最高标准是学生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越高则技校教育水平越高,德育顶多就发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第二,技校部分领导及老师对德育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德育只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要学生在政治文化成绩上达到要求就行,其他的并不重要,因此没有对德育给予高的重视。第三,就学生本人来说,他们来到技校的最终目的是学习技术,以便于自己以后在社会上好找工作,而对于道德教育则是轻视甚至忽视,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便不会好好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最终降低技校对“德育”的重视度[1]。

1.2 没有对应的教育政策支撑“德育”

第一,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德育”政策,很多时候都是在教育制度制定时进行强调,但并没有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制定明确的教育政策,这导致“德育”很难引起技校的重视,导致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第二,就技校本身来说,更注重的是技术培训及创业能力培养等,所以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也不会过多考虑“德育”,导致关于“德育”的积极教育政策严重缺乏,最终致使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第三,实际技校创业教育中,很多老师也没有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只是创业教育中简单提及。

1.3 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就技校而言,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第二,就技校创业教育老师而言,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需要在“德育”基础上进行培训的,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三,就技校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上打拼,思想品德及道德修养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1-2]。

例如,某技校毕业生张先生和王女士,在2013年毕业于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的都是会计专业,在接受技校创业教育时张先生很重视思想品德及道德素养的提升,于是在创业教育的时候特别重视道德教育那部分的内容,并通过实习的形式落实了很多道德行为,并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而王女士则更注重会计技能的学习,对于德育,她认为只要能力强,其他的都可以忽略,结果在实习阶段因为信誉问题,导致实习单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与她做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主动帮助她,致使她不得不離开该实习单位,这对她以后的创业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2 对策分析

2.1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第一,技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有目的性的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为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前提和动力,没有创业意识就没有后面的创业;第二,创业意识培养,不仅属于创业教育内容,还属于德育内容,在创业教育中实现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能够弥补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的缺位;第三,技校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即不仅让学生了解创业的重要性,还让学生找到创业的动机,然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创业意识[2]。

2.2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第一,要积极对学生宣教创业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创业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精神,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理应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以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第二,技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将创业精神培养纳为重要教育内容,并将之作为开展有效德育的重要基础及途径,使德育与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

2.3 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2.3.1 培养学生自信心

第一,老师要在实际的创业教育中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因为这不仅是学生以后进行创业的第一步,还是进行良好德育的关键环节;第二,自信心一直都是德育中的主要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及政治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技校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第三,在技校创业教育中进行德育教学时,老师要尽可能根据学生实际及兴趣创建课堂,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特长及潜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

2.3.2 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第一,老师要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现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使技校学生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抗压能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以调动技校学生主动学习创业、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主动性及积极性;第二,老师可以导入生活实例,有激发学生积极创业和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动力。

例如同样的岗位,本科本科毕业生、大专学毕业生及技校毕业生同时去应聘,面试后,多数公司都会优先选择本科毕业生,因为同样的道德素养、技术水平等条件下,他们对选择学历高的人,这对于技校毕业生来说是很备受打击的,要想获得好的工作,就必须在道德素养、综合能力及专业技术等方面优于高学历的人,否则招聘公司为什么聘用你。通过这个实例很多技校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强对创业、政治思想等的学习,最后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生存[4]。

2.3.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第一,创业教育中老师要提高对学生合作共处心理品质培养重视度,而不是只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第二,技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多鼓励学生去参加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团体活动,使他们在团体活动中得到團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与人沟通能力及交流能力。

2.4 培养技校生创业能力

2.4.1 将创业知识适当加入到德育课中

第一,技校创业教育老师,在实际创业教育中要积极融入德育相关知识,以在提高技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第二,也可以在德育过程中融入创业相关知识,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例如,创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商品经营、电子商务和销售等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将如何创业、如何选择创业项目等创业技巧告知学生,并将这些知识与个人道德素养等联系起来,使技校学生在学习创业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2.4.2 组织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第一,实践活动中,可以分成若十创业小组,集体进行创业项月的选择、创业策划、创业假想投资金额、销售、经营、管理,以及创业项目收益的预算,等等。最后综合评价各小组的成绩;第二,引导学生在创业实际活动中去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懂得与他人合作、交往才是创业的关键[5]。

3 结语

总之,技校是我国当下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型、实践型人才,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及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技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并没有对“德育”给予重视,也没有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更没有出具相应的“德育”教育政策,导致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影响了技校创业教育质量及效率提高,同时还不利于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所以需要在创业教育中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创业 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培养,以实现在创业教育中的德育。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山区技校电子专业实习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思考[J].电子世界,2017(14):67.

[2]夏世峰.德育在技校创业教育中缺位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培训,2016(20):124.

[3]李凯,姜甜甜.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J].学园,2014(08):181-182.

[4]唐英玲,万华根.技校创业思维教育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56.

[5]周景花.技校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做法[J].文教资料,2013(10):130.

猜你喜欢

原因与对策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北京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从女生数学作业抄袭谈差异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