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中应用效果
2018-09-27王清萍
王清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626000)
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L,是孕妇分娩中较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比较多,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约占70%以上,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纠正子宫收缩乏力,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在纠正子宫收缩乏力的过程中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对改善产妇子宫收缩性乏力性出血有关键作用[1-3]。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子宫收缩乏力的孕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初产妇31例,经产妇11例;年龄22~35岁,平均(28.3±6.8)岁;孕期36~42周,平均(39.2±1.6)周。观察组初产妇33例,经产妇9例;年龄21~36岁,平均(28.1±6.9)岁;孕期37~42周,平均(39.1±1.5)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实际病情,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止血,所用药物主要有缩宫素、麦角甾醇、米索前列醇等,若仍无效则行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止血。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并遵循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产前预防干预 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严格遵循医嘱注射缩宫素等药物,以便能够有效促进产后子宫的快速恢复;加强对产妇会阴部的护理,防止会阴部出现裂伤;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为产妇的子宫进行按摩,以促进子宫的快速收缩,如果护理人员持续按摩超过15 min仍未获得较好的效果,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4]。
1.2.2心理护理 孕产妇在分娩前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诱发的产后出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分娩前,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与孕产妇的沟通交流,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出现恐慌情绪等不良心理状况的孕产妇,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疏导,鼓励和安慰孕产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分娩,使其增强信心,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5]。
1.2.3第一产程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对第一产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在孕产妇分娩前将分娩知识等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孕产妇对分娩的生理过程、宫缩阵痛等有一初步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向孕产妇科学讲解减轻宫缩痛的技巧,确保孕妇均熟练掌握和使用;向孕产妇讲述不良心理会对产程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鼓励孕产妇积极面对分娩过程,防止负面情绪对产程的影响;告知孕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亦应保持体力,以便能够积极应对分娩。
1.2.4第二产程护理 分娩前应做好各种准备,尤其应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产妇如果出现宫缩乏力型出血,通常会比较严重,甚至会因失血过度而出现休克等,会给临床救治带来较大的影响。如过度失血会致使血管的充盈性较差,静脉穿刺变得十分困难,往往会贻误抢救的时机,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临床救治的效果。因此产妇进入产房后,除了严密监测患者的基本生理指标外,还应预防性建立静脉通道,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为成功抢救创造有利的条件。
1.2.5第三产程护理 为有效预防子宫收缩乏力诱发出血状况的出现,通常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产妇的宫颈部位注射适量的缩宫素,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以便能够有效防止子宫下段出现收缩乏力情况的出现;待胎盘娩出后,护理人员应立即按摩产妇的子宫,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产后宫缩性乏力性出血,并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产后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状况,避免胎膜残留诱发产后出血;对于子宫过度膨隆的孕产妇,护理人员应在产后可将砂袋置于子宫底部或使用收腹带包扎,以便能够促进子宫肌缩复功能[6-7]。
1.2.6产后2 h护理 临床研究经验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通常发生在产后2 h内,因而产后2 h实施良好的临床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产后2 h内应对产妇进行严密监测,如血压、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同时每隔30 min按摩1次子宫,如有意外以便及时处理。产妇在分娩后应注意休息并进食营养物质,以便促进产后体力的恢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防止因新生儿的性别影响产妇的心情,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缓解因性别不如意而影响产妇的心情等。
1.3疗效判定 考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考察指标主要包括自然分娩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总产程的时间等,同时将出血量分为一般、过多和过大。一般:产时出血量在200 mL 以上;过多:产后2 h 出血量在200 mL 以上;过大:产后2~24 h 持续出血在200 mL以上。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满意度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非常满意:得分≥90分;基本满意:得分≥75~<90分;一般:得分≥60~<75分;不满意:得分低于60分。临床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分娩情况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各阶段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8.6%,观察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2%,两组临床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统计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统计[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系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后2 h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产后出血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部分为长时间持续流血,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将会出现感染、贫血、休克等,严重者会出现脏器衰竭甚至死亡等后果[8-9]。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果断止血对避免患者死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子宫收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产妇若分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将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产妇心态保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
综合护理是一种基于普通护理的新模式,护理人员以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为目的,全面、细致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11]。本文笔者通过为孕产妇提供综合护理,通过从产前预防干预、产妇心理、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和产后2 h各个阶段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分娩情况等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改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表明该护理模式对孕产妇产后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