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9-27郑伟萍陆紫敏刘承重李雪晨
郑伟萍,方 琦,陆紫敏,刘承重,李雪晨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输血科,上海 20006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均获得了较高的干细胞产量,并应用于多个领域,有关PBSC动员采集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对未采用rhG-CSF动员(简称未动员)的PBSC相关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1]。本研究对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30例未动员采集者PBSC采集效果与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未动员患者自身PBSC采集效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入组者均为PBSC采集者共130例,所有采集者采集前均未采用rhG-CSF作动员,其中25例采集者为健康自愿捐献外周血干细胞的亲缘者,简称健康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0~49岁,中位年龄37.14岁。其余105例采集者均为肿瘤疾病患者;男55例、女50例;年龄24~75岁,中位年龄53.27岁;肿瘤疾病主要包括肺癌、肠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等。50岁以下采集者共33例,简称疾病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24~49岁,中位年龄39.92岁。比较50岁以下2组(健康组与疾病组)采集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采集前的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计数、白细胞 (WBC) 计数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肿瘤疾病患者在采集前3周内均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
1.2方法 均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美国血液技术公司)及PBSC专用一次性管道(美国血液技术公司),输入采集者性别、身高、体质量、外周血红细胞压积,按PBSC程序单采,每次循环总血量2 000~6 000 mL,全血流速30~65 mL,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10~1∶12,均选用肘静脉或股静脉置管。采集速度为20~50 mL/min,采集时间90~240 min。所有入组的采集者术前均口服10%葡萄糖酸钙80 mL。每袋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悬液40~80 mL。
1.3仪器与试剂 血液保存液(ACD)成分为枸橼酸钠、枸橼酸等(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取混匀后的PBSC采集物少许悬液,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 XS-800i)进行WBC计数、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行单个核细胞(MNC)分类、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FC-500)进行CD34+细胞计数。
1.4检测相关因素 所有入组采集者采集前均检测WBC计数、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B、红细胞比容(Hct)、PLT计数、Hb、MNC计数等指标,并与入组患者PBSC采集物中MNC、 WBC和CD34+细胞数量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采集循环血容量、处理血量及循环次数与采集效果(尤其是产品中的CD34+细胞)的关系。CD34+细胞百分率与采集物白细胞总数,以及采集量的乘积除以采集者体质量即为采集物CD34+细胞总数。MNC百分率与采集物白细胞总数的乘积即为采集物MNC水平。
2 结 果
2.1采集效果 入组采集的130例外周血干细胞取混匀后的采集物少许悬液计数WBC、MNC、CD34+细胞数。采集物MNC%水平为(65.20%±18.29%);CD34+%水平为(1.71%±1.32%);WBC计数(68.25±48.81)×109/kg;MNC(0.35±0.38)×108/kg;CD34+(0.93±1.36)×106/kg。
2.2不同组别采集前指标、采集物参数比较 两组的相关指标比较,健康组采集物中MNC(0.51±0.19)×108/kg、WBC计数(104.14±34.27)×108/kg均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采集前MNC、WBC指标及采集物MNC%、CD34+%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PBSC采集物多元回归分析 分别对采集者BMI、TG、apoB、Hct、PLT、WBC、Hb、MNC等指标,以及采集时循环数、循环血量等因素与采集物MNC%、CD34+%、WBC 计数、MNC水平、MNC计数、CD34+细胞数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前BMI、MNC水平对采集物MNC%有影响(P均<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264和10.173),见表2。采集前所有检测指标及采集时循环因素对采集物CD34+%均无影响;采集时循环血量对采集物WBC计数有影响(P<0.05,回归系数为0.016),见表3。采集前MNC水平与采集物MNC水平呈正相关(P<0.05 ,回归系数为19.860),其他采集前检测指标以及采集时循环因素与采集物MNC水平均无相关性;采集前Hct和采集时循环数对采集物MNC计数有影响,见表4。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对采集物CD34+细胞数也有影响(P均<0.05 ,回归系数分别为0.001和-0.192),采集前所有检测指标与采集物CD34+细胞数均无相关性。
表1 两组采集者PBSC采集效果
表2 130例采集者MNC多元回归分析
表3 130例采集者WBC多元回归分析
表4 130例采集者MNC多元回归分析
续表4 130例采集者MNC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有效的PBSC主要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利用重力离心法分离获得的。然而影响PBSC采集数量和质量因素较多,虽然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PBSC较未动员的PBSC产量要高,但其费用高并存在采集者用药4~5 d出现不同程度全身不适症状(包括低热或骨骼酸痛等)而容易遭采集者拒绝[2]。因此有必要对未动员的PBSC采集影响因素及采集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入组的130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者术前均未采用G-CSF作动员,笔者对其进行自身PBSC采集并检测采集物的WBC、MNC、CD34+细胞总数及MNC、 CD34+百分率,分别是(68.25±48.81)×109/kg、(0.35±0.38)×108/kg、(0.93±1.36)×106/kg、(65.20%±18.29%)、(1.71%±1.32%),提示未作动员的采集者其外周血中是存在并能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的,而且其数量是达到细胞免疫治疗所需要的临床治疗阈值,即能够在患者体内得到增殖与分化的。本研究还对50岁以下采集者进行分组:即健康组与疾病组,并比较两组采集前MNC、WBC计数指标的差异,确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两组采集物参数结果方有可比性。健康组采集物参数与疾病组采集物参数作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组采集物中MNC(0.51±0.19)×108/kg、WBC计数(104.14±34.27)×108/kg均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肿瘤患者本身骨髓细胞储备较差,加上反复的化疗,导致骨髓细胞增生能力的减弱,PBSC的数量相应减少[3]。然而本研究健康组采集物CD34+细胞数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沈亚文等[4]报道相似。CD34+是造血干细胞重要标志,但其检测方法在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差异很大,重复性、可比性较差;而MNC可以用来估计CD34+细胞的水平,其仅用显微镜及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两种仪器即可,检测结果准确稳定[5]。有学者认为,CD34+细胞采集量与外周血MNC数值有明显相关,并可考虑MNC数值作为预测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的简单预测指标[6]。本研究现象提示用MNC计数取代CD34+细胞计数来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指标是完全可行的[4]。
以血细胞分离机单位循环量所得的产物中MNC数和CD34+细胞数是衡量PBSC采集效果,有关对采集前的外周血WBC计数、MNC计数等指标与未动员采集PBSC的采集效果是否相关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本研究分别对采集者BMI、TG、apoB、Hct、PLT、WBC、Hb、MNC等指标,以及采集时循环数、循环血量等因素与采集物MNC%、CD34+%、WBC计数、MNC计数、CD34+细胞数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前BMI、MNC水平与采集物MNC%呈正相关,与国内报道结果相似[7]。本研究超重供者采集前并未经G-CSF动员,其机制考虑与供者体质量增大其MNC储备量增加有关;研究还发现采集时循环血量与采集物WBC计数呈负相关,其原因可能与个体内外周血WBC总数相对固定有关。研究还发现采集前Hct与采集物MNC数也呈负相关,有学者研究证实红细胞表面存在炎性因子受体,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受体来抑制红细胞成熟,而WBC是机体常见的炎性标志物,Hct与采集物MNC数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8-9]。同时笔者还观察到采集前外周血MNC水平与采集物MNC水平呈正相关,这为提前预测MNC数量,进行采集量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本研究还发现采集时采集循环数与采集物MNC计数正相关,采集循环血量、循环数对采集物CD34+细胞数也有影响因素,但循环血量与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与采集时的循环数、循环血量变化不一致性可能与个体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相对固定有关,还可能与诸如个体采集时机、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联,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未动员采集者进行PBSC采集,不仅安全、采集成功,而且能够采集到一定浓度的、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PBSC。采集者在采集前的外周血MNC、BMI、Hct及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对采集效果有相关影响,其中采集前MNC数量可预测采集者PBSC采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