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单纯椎板减压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2018-09-27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椎板植骨椎间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人的椎间盘功能发生退变,导致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发生卡压粘连[1]。临床表现为腰疼、下肢麻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其发病率也在快速地上升[2]。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病人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压的目的。对于病情较轻的病人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或是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一定要采取手术治疗才可以改善病情[3-4]。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椎板减压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人5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人的年龄均>60岁;腰椎的X线、CT以及MRI等影像检查结果显示病人的腰椎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并且椎管的前后径<10 mm;伴有腰腿疼、下肢放射性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没有效果。排除标准:病人脊柱存在畸形,或者有其他骨折病史的病人;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椎体损坏的病人;病人存在精神障碍或其他影响研究的严重疾病。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2~78岁,平均(71.3±2.4)岁,病程2~9年,平均(4.9±1.6)年,椎管狭窄2个节段11例,3个节段9例,多节段5例。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0~79岁,平均(72.1±2.3)岁,病程3~8年,平均(4.6±1.7)年,椎管狭窄2个节段13例,3个节段8例,多节段4例。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病人均知情同意,且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麻醉医师对病人实施麻醉,并使其在脊柱手术架上保持俯卧位,用C形臂X光机进行定位,以椎管的狭窄节段为中心,从病人腰椎的后正中进入,将皮肤、皮下组织、腰背筋膜逐层切开,并对脊柱两侧的椎旁肌进行充分剥离,使脊柱两侧的突出关节能够完全显露出来,使用干纱布进行止血;采用椎板减压术对突出关节进行切除,切除宽度不能大于关节的1/3,清除肥厚的黄韧带,并将问题椎间盘摘除;对狭窄的神经根管和侧隐窝进行有效的减压,直至硬膜囊松弛为止,使神经根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移动,移动范围为0.8~1 cm,缝合切口。手术治疗1年后对病人进行随访。

研究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病人实施全身或硬膜外麻醉,并使其在脊柱手术架上保持俯卧位,以椎管的狭窄节段为中心,从病人腰椎的后正中进入,从棘上韧带两侧开始,紧贴棘突逐层向下剥离,直至病变的突出关节充分暴露出来;用C形臂X光机进行定位,在标准位置将直径为6.5 mm、长度为40~55 mm的椎弓根螺钉拧入,之后对椎板进行切除,使病人的侧隐窝能够充分减压,同时将相应的椎间盘组织切除,并将硬囊膜牵开,使神经根能够充分显露出来;确定腰椎椎间融合器的位置,在周围神经组织不会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将融合器植入,融合器距离椎体后缘3 mm为最佳植入深度,另外融合器的高度要与椎间隙的大小相适应,并与上下终板有3 mm的嵌顿距离;使用C形臂X光机查看内置物的位置,如果没有问题,将纵向连接杆安装并复位,之后将螺母拧紧;对切口进行冲洗和止血后将其缝合。手术治疗1年后对病人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推荐的Oswestry Disalility Index作为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改善率>75%为优,50%<改善率<75%为良,25%<改善率<50%为可,改善率<25%为差[5-11]。治疗优良率=优+良。

对比2组病人手术治疗前和手术治疗1年后的疼痛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作为评价方法,分值越高代表病人的疼痛感越严重[12]。

对比2组病人的手术治疗前和手术治疗1年后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每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病人的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病人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术中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 (d) 对照组146.32±26.35392.31±46.2317.15±4.83 研究组121.13±24.28*346.25±31.46*11.82±3.7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病人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年后疼痛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n,%,n=2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都得到提高,且研究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疼痛评分比较分,n=25)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n=2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于某些因素使机体的腰椎骨或软组织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椎管的组织结构异常或管腔变窄,进而使机体的马尾神经受到严重的压迫和刺激后引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疼、下肢麻痛、间歇性跛行等不适[13]。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韧带松弛等症状,椎间盘关节更容易发生异常而引发腰椎管狭窄。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病人采用保守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针对性地对病人的椎间盘、侧隐窝、黄韧带、神经根管、中央管等进行减压,但是在减压后很可能使病人腰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14]。之前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椎板减压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方法对病人的创伤较大,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椎板或突出关节进行切除,出血量较多,尤其对于老年病人的伤害更大,大大增加了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而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只需对病人的腰椎组织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固定,或者只需切除部分突出关节和组织[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更加安全,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当病人的椎板被切除后,会使脊柱的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使腰椎失去椎板的保护,造成脊柱不稳定[16]。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仅可以使病人突出的椎体复位,增强相邻椎体之间的融合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有效地维持椎间盘被摘除后间隙高度,增加腰椎稳定性,避免再次发生脱移。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更好。采用椎板减压会破坏病人脊柱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很容易发生神经根与硬膜囊发生粘连、骨质增生或腰椎管再次狭窄等疾病,进而再次产生腰痛、下肢放射性麻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17]。

研究显示,治疗前2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年后疼痛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和降低病人的疼痛感,并且效果更加持久。此外,通过使用SF-36对病人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1年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后发现,治疗前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都得到提高,且研究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更加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情况,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感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更加安全、有效、持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椎板植骨椎间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狭窄因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