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

2018-09-26毕晓玲时美华池迎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毕晓玲 时美华 池迎春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干预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解放军309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矫正技术,两组均干预8周。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 30)比较两组患者的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肿瘤患者;认知行为矫正;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6(c)-017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5 to August 2017, 12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309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the bases of control group. Both of the groups were intervened for 8 weeks.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QLQ-C 30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fatigue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fatigue and the score of life quality befor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dexes abov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same period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 > 0.05). Conclusions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fatigue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ncer patients;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Life quality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对疲乏的主观感觉,具有持续性及非普遍性的特点,其与癌症本身及影响生理功能的癌症治疗有关,是近年来提出的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之后,被公认为第6大生命体征的癌症并发症,极大地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最早由梅肯鲍姆提出,是一种主要以理性行为为手段的心理治疗法。这是一个自我指导的治疗法,基本上是重建认知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于改变当事人的自我暗示。根据梅肯鲍姆的看法,自我暗示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行为。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认知行為矫正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抑郁治疗及对健康问题的处理等领域[16]。癌因性疲乏的产生与患者不良的心理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应用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矫正手段,针对肿瘤内科患者展开干预性研究,以探寻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在解放军309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5~68岁;肺癌46例,结、直肠癌18例,乳腺癌23例,宫颈癌12例,淋巴瘤1例,肝癌7例,鼻咽癌4例,胃癌4例,腹腔恶性肿瘤5例。纳入标准:TNM分期均为Ⅱ~Ⅳ期;生存期>6个月;均有一定文化程度,意识清楚。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者;文盲及不配合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8岁,平均(57.9±6.98)岁;肿瘤类型:肺癌21例,结、直肠癌10例,乳腺癌11例,宫颈癌5例,鼻咽癌3例,胃癌2例,肝癌5例,腹腔恶性肿瘤3例。实验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7~67岁,平均(56.8±6.91)岁;肿瘤类型:肺癌25例,结、直肠癌8例,乳腺癌12例,宫颈癌7例,鼻咽癌1例,胃癌2例,肝癌2例,腹腔恶性肿瘤2例,淋巴瘤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矫正。两组均干预8周。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疲乏及生活质量评估,确定患者的疲乏程度,认知行为根据三阶段模型,(具体内容包括:概念阶段,主要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学习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应激状态;应用和完成阶段,将学习的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要求患者记录疲乏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干预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评价、修改,以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2.1 放松训练 干预期间,护士加强与患者的联系,主动、及时做好沟通,主要通过查看患者的疲乏日记,与患者聊天,同时辅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与家属侧面沟通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生理变化,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包括冥想、静坐、放松肌肉群和呼吸技术等,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可酌情选择一部分有氧运动放松方式,如散步、慢跑、做园艺、画画、手工、插花等,引导并总结患者容易采纳并有效的放松形式并做好记录。对于情绪激动的患者,护士应注意先疏导患者的情绪,待其情绪稳定后,再引导患者进行下一步训练。

1.2.2 社会技能训练 患者患病后,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常因适应不良而出现痛苦情绪,此时护士要了解患者发生此类情绪的根本原因,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好角色转换,一步步引导患者,使其主动意识到期望行为的实践意义,摆脱盲目的恐惧及焦虑,寻求有意义的解决办法。

1.2.3 时间管理指导 护士同时需要加强患者的作息时间及运动时间管理。作息方面,掌握晚上睡觉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前期无法自我掌控的患者可以辅以镇静安眠药物,待患者掌握了放松技巧后指导患者在睡眠前使用放松技巧调节,以便轻松入睡。同时护士应控制患者午休时间不能过长,以0.5~1 h为宜。放松训练及有氧放松也需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精神及躯体不劳累为宜,可分多次进行,以患者意愿为准,不强行规定次数。

1.2.4 自我指导训练 护士可引导患者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从而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是否做了消极情绪的“受害者”。消极情绪如果不经管理任其发展,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护士要把控好患者的情绪,可通过言语引导、暗示、或让带瘤生存者现身说法,指引患者正视自身的不良情绪以及因此导致的不良行为,慢慢改善患者的消极观念,使患者从进行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活动着手,逐步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及行为。

1.3 研究工具

1.3.1 Piper疲乏修正量表 化疗前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估患者的疲乏程度。Piper疲乏修正量表[2]包含4个维度疲乏,分别是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和认知疲乏。得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疲乏的程度越严重。根据得分情况分为4个等级:0分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

1.3.2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 30) 化疗前采用EORTC QLQ-C 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 QLQ-C 30是面向所有癌症患者的核心量表,共计30个条目,15个领域,按性质可分为功能型、症状型及总健康状况3个方面。评价标准:患者症状领域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领域得分越高,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3],本研究主要以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领域评分为主要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2.388、,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美国癌症综合网(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在2010年将癌因性疲乏定义为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上的躯体、情感或认知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者癌症的治疗有关,并常伴有功能障碍[4]。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无法避免的并发症,与一般性疲乏相比,它具有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可预知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5]。

国外有文献指出,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使人衰弱、复杂的现象[6],61%的癌因性疲乏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7],88%的患者因癌因性疲乏改变了每天正常的生活活动[8]。现已证实,癌因性疲乏与疾病的治疗及肿瘤本身导致的营养不良、疼痛、代谢异常、抑郁、焦虑睡眠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9],尤其是化疗后75%的患者数日都忍受着疲乏的折磨[10]。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且疲乏伴随时间长,影响力持久,导致患者长期处于不良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也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支持度对患者尤其重要[13-15]。

干预后实验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总体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疲乏程度减轻,干预措施对疲乏有明显的优势及成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体也有差异性。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特点,逐步进行放松技巧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及自我指导训练等,大部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较前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与改善,或者经过8周连续干预后疲乏程度不加重。而多项研究也表明[17-25],癌因性疲乏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进行矫正,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提示认知行为矫正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笔者认为本研究数据仅可作为参考,今后需要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体系。癌因性疲乏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包括运动和社交在内的多种策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疲乏症状。

[参考文献]

[1] Barbara G. Cancer-related fatigue: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nursing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J]. Clin J Oncol Nurs,2008,12(5):7-9.

[2] 颜裴裴.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2):115-118.

[3] 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J].实用肿瘤杂志,2005, 20(4):353 -355.

[4]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lines in oncology. Cancer related fatigue[EB/OL].http://www. nccn. org/ professionals/ physician_ gls/pdf/fatigue. Pdf.Accessed 09 May 2012.

[5] Laird BJ,Scott AC,Colvin LA,et al. Pain,depression,and fatigue as a symptom cluster in advanced cancer [J]. J Pain Symptom Manag,2011,42(1):1-11.

[6] O'Regan P,Hegarty J. The importance of self-care for fatigue amongst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primary cancer [J]. Eur J Oncol Nurs,2017,28:47-55.

[7] Crillo C,Barbero T,Cicer IM,et a1. A survey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prevalence in cancer Patients [J]. Ann Oncol,2003(4):97.

[8] Curt GA,Breitbart W,Cella D,et al. Impac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on the lives of patients :new findings from the Fatigue Coalition [J]. Oncologist,2000,5(5):353-360.

[9] 颜学军.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45-246.

[10] 汪玉洁,谭景予,陈锦秀.中医药膳干预对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3):2133-2136.

[11] 梁燕,王红林,李静,等.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于预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8):1054-1055.

[12] 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6):2476-2478.

[13] 林彩娟,龙伟东,文菲,等.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重塑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9):92-94.

[14] Bfix C,Schleussner C. Fuller The need for psychosocial support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a sampl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oncolog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J]. J Psychosem Res,2008,65(6):541-548.

[15] Adler NE,Page AEK. Cancer care for the whole patient:meeting psychosocial health needs [M].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8.

[16] 尹俊.心理咨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7] 朱彩虹,张佳梅.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5):2043-2046.

[18] 温瑞斌,陈淑萍,郑振兰.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5,30(12):2676.

[19] 陈莹.癌因性疲乏护理[J].华夏医学,2015,29(1):189-192.

[20] 陈月梅.自我管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杂志,2015,34(7):942-944.

[21] 黄琼英,卓妍,吴秀华.同步放化疗对进展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护理需求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7-120.

[22] 周丽芳,陈述政,徐民,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1):157-160.

[23] 顾学群,沈俊俊.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31-134.

[24] 沈其敏,王丽.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84-1186.

[25] 汤妹娥,杨润琴,李丽.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2):314-317.

猜你喜欢

癌因性疲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肿瘤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