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大德育观研究

2018-09-26王秋莲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观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大德育教育观,认为其具有以下五点特征:以“家国天下”思想构筑传统家训文化的政治教育观;以“立志”教育突显传统家训文化的理想信念观;以“礼”教为内容完善传统家训文化的道德修养观;以重气节、轻利益的善恶廉耻传递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观;以惩戒教育编织传统家训文化的传统法治观。

【关键词】 传统家训文化;大德育;教育观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训,也作家诫,在历史上亦被称为“庭训”、“庭诰”“家规”、“家戒”、“家范”、“家法”、“宗规”、“族训”等等,国语词典中解释为治家立身,用以垂训子孙之言。这种从贵族式家庭教育范式日渐演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家训文化,虽然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思想观念,有些内容现在看来甚至是陈腐落后的,但其以“家国天下”为思想主线的教育体系,所展示的大德育教育观,对今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一、以“家国天下”思想构筑传统家训文化的政治教育观

家训本是随着家庭、家族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但中国社会本身就是家国同构,“千乘之国”,“百乘之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家国天下”思想主要“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以这样宗法分封制连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就是所谓的家国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家国一体”思想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一贯延续,家训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通过“口耳相授” 或“著书立说”的来教诫家人、子弟,形成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的传统家训文化。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需求使“家国天下”思想自然成为传统家训文化的政治根基。古人在《周易·家人》中就提出了“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的理念,《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天下、国家、家庭、个体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此后的家训一直将“修身、齐家”视为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国在家中,家在国中,在这种“家国天下”的思想指导之下,传统家训文化将个体(自我)、家庭(家族)与国家和天下实现了統一,支撑了中国宗法社会走过数千年的历史。可见,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天下”思想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需求,构成传统家训文化的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以“立志”教育突显传统家训文化的理想信念观

传统家训文化中十分注重对子孙后辈的理想信念教育,即“立志”教育。从大量的古代“家训”、“家诫”看,要立志是历代有识之士的通识。西汉孔臧在《诫子书》中告诫子孙“人之进退,惟问其志。”晋代稽康在《家诫》中称“人无志,非人也。”人要求进步,关键在于他定立的志向。明代姚舜牧说:“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总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清代余成龙在《治家规范》中训示子孙道:“人贵立志,念念向上一径做去,有志者竟成矣。”正如《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只有立了志,知其所止,知其所求,心才能安静下来,然后才能深入做事,达到最终目的。

立志要高远,要胸怀天下。“立志之始,在脱习气……惟其超越,是以和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育子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曾国藩家书》中常告诫子弟们:“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立志不可不坚,立志不可不真,要真立志,要立长志。“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强调要立志报国,要“志在天下国家” 勿“苟在一身”。要有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三、以“礼”教为内容完善传统家训文化的道德修养观

道德传家一向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追求,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家训中特别关注家庭的稳定与人伦关系的和谐,它以儒教中的“礼”作为最高典范,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为核心内容,从家庭伦理、传统美德、高尚人格等层面展示了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的丰富内容。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开篇就讲,“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朱熹也在《朱熹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认为,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身就如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可见,道德修养教育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传世的诸多家训中,有关道德修养教育的内容最为广泛,涉及包括读书治学、进德修身、为人处世、睦亲齐家、治家兴业、和亲睦邻、做官任仕、经邦御民等方面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家训常要求子孙后代在读书治学、进德修身方面要以“君子”为榜样,努力修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贤士君子。在为人处世、睦亲齐家方面做到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治家兴业、和亲睦邻方面提倡“治家严谨,勤劳节俭”,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修身,廉以养德”。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

涉及道德修养教育的家训更是不胜枚举,,如周公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嵇康的《家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帝范》、包拯的《包拯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姚舜牧的《药言》、袁黄的《训子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康熙的《圣谕广训》《庭训格言》等等,这些经典的家训广为流传,不断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

四、以重气节、轻利益的善恶廉耻传递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在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同时,不忘在字里行间融入传统价值观教育,通过是非、善恶、廉耻等做出价值引导,形成了重气节、轻利益的传统朴素的价值觀。如孟子告诫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袁黄在《了凡四训》中说:“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元代学者许衡在《训子》中要求子孙:“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教育子孙要贵名节,反对为了私利而奴颜婢膝。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教育子孙要学圣贤志在国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要求子孙多行善事,指出善恶之别是:“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通过对子孙在读书治学、为人处世、治家兴业等方面的道德教育而建立起的传统朴素价值观,成为家族日后长久稳定的行为指南。

五、以惩戒教育编织传统家训文化的传统法治观

传统法治观没有在家训中直接提及,而是透过严肃的家训惩戒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法治观与西方现代法治观不同,更多体现在“国法”“家规”上,家训又称家规,家国又是一体,严苛的惩戒教育成为培养奉公守法法治观的有力武器。《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贵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方焉。”《庞氏家训》说:“子孙有违家训,会众拘至祠堂,告于祖宗,重加责治,谕其省改。”袁黄则直接在家训后附有《功过格款》来约束子孙的行为,颜之推也说:“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家训辅以惩戒约束了子弟和族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遵规守法”意识,使他们不能触犯“家规”,更不能违反“国法”,既维护了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又维护了国家统治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透过家训惩戒传递出的正是维护中国传统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传统法治观。

总之,传统家训文化:“以自己别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和教化方式促进了家国整合机制的形成和巩固,保证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家国一体”的大德育教育观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和国人思维方式以及东方文化特点,所以能“熏陶和养育出了品德高尚、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坚持操守、宽厚谦恭的一代代名臣贤士、谦谦君子。” 虽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烙印,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有力工具,但其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构建起的大德育教育观为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专业、轻思想和重知识、轻德行的教育现象提供了现实反思。

【参考文献】

[1] 陈延斌.中国古代家训论要[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3).

[2] 陈延斌.论传统家训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江海学刊(南京),1998(2).

[3] 王长金.传统家训的德育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4] 李景文.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5] 欧阳祯人.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思想及现代价值[J].哲学论丛,2012(4).

【作者简介】

王秋莲(1973.9—)女,汉,辽宁丹东人,硕士,辽东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观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冰心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幸福观之比较
如何理性看待与反思孩子的成才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对待中职学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高校教育的创新思考
如何做好班级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如何在航空理论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分数和发展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