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探究
2018-09-26戴寒松
戴寒松
摘要:数学知识是创新思维发展的灵魂,而知识应融于问题之中,没有问题意识,也难有高质量的思维.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问题意识的内涵,以及初中生数学问題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在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中国人也如同一台高速运转流水线上的零件,所有人在匆忙中收获了无数,也失去了很多,教育也在追求急功近利,导致“教育以考试为本,学校以应试为本,家长以分数为本”价值取向的盛行,教师为提高所谓的“效率”而大肆灌输,直接将结论交给学生了事,而学生整天湮没于书山题海之中,靠拼命地“刷题”提高考分,缺少思考、缺少想象. 学生整天生活于“标准答案”的樊篱之中,不敢有半点突破,奉行“拿来主义”,习惯于被动接受,问题意识淡薄,不敢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不乐于提问题. 我们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其创造力.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使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感到自己不受到威胁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活跃度是比较高的。要使学生敢问,关键是创设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课堂教学民主气氛是建立心理安全环境的基础。教学民主气氛愈浓厚,师生交往就愈密切,学生质疑问难的心理就愈见其深切。影响学生提问动机的原因主要有:1、胆小、紧张,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2、满足于一知半解,认为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不愿生疑;3、受知识限制,难于掌握知识要点,难于生疑。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同学提问,对教材提问。
二、融问题于情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名国外学者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让你一次吃掉20克的食盐,那么,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把这些盐放入一碗汤或一碟菜中,就不会再让你感到痛苦不堪,只会感到食物的美味可口,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盐吃掉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问题放到一个恰当的情境之中,避免用干巴巴的问题让学生感到“难以下咽”,削弱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个合理的情境能够提升知识的趣味性,让学习更加快乐,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
比如:教师在讲授数列这个知识点以前,和全班学生玩一个“找人”的游戏。教室中的课桌都摆放的很整齐,教师可以按照数列的知识来提问:“这个人就在同学们当中,我来说他的位置,你们找到他。这个人在第五排,同学们能找到他么?教室里共八排座位,大家能够排除其余的七排,但不能确定是第五排中的哪个同学。下一个条件是,他在我左手边的第三列。这个人是谁?”学生根据老师描述的内容,马上能够找到第五排第三列的同学。接着教师说:“只知道排数或只知道列数不能确定这个人的具体位置,但排数和列数都知道后就能很快找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游戏学生都能够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马上被调动起来。反复试验能否只用一个条件就能确定具体位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教室这方阵中,只有“排“和”列”同时确定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经过对这个排列问题的思考,对接下来的授课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三、融问题于活动,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很多人认为,数学偏重于思维而弱于动手。这也造成很多教师对数学理解上的偏差,让数学变成了纯靠大脑思考的一门学科,学生学起来自然苦不堪言。其实,数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来源于实践,并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数学中适当发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思考。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全班同学拿出草稿纸剪出7个边长为5厘米的方块,要求学生用这7个正方形方块拼出一些图案,看谁拼出的方法最多,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拼出的图案在对折后能够让两边重合。学生们在小的时候都玩过类似的拼图游戏,很快动手行动起来。动手制作时,需要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图案的形状,用抽象的思维想象拼出的图案对折后是否能够重合,同时积极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拼图方式。用这种动手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对问题的思考也更加灵活,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从学生拼图的结果来看,有的学生拼出汉字“一、三、六、八、十”等,有的拼出数字“1、8、0”等,有的拼出英文“A、H、M、O、S、T、U、V、X、Y”等,还有的拼出等腰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学生排列的图形,并问学生这些图形的折线是水平或垂直的,那么倾斜45度的折线是否也行。学生的思维能力被问题激发,活跃的尝试其它方法,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的知识。
四、融问题于实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作为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科,也受到实践的检验。学生应用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必须符合实践的规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可以举下面的例子。
一个刚发掘的古墓中出土一块长7米,宽5米,厚15厘米的巨型屏风,而博物馆的大门的尺寸为3米×4米,问屏风能否通过大门进入博物馆。这个题目是对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利用公式可算出大门对角线的长度是5米,屏风刚好是5米宽。有的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认为屏风能够通过大门。而有的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屏风15厘米厚度让屏风无法通过。教师应马上肯定和表扬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这个实例需要学生从具体实践出发,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就盲目得出结论,这种来源于实践的质疑能力需要教师来大力培养和鼓励。
总的来说,对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它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老师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各种问题的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