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的路上我们一起走

2018-09-25庄亚丽

赢未来 2018年5期
关键词:孝道父母孝经

庄亚丽

摘要:品国学经典,杨中华精神,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孝经;父母;孝道;中华精神

品国学经典,杨中华精神,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便是中华人民用智慧凝成的结晶,用哲学谱绘的乐曲。这些经典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國学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在这个物质豪奢,精神贫乏的时代,每个人虽然并非孑然一身,但难见证自我价值,你可以与经典同行,感悟其中之奥妙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救。当经典诵读进校园之时,我有幸拜读了《孝经》并尝试背诵。《孝经》为孔子所作,它是中国儒家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书于秦汉时期,一向为中国历代社会所重视。全书共18章,透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精辟地阐述了儒家代表人对孝道的认识。孔子认为孝道是天然之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并提出以孝为本的治国理念。《孝经》中经典的孝道名言,孝文化是家庭和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邻里融洽的妙剂,是社会和谐的先机。现在闲暇之余都要细细品读几章,它如细雨般恰若无声,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在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装扮,才显得静谧安详;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家庭,因为有了亲情的滋润,才显得平和温馨;一个人,因为有了孝悌的熏陶,才显得稳重踏实。而孝则是绽放在人伦之理里面最美、最香的一支七色花。

孝就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嘴里溜出的半粒糖,亲切而又纯真。

孝就是一盅回报恩情似海深父母情的香茗,温馨而甜美。

孝就是久经事态沧桑蓦然回首时的一丝微笑,真诚而又安详。

孝就是灵魂深处盛开的一朵鲜花,它比大自然盛开的更为持久永恒,永远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所谓“爱亲着,不敢恶于人,敬亲着,不敢慢于人”,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本。孝心是严冬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孝心是酷暑里的一片绿荫,遮挡了炙烤的骄阳;孝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干裂的心田;孝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五幼以及人之幼;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挚虞说:“事亲以敬,美过三牲”其实,他们说的主旨只有一个一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社会一种大公无私的大爱,这种爱大多时候只是挂在嘴上的东西,说了几千年,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但是,总有忠心耿耿的忠烈之士如岳飞、刘胡兰、雷锋等,他们时刻想着忠于国家、报效人民。因此,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纵观当今之志士国人,能有多少人有如此之想法呢?忠军报国,此乃大爱,做不到尚且能够理解;孝敬父母,人间小爱,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孝敬父母本是一个在平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太难做的,但是做的好的人却寥寥无几。父母不知为我们付出了多少,他们都在尽力培养一个最优秀的儿子,一个最优秀的女儿,而我们呢年轻时在外面大手大脚花父母的钱,转脸又和父母吵架,顶撞父母,连一句感恩的话都听不到,成家后常常一句我忙,要加班,还要培孩子上学上辅导班……种种理由忽略了翘首相盼的父母,可父母就能给我们无私的理解。愛人、孩子的生日我们都能牢牢记在心里,并能准备一份礼物,而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能记住,又有多少人会亲自送上一份祝福?还有一些人总是找出各种理由不回家看望父母,动不动就是我给了他们多少多少钱,孝敬父母需要钱,但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能请个保姆但买不来亲情;能买来音乐但买不来欢乐;一个人当你在外感到困惑时,请你静下心来读一读《孝经》,你能过得到智慧的启迪;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请你回到父母身边,你能够得来无穷的力量。孝顺能够使人懂得珍惜生命,会使人懂得怎样更好地应对生活。当父母的不求别的,只希望子女能够惦记着。当今社会,他们也知道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女在外都不容易,也需要老人的关照和理解。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下父母心吧!

曾记得著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

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这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和体验。这便是文学的魅力,国学经典的魅力,它往往能荡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现在让我们从日常做起,拂去沉积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泛土。因为有了国学经典拉近了我们与圣人的距离,让我们可以与圣贤为友,与经典一路同行,在国学经典中去品味蕴藏着的中华精神。

参考文献:

[1]《孝经》

[2]《论语·里仁第四》

[3]《岳阳 楼记》

[4]《孟子·梁惠王上》

[5]《孟子·万章篇上》

猜你喜欢

孝道父母孝经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幼儿教育心得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