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8-09-25乔莉杨梅
乔莉 杨梅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教学中更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心理健康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身心和谐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主题之一,所以必须要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的预防和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保证高职学生健康、稳定的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制造”作为一张名片享誉全球,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制造行业输送人才。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十分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较少,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普遍存在焦虑、紧张、孤独的消极情绪,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的长久发展、和谐社会的稳定团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综合性人才。
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彷惶的情绪,学校应当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其今后的生活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技术人才和特定岗位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够的支持。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为响应中国教育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提高学校“就业率”来提高院校的知名度,所以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少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老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给班主任、学生会,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按教育部要求已开设,但是收效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上,实用性较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有限的几节课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起来,殊不知二者具有极强的差异性,一个是心理健康培养,一个是政治意识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由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和班主任负责,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老师没关系,这种局限认识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
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多管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疏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1.打造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心理健康是具有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力量薄弱的问题,就需要引进专业化的人才。为了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工作,就应实施有效的奖励机制,并且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建设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体解决,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予以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符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教材、师资等方面不断完善。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
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区别,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第一,要成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第二,各个班级成立预警小组,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汇报相关机构进行教育。第三,利用团组织、社团等学生团体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心理健康活动。第四,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要定期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横幅等载体宣传健康心理知识的内容,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小结: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以培养技能为核心,更应该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视角多维度的进行教育,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作为培养的重点。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成效,仅仅靠一些课程和讲座,和一些心理咨询老师及辅导员还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渗透到各个方面,学校应从入学教育到就业都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时期和环节进行相应的辅导,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要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最终让高职生自己能够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提升在生活、学生和未来的工作中有保持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态的能力,积极做一个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的人,最终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精準扶贫”视角下的大学生精神贫瘠问题及脱贫对策[J]. 吴再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康婷.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