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文科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构建

2018-09-25文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实训课程实训基地

文娟

摘要:高职文科职业教育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教学质量,是其主要目标。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训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更能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职业技能,从而有效配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并发挥实训基地的丰富功能,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基地。

关键词:高职文科专业;实训课程;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260-02

现代职业教育对高职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将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模式,加强专业的调整和建设,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构建高职实训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一、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文科类专业包含了各类服务业所需人才,如文秘类、旅游类、会展类、商贸类、物流类、外语类、工商管理类以及金融类等学科及专业。实训基地则包含了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岗位实践以及顶岗实习等。高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特定职业或者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能力为主的,是学生走向某个职业的主要途径,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内容,要使学生在毕业时的技能掌握程度与职业岗位要求能够实现零距离,进而顺利就业并快速投入到工作中。

二、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

1.教学实训功能。实训基地的重要目标在于满足文科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要求,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与引导,以完成实训课程的学习,培养专业技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如,通过实训基地,物理管理学科的学生能够完成商品的入库工作、整箱出库工作、电子拣选工作、打包及配送工作等,与实际物流企业生产流程相符,进而使学生通过实训基地培养相应企业所需的实际职业能力。

2.社会服务功能。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学历教育,还要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功能,要能够依托于行业企业、服务于行业企业,并提升行业企业。文科类专业利用实训基地中的设施设备,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智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如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市场调研服务、商品促销策划及组织服务等,可以使行业企业的各类业务、活动更为专业化,高效化。

3.培训功能。高职院校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要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升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性和真实性。根据各院校自身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编制合理的培训期限及培训计划,为社会提供更为专业、及时的职业资格及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证书的形式,提供相应的技能鉴定服务。

4.生产功能。实训基地是将专业及其对应的行业企业实际岗位相结合的一种建设思路,因此,具备了相应的生产功能。学生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规划、安排与组织,实施生产。如,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和快递公司进行合作,将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快递生产基地,并开展包裹分拣、出入库管理以及打包配送等生产活动。

三、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1.服务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具备了较强的服务功能,围绕服务功能的提升,实训基地本身也可以打造为服务型实训基地,通过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模式构建实训基地,一方面能够为文科类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机会,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市场对于相应服务的需求。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包含三种途径:虚拟实训室、校企共建的模拟实训系统、现代化实训中心。在实训基地巩固后,还能够继续向校外进行延伸,加强专业和企业、院校联合体之间的联系和实训资源共享,运用院校毕业生工作单位的资源,实现多方共建,建设功能更为丰富、实训环境更为真实的校外实训基地。

2.教学工厂类实训基地。文科类职业活动的不可重复性很强,要面对的活动对象、活动环境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通过仿真模拟类实训情境很难获得真实的经验,教学工厂类实训基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教学工厂是将学校、企业以及实训中心整合到一起,在实训教学中,将真实的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引入其中,使教学情境呈现一种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模式,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完善、有效的实训环境及过程。通过这类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人才培养目标也更能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实训教学中,可以将行业专业、专业教师的力量相结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3.一体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能够提供丰富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加快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其主要途径。一体化实训基地,包含了教学、考证、实际操作、服务、培训等多种功能。基地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教学服务,根据岗位能力、人才类型开展分类实训,分析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并以此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衡量指标。以企业生产运营环境的模拟、专业学生服务产品的提供作为实践要求,在此过程中,完成实训学习全过程,进而将教学、技能分析、实际操作与服务功能全部整合到学习过程中。

4.以技能培養为主要目的的实训基地。文科类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技能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实训基地需要适应这种综合性要求,能够为学生提供综合性技能培养。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需要对专业的核心实习和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围绕技能教学的目标,将各个技能训练作为一个教学产品,研究、设计一个全面、合理的技能教学产品体系,以此为思路,建设实训基地。第一,要对专业核心技能进行分析与明确。如专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及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进行详细的分解与设计后,确定技能教学产品。第二,设计与核心技能相对应的教学产品。根据分析获得的核心技能要求,设计教学产品,分别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考核。第三,开设相应的课程。核心技能分解并明确后,要以实训基地为中心开展专业技能教学与训练,并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档案,将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荣誉、技能等级证书等归入档案中,作为学生实训学习的重要判断指标。

四、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文科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由于其综合性、过程性、真实性要求较高,而标准化缺乏,各院校只能根据自身条件、专业特点、区域行业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思路,让学生能够获得一个理论知识的巩固平台、实践操作的训练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实训基地的功能,使实训基地能够为专业发展、行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习淑娟,万涛,田瑞兰.关于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7-28.

[2]梁东义,李献忠,倪桂杰,等.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实训课程开发[J].时代教育,2016,(14):39-40.

[3]谢虎军.对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9):94-95.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实训课程实训基地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