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
2018-09-25黎玲
黎玲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的欢迎。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根据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的教学技巧一些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教师
引言: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接受一个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和生活。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教育,那么他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處于主动地位。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才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本文是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创设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国历史上就讲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方面,体现在对教师工作和教师的敬重;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填鸭式教学,它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把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思考,当遇到问题时,学生还是想依靠老师去解决,这种教学模式过于依赖老师,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改革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分组(要注意的是要按照学生成绩平均分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说出小组观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一方面,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教会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学习的良好品德,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小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增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要与时俱进,接受现代教学模式中好的部分,摒弃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好的那部分。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小学语文课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为确立良好的教学气氛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同的师生关系决定了不同的教育结果。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课堂教学不利因素,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主动的一方,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从内心认同老师,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良好的教学氛围打下基础。
2.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
以赞扬的态度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小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天性,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要注重引导,而不是轻易的否定学生;以赞扬的态度鼓励学生,要注重激励,而不是直接打击学生,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不搞一言堂,不实行高压政策,让教学气氛更为融洽。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是互为一体的教学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是平等的,民主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坚决不搞一言堂和高压政策,以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遇到问题要注意引导和教育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自身的学识魅力、言行魅力、人格魅力,使得学生愿意以教师为榜样。现代教育要发展首先就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一个优秀的老师,不管是一笔漂亮的书法,一身端庄的着装,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者学生。
倾听和尊重学生心声,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和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尊重。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疑惑讲出来,并认真给予答复。特别是对于一些“奇怪”的问题,教师不能轻易否定,要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它,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采取多种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尽量采取生动活泼的方法来进行,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针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者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悬念”的设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多提问,鼓励学生来回答问题等。
结束语
总之,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成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只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教学思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瑞莲.浅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J].赤子(上中旬),2015,(22):216.
[2]李慧玲.利用多种方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良好氛围[J].学周刊,2015,(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