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2018-09-25彭美霞
彭美霞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了,这是一场关于新、旧教学理念的碰撞,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一学期的试点课堂,了解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以及对以后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
新课程改革推行几年了,这是一场关于新、旧教学理念的碰撞,它给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蝶变。
新课改主要带来了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它给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呈现“一言堂”式的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相互解惑、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上学期我班初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个学期下来,在课堂上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中,很好地诠释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各种小组活动,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且进行有理有据的验证。一课堂下来,教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这一堂课获得了众多听课老师的好评。也因为这堂课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新课改带给我的甜头儿。此后,大多数课堂中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场面,然而,却很少出现上述效果,在绝大多数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流于表面,反响平平,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小组合作中。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路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准备不够充分,流于形式。大多数农村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没有真正领会,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标》精神,目前我们农村小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讨论的局面。似乎学生4——6人围而坐之,教师一声令下“大家讨论一下”,便是一堂“课改”课,表面上看似讨论很热烈,实际上很多学生“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是偏离主题。
2、要求不到位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到位,没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合作些什么”“怎样进行合作?”“我在合作时做些什么?”“就我一人发言,别人都不發言”……这些问题都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只作而不合。
3、评价不到位,合作低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汇报成果时,容易扼杀学生的不同意见,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映。对小组一向都是整体评价,对小组内表现优秀的成员关注不够。
学生方面
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情况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表现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缺乏参与意识与技能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技巧。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不知道合作学习会给他们带来好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导致合作学习低效。
2)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干扰
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是隔代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知识缺乏,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有的学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干扰,爱做小动作,刚好小组合作学习为他们讲小话创造了机会,跑题、讲话、争吵便屡见不鲜,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程度不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注定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个别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频频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大部分学生默默无闻、羞于表达,觉得成绩好的学生讲的都是对的,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害怕自己的想法遭到嘲笑。这种情况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使合作学习流于表面。
当然除了教师与学生方面,还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种种因素制约着农村的教育,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也是当前课堂所需要的,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新时期的教师要找准定位,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深入理解新课改精神,领悟课改的真正含义,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让课堂效果最优化。
1)精心分组,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课堂表现、学习兴趣、个性特征等差异,将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合理组合,使学生互补共效,为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机会。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的乘法》时,当时我班刚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一知半解,后来我要求每组组长帮本组内成员每天练习5个计算题,一周后,结果让我惊喜不已,全班学生基本能正确计算。这得益于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相互促进。
2)明确组内成员职责
教师在组建好学习小组后,还要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任务。一般,给每个小组设置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组长负责本组的活动顺利进行,让每个组员都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只有分工明确才会让学生产生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干,真正理解合作的意义。
3)科学评价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前进的方向。”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实施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我们就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建洪.时机把握:小学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12)
[2]薛标.浅谈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发挥其引导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3]吴永玲.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