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培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8-09-25李春
李春
摘要: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智障儿童都能够最大程度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存在社会,立足于社会。所以,作为一名培智老师,我们肩上扛着十分艰巨而神圣的使命,需要我们努力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智障儿童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生活。数学教学是培智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培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采用理论分析、案例阐述两个方法,对此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培智教育;数学教学;有效性;实施建议
作为正常的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和谐、幸福的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一群特殊的智障儿童,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而且任何一个新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学习起来比我们正常人要困难好多倍,对于数学的学习亦是如此,因此,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教师,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呵护的同时,还要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融入生活化教学方式,为智障儿童营造更轻松的学习环境
生活即教育,由此可见,生活是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素材,因此,面对这群生来就存在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来说,需要教师改变课堂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能够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到培智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的改善以往课堂式教学模式中智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状况,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意识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例如,在教学有关“计算机的认识”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计算机发放到每个儿童的手中,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利用计算机工作算数的画面,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在生活中有,而且有用,此时,在以生活化的问题着手,例如:妈妈买了10个苹果,爸爸买了15个苹果,那爸爸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怎么按计算机,怎么操作,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就能够有更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简单的操作。
二、开展培智数学活动课,让智障儿童在动手参与中深入掌握数学知识
培智数学活动课是近几年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经试讲证明,具有提高智障儿童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功效,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将其融入其中,并给学生更多参与和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新的认识,并能够深入的掌握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但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意识到由于不同的智障儿童自身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同时所设置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适用、科学、操作性强。
例如,在教学“模拟购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以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为引子,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羊一起去超市买玩具,买学习用品,买零食。此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购物,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第一个小组是轻度智障的儿童,在他们的钱包里放三种大小不一样的纸币;第二组是中度智障的儿童,给他们放两种不一样的纸币;第三组是中度智障的儿童,给他们放一种纸币,这样一来,既保证每个层次的智障儿童都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而且还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任务。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全方位刺激培智儿童的感官
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诞生的一种新的技术,能够从视觉、感觉、听觉、触觉多方面的刺激智障儿童,给学生呈现更精彩的学习画面,能够更大程度的集中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有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培智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并能够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需要不断的更新内容,给儿童新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正方形用红色,长方形用粉色,三角形用蓝色,圆形用黄色,让智障儿童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之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分辨出不同的图形,就可以用加粗、换颜色等形式标出不同图形的不同角和线条,让智障儿童能够发现圆形是曲线而其他图形是直线,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的角都是直角,但三角形除了直角还有其他角,正方形线段的长度是一样的,长方形线段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自由画不同的图形,以帮助智障儿童更快更好地掌握不同的图形,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培智数学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能够研究出更多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培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提高不僅仅是让智障儿童学会什么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其探究和发展,锻炼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让他们尽快的走出“童心世界”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国艳.关于有效性教学在培智数学课堂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7(05):109-110.
[2]赖秋梅.分层教学在培智教育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