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语言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
2018-09-20古敏
古敏
摘 要: 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有些高中生家庭频繁出现关系紧张的状况。运用萨提亚模式理论中爱的五种语言在改善高中生亲子关系方面进行一次尝试,并借助家庭问卷进行跟踪调查、比对,促进高中生认识自我,推动亲子关系良性互动。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 沟通方式 爱的语言 团体心理辅导 亲子沟通
一、现状和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经常听到高中生抱怨:“我妈只在乎分数”“我爸只会给我钱”。比如:去年,当我告诉学生L会计室提醒她打学费的时候,L同学抓狂地说:“我妈又忘了打学费!我不能急了!”我当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安慰道:“她应该是太忙了,忘交了没关系,每个班都有这样的情况。”L同学无可奈何地说:“哎……我都习惯了——她从来都不管我,只管忙自己的!”但是,L的母亲在家长会后非常有耐心地留到最后,等其他家长和我谈完之后,详细地和我沟通了L在家和在校表现,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欣赏。面对学生和家长不同的反馈,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我可以改变这个现状吗?如果我告诉L同学“你的妈妈很爱你”,她会感受到吗?
直到我接触了萨提亚女士沟通理论中的爱的语言,我的困扰才迎刃而解,觉得豁然开朗:她们感受的不匹配来自于她们不同的爱的语言。语言不通自然,鸡同鸭讲,很难形成亲密关系的良性互动。
因此,我组织了“爱的语言主题班会”和相关调查问卷,尝试将萨提亚模式中的沟通理论应用于改善高中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在准备过程中,我想借鉴一下前辈的做法,但是相关理论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太少了。我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搜索“爱的语言”,结果为0。网络上,也只有新浪微博里有一篇爱的语言在夫妻关系中的应用。在搜索“萨提亚沟通”关键词时,也只找到:吴燕霞(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干预;梁芸芳(2012)以萨提亚模式为依据探究了大学生宿舍人际沟通模式。萨提亚沟通模式运用在高中生家庭亲子关系上尚属空白,我觉得我应该把我的尝试记录下来。
二、萨提亚模式中的沟通理论
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ir)是世界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连接。萨提亚注重提高人的自尊、改善沟通,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到心身整合、内外一致。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故又被称为“萨提亚模式”(The Satir Model)。
萨提亚沟通方式理论是萨提亚女士总结出来的关于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对自我、他人和情境采取的独特应对方式。当个体处于不平衡或低自尊的状态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生存姿态保护自我价值免遭那些来自他人言语或行为上假定存在的威胁、贬低和伤害。萨提亚提出的沟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低自尊应对方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高自尊的沟通模式:表里一致型沟通方式。前段时间流行的漫画《小蝌蚪找妈妈》就生动地展现了不够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一群小蝌蚪说:“妈妈,可找到您了。”妈妈的心理感受应该是:我亲爱的孩子们终于回来了,我都等急了,想死你们了。但妈妈的反应却是立刻反问:“作业写完了没?”吓得小蝌蚪们赶紧逃走。
萨提亚模式治疗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努力学会表里一致的沟通模式。运用好爱的语言就是重中之重。爱的语言有五种:(1)肯定的言辞--真诚地欣赏对方,发掘对方的闪光点,并不吝言辞,及时肯定对方所做的事情。(2)高品质的时间--在相处的时间里人在心也在,不三心二意。(3)爱的礼物--能够表达出关爱、思念的礼物。(4)服务的行为——为在乎的人做事情,比如子女在家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5)爱的肢体语言——比如拥抱。
三、爱的语言主题班会
1.活动目的
由于萨提亚模式的理论与治疗手段对改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将萨提亚治疗模式中的沟通方式理论应用于优化高中生家庭亲子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挖掘自我内在能量,提高自尊,特举办此次团体辅导。
2.活动形式
讲解、小组互动、故事分享、后续问卷调查。
3.活动时间
45分钟。
4.活动过程
(1)以《小蝌蚪的故事新编》导入,假设你是小蝌蚪的爸爸或妈妈,你看到孩子们归来,你会说什么?(5分钟内)
(2)介绍五种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辞、高品质的时间、爱的礼物、服务的行为和爱的肢体语言。(8分钟左右)
(3)请同学们给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爱的语言排序:(5分鐘内)
“我的爱的语言是?摇 ?摇;我最期待的爱的语言是?摇 ?摇”
(4)学生前后两人一组,分享自己的爱的语言和最期待的爱的语言。(8分钟左右)
(5)统计每种爱的语言的人数,并各邀请一名同学分享他的故事。(依现场情况调整)
四、后续:家长调查问卷
1.调查目的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知己知彼,提高生活满意度,改善家庭关系,特设计此调查问卷,以期今后更有效地解决高中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家校合作。
2.调查问卷
3.问卷回收及统计
五、活动后记及反思
1.这个班级是文科重点班,学生情感细腻、敏感,情感外露、善于表达,基本相互包容,她们对这个新鲜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并非常乐意参与。不知道在理科班举办这样的活动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2.小蝌蚪的故事导入比较轻松,学生对这个场景可以感同身受、惟妙惟肖地模仿父母的语气,虽然基本是“丑化”父母,但是大家开怀大笑,开场的氛围非常好。大家很快融入状态,并在老师介绍五种爱的语言时,用会心地点头等方式互动。
3.在两人分享环节,我预留了8分钟时间,但由于学生太想说了,到了时间仍然意犹未尽,这样,我明确了第五步故事分享环节可以推进。
4.根据故事分享,比如Y同学说:“拿我的同桌为例吧,我经常给她送礼物,虽然她不怎么给我送礼物(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是我还是喜欢给她买一些我觉得她喜欢的小玩意。不过她会陪我去做很多事情,这个应该算高品质的时间。”我们在故事分享中切身感受到了不同人爱的语言的差异。S同学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亲亲我、抱抱我,后来我长大了他们就不亲我了(大家又哄堂大笑),有一次我妈回来的时候我刚睡下,她以为我睡着了,轻轻地亲了一下我的额头……我当时特别感动,有点想哭。我想我很期待爱的肢体语言。”
5.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不出意外,只有约46%的家长答对了孩子的爱的语言。有85%的家长非常支持爱的语言的推广,也有个别家长表示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觉得很有必要。还有家长给我发来很长的短信,感叹这么多年原来在情感需求方面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太吝啬肯定的言辞。
6.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发挥自己潜力,成功应对自己成长的资源,一方面,高中学生有能力在问卷作业的推动下,围绕话题,与父母清晰地表达和沟通。另一方面,萨提亚模式的特点是家庭联合治疗,为了调动家长的力量,调查问卷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但效果还是比较局限的,其体验的效力远不如面对面的互动。也有家长建议我校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确,这样的内容如果放在亲子班会或家长学校,应该会收效更好。
六、展望
爱的语言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父母沟通能力,后续还可以开展系列工作坊,比如:说真话训练。指导者有技巧地激励被培训者做出与内心一致的表达,并照顾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克服羞愧、怕拒绝和怕被拒绝的想法。也可以结合学校的英文戏剧节进行心理剧表演。目前我校给高三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课,希望萨提亚沟通模式能够更广泛地被认知和采用。
参考文献:
[1]丛扬洋.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2]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治疗实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維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4]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5]吴燕霞.萨提亚治疗模式在改善大学生自尊和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萨提亚模式对班主任工作影响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L/2015/16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