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花笺,饾拱生花

2018-09-20虚斋

收藏·拍卖 2018年8期
关键词:吴湖帆

虚斋

角花笺,于笺下方之左端,图以诸花,谓之角花笺,又曰押角笺。乾隆时怡亲王所制也,形形色色,花样极新。最美观者一种,图古鼎八,横欹倒置,色异形殊,小如豆而大不盈指,且占地不及寸。怡府角花笺存世极少。民国之后,一纸空白角花笺,往往视为珍玩。

笺纸,大抵随文人雅士间鱼雁往来、诗作唱和应运而生。

中国传统笺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纯作赏玩之用,以明末《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为代表。另一类有一定实用价值,以清末民初个人纸店印制出版的笺谱为代表。其中《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采用饾板拱花技艺印制,精美异常。二谱产生于明末。如颜继祖为《萝轩变古笺谱》所作《笺谱小引》、李于坚和李克恭为《十竹斋笺谱》所作《笺谱小引》和《叙》来看,都对雕工的细致、画面的清雅和刷印的精美大加赞赏,认为是赏玩佳品。民国初年,鲁迅、郑振铎两位先生更是将雕版制笺纳入中国版画史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他们挑选当时坊售信笺之佳者,采用饾板技术印制出版了《北平笺谱》,并在序文中对清末民初坊间售笺进行了品评。

从中可见,“饾版拱花”是制笺的一项核心技术。本文所提及的“角花笺”便是饾版拱花技藝的另一种形式的笺纸。

角花笺出自怡王府

角花笺,图案多为拱花、饾版套印的博古花果虫乌图案。关于“角花笺”的介绍见于近代学者徐珂辑录《清稗类钞·物品类》:

于笺下方之左端,图以诸花,谓之角花笺,又曰押角笺。嘉庆时,怡亲王所制形形色色,花样板新。最美观者一种,图古鼎八,横欹倒置,色异形殊,小如豆,大不盈指。且占地不及寸。光绪时,京师琉璃厂纸肆犹有存者,然不易购也。

而关于“角花笺”出处,徐珂曾在《闻见日抄》中记载:“清之中叶,某邸所制角花笺,花亦有隆起者。”这里的“某邸”或指为“怡王府”。怡亲王始封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第一代为雍正十三弟胤祥(1686-1730),其子弘晓(1722-1778)构乐善堂、明善堂,以收藏见称于世。到了第六代载垣(1816-1861),作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变”中落败,被褫官赐死,由族弟载敦袭爵。怡府藏品开始流散,藏书为潘祖荫、翁同龢、朱学勤等所得,文玩也陆续流散入市肆。

左下角的“饾拱生花”

关于怡王府所制“角花笺”,瞿兑之(1894-1973)在《杶庐所闻录》内《信笺》一文谈到此笺:

乾隆中,怡王府制角花笺,压花于纸之左下角,套板着色,雅澹精妍,得者宝之。光绪中,怡府出数十箱,归琉璃厂。一时京外士大夫争先分购,不久遂罄。余犹及藏数枚,其纸黯然有古色,而能食墨。

徐珂与瞿兑之两处文献均谈到两个相似的关键句,即“花亦有隆起者”“压花于纸之左下角”。显然是点明“角花笺”的拱花工艺特点。

饾版是木版水印中的一种,出现于明代末年,是在木刻画彩色套印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套印技术。根据彩色画稿的设色要求,分别勾摹,雕刻成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小木版,然后胶着于指定位置,用水墨、颜料逐色由浅入深依次套印或叠印。印品画面的色彩、层次和韵味,几与原作无异。拱花是一种不着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线条来表现花纹,类似现代的凹凸印、浮雕印。五代时已用拱花法制砑光纸,托衬山水花乌鱼虫形状。饾版拱花结合的代表作是明代末期徽州人胡正言在刻工汪楷协作下于南京印成的《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书画谱》,同期还有漳州人颜继祖与南京刻工吴发祥合作用饾版印制的《萝轩变古笺谱》。

角花笺便是利用饾版拱花技法,于笺下方之左端,印有博古图、花卉、文玩等彩色图案,所以称之为“角花笺”,又名“押花笺”。角花笺用纸颇为讲究,非普通信笺可比,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赞美“角花笺”的文人不计其数。瞿兑之《燕都览古诗话》赞:“玉几金床终不免,角花犹辨剡藤香。”曾克耑《题彬甫怡府角花笺》:“忽睹花笺怡府样”。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以收藏明清书札著名、“晚睛四大藏书家”之丁氏后人丁辅之(1879-1949)的父亲丁立诚(1850-1912)曾作《角花笺歌》成为经典:

“金花半角玉版方,曾沐纯庙题奎章。浙江疆臣拜手献,楮先生侍南书房。是时遭际重台阁,征士联吟尽鸿博。吾杭杭厉本乡亲,如凤之翎麟之角。百四十年时不同,流落燕台花市中。世情莫叹薄如此,幸有同声片楮通。我昔相遇琉璃厂,短幅长笺两心赏。携归同社赠新诗,首唱铁花老词长。先生先世尤可详,晋有蚕茧唐硬黄。百金不许市一纸,江南供奉澄心堂。碧云春树好颜色,红染桃花艳芳泽。终古家声重洛阳,白州刺史高华职。有明繁盛宣德年,远族更有侧理笺。二林家宝不敢秘,亦拜天家赐锦鲜。先生之凤无瑕净,老去红颜花掩映。愿花常好楮国春,我尚依依桑梓敬。清平四海万千秋,来助人修五凤楼。新翻花样马一角,快写吉语羊千头。”

吴湖帆以角花笺作画赠佳人

光绪年间,怡王府角花笺大量流出,故尚有人将它用于书写,实现其实用功能。民国以后,随着存世量的锐减,收藏家获得空白角花笺,往往视为珍玩,不舍得使用。

叶恭绰(1881-1968年)曾收藏少量“角花笺”,他在《遐庵谈艺录》对这批角花笺,有颇为详细记录:“清代嘉、道间,宗室定王后裔别号行有恒堂,有文采,而好精制各小物品。对纸、笔、笺、扇、砚、陶磁用具,无不精雅绝伦。二十年前,流出市上者颇多。余亦收得不少。尤其所制角花笺,纸质既佳,而所印角花图案既工巧,色泽复淡雅,得者皆不忍轻用。余二三十岁时,尚易收集,转瞬即罕见矣。”叶恭绰所藏的清朝“行有恒堂”所制的角花笺,均用楠木匣装成一套,分为七层,层底较大,往上逐层递小如宝塔状,每层储纸五六十张,而且都有名人题咏。

因叶恭绰与吴湖帆为挚交,后转赠吴湖帆。据上海图书馆馆藏叶氏致吴湖帆书札第九十二通云:“前属题角花笺,久搁案头,兹匆匆题就奉上,聊以纪事而已。原附角花笺并附上,此一批文玩经此一来,遂永不叙用,正老氏所谓无用之用,盖一用即失其价值矣。”苏州吴门拍卖2015年秋拍“吴风盛祺”专场第0245号拍品——“叶恭绰赠吴湖帆乾隆饾版拱花水印角花笺”四页、四种花样,这一点也在顾廷龙编《吴愙斋先生年谱》中得到证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十一日,吴大澂罢官离开湖南长沙前,王先谦到巡抚衙门送别,曾作一诗,并称“愙斋中丞同年既奉回籍之旨,有诗垂示,奉和一章,公命以怡府角花笺写之”,此墨迹当时仍存吴家。

怡王府饾版拱花角花笺是民国时期吴湖帆挚爱的纸笺之一。至于以角花笺作画,并非始于吴湖帆,他的老师陆恢(1851-1920)就已有之。吴湖帆用笺作画,主要集中在新中国以后。198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吴湖帆画集》中,收录角花笺斗方十四页。从最早1953年冬所作《北极冰山》,到最晚1960年春所作《松溪仙隐》,时间跨越达八年之久。其中,尤以1954年所作最多,计有《山倚云起》《石壁过云》《小米云山》《潇湘夜雨》《黄茅小景》《苍松竞秀》《江深草阁》《秋山图》《溪山萧寺》《寒林云堅》《夕阳烟岫》11帧,最后剩下《洞壑奔泉》一帧作于1956年。广东崇正2018年春季拍卖“倩庵痴语”专题中,吴湖帆写给周炼霞的词,大部分使用的就是角花笺,而且时间都是1954年。清代的角花笺,吴湖帆平常都舍不得用,当年他用这种纸都是画给至亲的人,这说明他对周炼霞有一种很真心的感情在里面,不是坊间所说的那么八卦。

猜你喜欢

吴湖帆
梅影三生成眷属
翰墨结缘书画相伴的丹青伉俪
吴湖帆与正社关系考述
吴湖帆书画鉴藏与创作研究综述
吴湖帆藏《四家集锦图卷》中的拼配现象
锦绣重开焕若虹 吴湖帆的故国之思《锦绣奇峰》
吴湖帆: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梅景书屋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