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讲文化越有价值
2018-09-20
7月春拍季结束,看一圈下来,但凡扛起“学术引领市场”的拍卖行在不景气的市场表现下仍然捧个盆满钵满,完全有逆袭的霸气。
门外观望者这个群体常常会有一个普遍的提问,这件拍品为何会拍这么高?价值感从何而来?
就如春拍季一轮下来,会有人议论,周炼霞的一本相册凭什么落槌达到100万元,如果仅仅从历史文献价值,与吴湖帆、周炼霞一样有关的隋《董美人帖》为什么却会流拍?
学术是文化中的制高点,到今日被市场所尊崇,成为潮流的引领,说穿了,没有秘密,只有一个核心——要讲文化,会讲文化。
首先要讲文化,文化就是所有艺术品为何值得收藏的最大溢价。
关于文化溢价,也被称作“文化表象溢价”,它是王洋所著的《伦理结构、尊卑与社会生产》一书中首创的概念,指的是: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在某些行业中,不考虑产品本身性能的差异,存在着因文化因素而产生西方产品高于中国产品的长期定价差异。消费者受到了这种文化差异的暗示后,愿意在同等条件下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西方产品。
这就解读了当年国门打开时,人们为什么疯狂地追逐来自西方的奢侈品,一只手表、一个皮包、一双鞋都可以买到天价。西方比东方懂得用文化做文章,用艺术来提身价,用收藏来定圈层。现代的价值体系构建都来源于西方,包括全球有标准参照体系的拍卖行,当年也是一种资产变现的创新模式。
其次,还是要会讲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从来不能硬讲,讲的是沉浸式,体验式,最重要的是讲好一个故事,深挖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崇正拍卖今次春拍力推的“倩庵痴语”案例,就是讲好了一段吴湖帆与周炼霞的风雅情事,还原了一段文艺圈有文献价值的人文史。手掌大小的诗词应答之作从20万元叫起,大多在百万元上下落槌,这样的溢价倍数,也只有用梳理文化的价值来达成。
在“董美人”和“周美人”这两大美人比拼中,董美人的寂寞就是没有把自身的故事讲好,又没有及时蹭上“倩语情庵”的热点,白白错失了一次良机。
正因为有了吴、周一段情事,承载他们应笞之作的角花笺,也同时被认知和发现价值;文房热带来古墨以“黑黄金”的姿态也更多进入到藏家的视野,传统的笔墨纸砚越来越从非主流一步一步跨越到主流;就如一栋建筑,如果不是魯本斯的故居,也就是最普通的民宅,也不可能在固有的土地上叠加出不同可能性的商业模式出来,更不可能带动出一个小镇的品牌效应和商业繁荣。
前几日,青年艺术家谭天写了一篇《走向崩溃的世界工厂——广州旅程》,他很认真地间那些工艺上乘却面临倒闭的加工厂老板:“你们为什么不创新?”老板们都统一回答他,“因为我们没有文化”。文化,确实在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