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组案例看语文课堂中“倾听”状态的演变
2018-09-20刘艺慧
刘艺慧
摘要:倾听,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是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情感的彼此接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课堂的“倾听”状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倾听缺位的课堂、虚假倾听的课堂和有效倾听的课堂。通过对三个阶段的状态和演变过程的剖析,可以看到二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轨迹,为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课堂;倾听状态;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B-0016-03
倾听,就是用耳朵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灵去感受。倾听,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是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情感的彼此接纳。投入的倾听、平等的交流、真诚的建议,催生课堂教学新的变革。过去二十多年关于课堂“倾听”状态的案例,不仅仅记录着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和课堂教学的场景,还记录着课堂“倾听”状态演变的轨迹。这些案例折射出二十多年来课堂教学“倾听”状态的不断演变。我想选取其中的一组案例,通过对课堂“倾听”状态的剖析,来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轨迹。
一、倾听缺位的课堂
20世纪9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程式、思维方式教学,硬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讲得口干舌燥,板书写得满满当当,而很少倾听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即使倾听,也是在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中来听一下学生的回答,更不要说用我们的心灵来感受学生的心灵,实现心灵的融通。教师成了知识的复制者,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那时的课堂教学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我们往往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主观能动性。这实际上是一种单向的封闭式的传授,它忽视智能开发,侧重知识的传授,强调了“教”,弱化了“学”。
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让“主体性”“互动”“对话”等新概念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性的意味。纵观很多课堂,我们发现由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课堂教学出现了大逆转,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我也加入了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着探索和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下面这个案例,很能代表当时的课堂教学状况。这是一堂语文课,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学习《欢乐的泼水节》。
师:小朋友有没有见过泼水节?想不想体验一下泼水节的快乐?
生:想!
师:那让我们赶快行动吧,记住啊,要“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纸片尽情地泼洒吧……
学生们欣喜若狂,还没等我说完,就加入了“泼纸”大军,大家在教室里奔跑追逐,有的学生不小心把纸片撒到同学嘴巴里,有的学生撞倒了课桌,还有的同学满地捧纸、乱舞一通。老师刚才关照的注意点,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学生安静下来,回到座位上。设置这个环节,本意是想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的欢乐场面,并体验“灌”“泼”等动词用词的准确性。可实际上,这个环节变成了一场无序的游戏。
当时,一部分教师认为太过安静的课不是一节成功的课,只有热闹的课堂才会让我们感到赏心悦目。我们喜欢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一个问题抛出去以后,几秒钟后就能从学生中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但实际上是缺乏深度思维的、肤浅的,甚至是无效的活跃,教师的倾听淹没在课堂的热闹场面中。长此以往,会导致课堂上优秀学生的“热言”,中等学生的“偶言”和学困生的“失言”,并令学困生逐渐被边缘化。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课堂上学生发言声音是否洪亮,参与发言的人次多不多成了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成了我们追求中的理想课堂。为了营造一个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我们有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不惜让多个孩子来重复回答。“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谁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解”成了我课堂上使用频率较高语言。静而思之,鼓励孩子发言不应有错,但是一味地追求发言热闹的课堂,忽视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也是一种缺失吗?想想我们的课堂之上,有多少孩子自顾自地举手,对别人的发言却置若罔闻。
佐藤学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教师往往以为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多益善,但实际上,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后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真正的课堂活跃,应该是思维的活跃。因此,课堂也应从热闹纷呈回归到理性冷静。如果能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重新回到教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对每个学生言行的恰当应对而创造出充满平和气息的课堂来,那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应的自立学习、合作学习。
这一时期,这种没有倾听的课堂暴露出教师缺少对“人”的尊重,也暴露出我们对教学规律的漠视。我们应该经常反省:教学是有规律的,既有感性的感知,更应有理性冷静的思考,如果教师的倾听淹没在课堂的热闹狂热中,就难以做出及时的应对和指导。
二、虚假倾听的课堂
热闹纷呈的课堂持续了几年,各种问题逐渐显露,我们的课堂遇到了不少质疑,在教师的思想深处,经历着激烈的博弈和交锋。教师逐渐重归理性,开始关注倾听的价值和意义。可是,这个时期,貌似倾听的“假听”却充斥着课堂。我在上《番茄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的心情变化过程”这一隐含的文章线索,深刻感悟盲童明明美好的心灵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温暖,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这个漂亮、开朗而善良的孩子,让作者的心情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追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轨迹。”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默读思考,并把读到的新的感悟与思考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孩子们各抒己见,我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听取了学生的发言,在学生自由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只进行了总结肯定“同学们的发言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把大家的想法归纳为:灰暗-温暖-快乐-感动。”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停留在“能想得出来就好,能回答上就可以”,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心中没有激起涟漪,言行和态度也没发生任何变化。这种看似教师在倾听学生述说,但教师没有做任何反应的教学行为,可称为“虚假的倾听”。“假听”还表现为有时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但学生刚说了一半,教师就急于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迫不及待地接下去說。有时教师甚至只是站在那里让学生言说,不做任何回应。
上述案例中,如果我仔细倾听学生回答,就要追问学生“明明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尤其是最后的“感动”,因为文章只字未提“感动”。真正倾听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学生回答后,作内涵提升的引导:请同学们联系课外阅读到的本文作者卫宣利的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感悟到的明明的形象等感受明明的乐观和善良给了“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了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感动。总之,教师的课堂倾听不只是点点头,而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正确的回答,形成积极的教学行为,以此不断推进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倾听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声音,尽管他可能运用的是另类的话语方式,尽管他可能将你的课堂“拦腰截断”,但是你如果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它,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它,用最大的诚心去赞美它,你就有可能在今天的课堂上捡到“最大的麦穗”。
三、有效倾听的课堂
倾听不只是简单的聆听学生所说的词句,而是注意对方的声音、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等非语言行为,收集说者“整个人”的全部信息。我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教师应当追求的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下面是几年前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代表着第三阶段的倾听特点。
我在教学《陈毅探母》时,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我在教室里巡视学生的朗读情况。突然发现班上的李同学皱着眉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轻轻走到他身边问:“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刘老师,书上错了!”我好奇地追问:“哪里错了?”
他指着课文振振有词地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在这里用‘你太不尊重母亲了,应该用‘您。”我看了看书上那句话,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并把這个问题提出来给全班讨论,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基本一致:应该用“您”,“‘您是对长辈的尊称,这样更能表达陈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接着,我让学生拿出铅笔,立即把“你”改成“您”。趁热打铁,我充分表扬了这个敢于挑战书本的学生,他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可见,作为老师,耐心倾听,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的状态,便能走入孩子内心,促进师生、生生间更深入的对话,深入对话的过程是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的过程。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我在这节课上正是因为能全身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一个细微表情,挖掘出了隐藏在课文中的很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并引发了全班学生热烈的讨论,思维火花实现了碰撞,情感发生了共鸣。如果用“冰山理论”来形容学生课堂教学的话,我们倾听学生有声的发言,可能只让我们读懂学生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想法,而倾听学生无声的语言,则会让我们有幸聆听到隐藏在水面下心灵深处的思考。
古诗曰:“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历程,反思自己课堂倾听状态的演变,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这也是一个时代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进步的见证。
责任编辑:赵赟
Evolution of “Listening” Status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a Set of Cases
LIU Yi-hui
(Wuxi Ou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151, China)
Abstract: Listening is the bond of mi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it is also the admission of knowledge, competence and emotion between them. Since the 1990s, the “listening” status has roughly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lack of listening, with fake listening, and with effective listening.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reveal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providing th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reflecting on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s.
Key words: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listening statu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