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九年级化学教学的分析探讨

2018-09-20夏娟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分析

摘 要:九年级化学教育是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该阶段的教学当中,既表现为基础内容的加深,又表现出知识的大量拓展,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要在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努力。文章针对九年级化学教学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教学;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整体上表现出了传统的状态,未进行大量的拓展,对学生而言,灌输式的教学在当代的可行性并不高,需要做出适当的转变,减少过往的缺失和不足。

一、 应用兴趣导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从而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故事或者趣味实验来导入新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奇妙的化学现象来培养化学兴趣。新教材中有较多的实验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教学实验。比如,九年级的学生在理解氢氧化钠变质以及碳酸钠性质方面有着一定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许多学生缺乏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容易产生对于化学的畏难情绪,所以应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较大的意义。

二、 将化学实验的作用最大化,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和学生的不断的交流,我们往往发现九年级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很有兴趣,每次课堂上做实验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就连一些调皮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看的津津有味,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化学实验的作用最大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组织好教学实验。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示范,还要有目的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的原理和规律。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实验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和操作,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全激发出来,并且适时让学生参与其中,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和近距离观察实验结果,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应用多种方法解决化学难点和重点

第一,应用口诀进行记忆。教师可以把九年级化学中零碎、难记的知识变成口诀(比如地壳元素含量、溶解性以及化合价方面的知识)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学到相关内容时就会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分散难点,学生通过简单的记忆口诀就掌握了难点和重点知识。

第二,从多个层面解析化学知识。比如,在讲解物质分类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理解物质的特点,通过多个层面的解析,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知识实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化学知识都表现出较强的联系性,前后知识的有效运用,才可以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间接性地帮助学生回顾各方面的知识。

第三,澄清易混淆知识点。对于九年级化学中的易混淆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氧化剂以及氧化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碳和氧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做例子,可以编制以下的对话内容:

提问碳元素:你为何要发生氧化反应呢?

碳元素委屈地说道:发生氧化反应并不是我主导的,是氧化剂O2非得和我发生氧化反应的。

通过生活化的比喻,学生了解了这个反应的知识要点,也就是氧气是氧化剂,而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再比如,讲解电解水实验的过程中,对于阴阳两极的现象,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正极产生的氧气的两倍,教師可以应用“养羊少,阳氧少”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

第四,应用形象比喻,记忆核外电子知识点。在讲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记忆核外电子能量大小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把原子核比作母亲,同时把最靠近原子核的电子比作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因为婴儿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只能依靠着母亲生活,而教育程度高、年龄比较大的其他子女(能量高的电子)具有较强的能力,所以可以生活在远离母亲的区域(运动在距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层中)。同时,能力和独立能力一般的电子只能生活在距离母亲较近的区域。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并且记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特点。

四、 总结

本文对九年级化学教学展开讨论,对于现有的教学成果而言,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当今的竞争相对激烈,很多学生在化学成绩上并不理想,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努力。九年级化学教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各种方法的探索与合理应用,健全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保持能力与成绩的双重增长。

参考文献:

[1]曹慧,张贤金,吴新建.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与实践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6(25):65-67.

[2]徐瑞英.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有效教学的策略——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57-59.

[3]李智清.九年级化学教学问题及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5(11).

作者简介:夏娟,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玉垒中学。

猜你喜欢

九年级化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九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
浅谈九年级的历史教学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