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火郁痰阻型亚急性 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2018-09-20张珂珂
张珂珂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亚急性甲状腺炎分为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该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1],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而且男生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针对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大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诱发的变态反应有关[3]。临床主要症状表现是放射性疼痛和转移性疼痛[4],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5]。西医治疗主要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临床疗效较快但副作用相对较大,而且极容易复发。中医治疗也往往采用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有疗效但不甚理想,笔者充分挖掘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火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均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采用1:1随机化的分组方法,查随机排列表[6],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7例,女23例;年龄22~57(33.22±7.65)岁;病程15~30(18.12±2.14)天。对照组31例,男6例,女24例;年龄19~56.3(34.12±7.05)岁;病程14~31(17.94±2.83)天。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脱落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非实验因素如年龄、性别、分型、临床症状等构成上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4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5]。1)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疾病或腮腺炎疾病病史。2)甲状腺彩超证实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可为结节性肿或弥漫性肿,伴局部疼痛,可有放射痛,查体甲状腺触痛明显。3)全身症状可伴有头痛、发热、乏力、汗出或颈部压迫感及声音嘶哑等症状。4)血清学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呈现“双向分离”现象,即初期FT3、FT4浓度增高,后期FT3、FT4 浓度逐渐下降。5)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高。
1.2.2 中医诊断依据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医辨证属火郁痰阻型。
主证:心悸,恶热,多汗,烦躁,颈前肿大,疼痛,压痛,可有压迫感或放射痛;次证:多食,便频,消瘦,震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者;2)年龄18~60周岁;3)治疗前未采取治疗措施者;4)能接受本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2)肿瘤患者或妊娠、哺乳期妇女。3)合并心脑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功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4)持续高烧在39℃以上者;5)正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5 m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早晚各1次);若有甲亢症状,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每日3次。
治疗组:1)口服自拟消瘿散。组方:夏枯草30 g,龙骨20 g,牡蛎20 g,延胡索20 g,细辛15 g,浙贝母20 g,鳖甲15 g,木鳖子15 g,土鳖虫15 g,蒲公英30 g, 胆南星20 g,金银花20 g,冰片(后下)6 g。胸胁疼痛、气郁明显者加香附15 g;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6 g;热盛伤津者加麦冬15 g,知母15 g;每日1剂水煎约500 ml,分早晚2次温服。2)外敷自拟夏枯消瘰方。组方:玄参20 g,牡蛎20 g,浙贝母20 g,夏枯草30 g,金银花20 g,白花蛇舌草30 g,蜈蚣 15 g,壁虎15 g。共研极细末过筛,再将药末与米醋调匀成膏状。用时推摊于棉纸上敷贴于颈部甲状腺部位,胶布固定。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临床控制:甲状腺恢复正常,全部症状、体征消失,相关理化检查恢复正常。显效:甲状腺疼痛消失,甲状腺肿减轻Ⅰ度以上,相关理化检查基本正常。有效:甲状腺疼痛明显减轻,甲状腺肿减轻Ⅰ度,相关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相关的理化检查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临床控制14例(46.67%),显效10例(33.33%),有效6例(16.67%),无效1例(3.33%);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4例(13.33%),显效8例(26.67%),有效16例(53.33%),无效2例(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甲状腺功能血清ESR、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差异极具有显著性;TSH水平显著上升(P<0.01)。组间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ESR、血清FT3、FT4和TSH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改善血沉、血清 FT3、FT4和TSH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退时间和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4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有3例腹胀不适,3例出现轻度恶心、食欲减退,1例出现皮疹;治疗组1例出现大便质稀、次数增加(每日2~3次)。均对症处理后消失。
2.5 复发情况
随访12月,治疗组复发1例(1/29),对照组复发9例(9/28),复发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学中“瘿瘤”“瘿痈”等范畴[8]。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与外感、劳累、多言、情致不畅等密切相关。患者或因长期性急,情志失调,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化火,热盛灼伤津液,炼液成痰,交阻于颈前,发为本病;或因外感热毒,郁结于颈前,发为本病[9]。《医宗金鉴·瘿瘤》中亦提出:“瘿者如缨,络之状,瘿者随气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感六邪,营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故本病以火郁痰阻型居多。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其中内服中药以夏枯草清泄肝经郁火,龙骨、牡蛎软坚散结为主药;以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元胡疏肝行气以止痛,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祛上焦头面热毒为臣药;再佐以细辛、鳖甲、木鳖子、土鳖虫以增强祛瘀消肿止痛之功,胆南星增强清火化痰之效,最后以冰片后下引药入经,并兼清热之效,诸药相和,共奏清热祛火、化痰散结的作用,能够起到消肿止痛并消除甲状腺肿大或结节之作用。
外敷中药以夏枯草、玄参、牡蛎、浙贝母、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蜈蚣、壁虎等药敷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到达皮下组织,在局部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从而起到较强的清热化痰散结作用。中药外敷也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之一,临床应用广泛。清代名医徐灵胎言:“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之,用药包敷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功而散之,教服药尤为得力”[10]。
内服和外敷中药均以夏枯草为主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夏枯草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以及抗菌、抗病毒的作用[11]。国内早有研究认为,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对多种RNA或DNA病毒体内外都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甲状腺组织内的免疫反应[12]。
笔者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很少采用激素治疗,在纳入病例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高热的症状而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组脱落的1例就是这种情况。由于中药辨证施治,针对性较强,在有效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综合来说内服加外敷的中医治疗方法,相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在保证安全性,减少副作用发生等方面都比较有优势,而且在降低复发率,临床有效控制等方面都体现有一定优势,具有很好的临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