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脉经》脉名系统的构建

2018-09-20谢洲沈澍农

中医药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脉象用语术语

谢洲,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医脉名系统基本定型于《脉经》首篇《脉形状指下秘诀》,该篇载录了“浮脉”等24种脉名及定义内容。脉名系统的建立其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对脉象表述作出了术语化、标准化的革命,后世虽又有30脉、27脉、28脉等说,亦只是在其框架内的增补调整。脉名系统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辨证及脉学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其构建背景、构建方式及局限性等几方面,结合语言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内容对《脉经》脉名系统的构建作探析评述。

1 脉名系统的构建背景

1.1 脉象概念及其早期表述

早期医籍中脉象的表述有一个由简而繁再趋于规范化的过程。出土马王堆医书《脉法》中载有盈虚、滑涩、静动三组基础脉象。[1]随着脉诊发展,脉象表述渐呈纷繁之态,笔者调查传世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元代广勤堂刻本《脉经》,1956年第1版)所辑魏晋前医学条文,其中表述脉象的单字用语(主要为形容词类)77种、重言词41种、比喻式71种,另有大量描述性短语以及部分非直接描述脉象的指称性用语。丰富多样的表述形式使医家得以更为自由和细致地记录脉象,但同时作为传递专业范畴认知意义的表达式存在含混、有歧义及部分表述缺乏客观基础等缺陷。

脉象表述中的问题是中医学作为民族医学、经验医学在其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特别关联于脉象概念的特殊性。根据语言学理论,语词是把连续的现实世界切分开来认知的结果,现实世界被抽象为离散的物体、性质、状态、动作等个体映像。故而语词首先指代的是使用者的心理现实,其概念意义有的是概括地反映了各种客观物质现象,也有的是反映主观心理现象或观念。[2]文献中的脉象记录具体涉及三层因素:指下脉感—脉象概念—用语表达,感知性的脉象又具多维综合、个体化、动态性的特点。脉象概念在现实中缺少相对天然的分野,其用语所指有单一维度因素的概念、有复合维度因素的概念,不同概念间亦可有脉象因素的交叠。又因其未规范的表述形式,呈现出极为纷杂的用语现象。

1.2 早期医籍中“脉名”的问题

笔者认为需提出注意的一点是,《内经》《难经》中言脉象之“缓”“疾”“滑”“涩”等不宜以脉名视之。若以脉名为指称脉象概念的术语,则定义性是术语的必备属性。而早期医籍中这类单字用语未经定义,是以通用语词对脉象作出的直观描记。与此相应,早期脉学内容中存在大量同义、近义描述,除单字用语外,重言、譬喻等形式亦可独立表达脉象。由于脉名系统其前置限定成分全部来源于早期表述脉象的单字用语,后世用以记录脉象时从外在形式而言没有区分,而其性质实际已发生转变。

另一方面,在传世《伤寒论》平脉、辨脉篇及《脉经》所辑扁鹊脉法佚文中,出现了脉名定义条文,多以“名曰”为标志,然而这部分脉名概念尚缺乏系统性,未成为专业共识。部分脉名用语词汇义与所指概念间逻辑关联较弱,如“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辨脉法》)脉名用词不能有效反映脉象特征,与仲景具体辨证条文中的使用也不尽相符。又部分定义表达较为生僻,如“翕奄沉,名曰滑”。(《平脉法》)《说文·羽部》:“翕,起也。”《方言》卷二:“奄,遽也。”[3]“翕奄沉”亦即脉搏起落迅速,形容脉来流利之状,但作为定义语不够明晰。这些脉学内容是脉名体系构建的铺垫。

2 脉名系统的构建方法

术语是在进行概念分类、完善概念系统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对概念进行表达,涉及概念、概念体系、概念的定义和对概念的命名等。脉名系统中脉名结构为偏正式词组:限定词(早期医籍中已有的脉象表述)+通名“脉”,脉名基本符合术语学中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理据性等术语制定原则[4],因此稳定性较强。其具体构建方式笔者主要从文本层面上归纳为以下几种。

2.1 脉象概念的归并

早期医书中脉象概念的表述方式多样。如《脉经》本书,数、促、疾、駃、速、躁、喘、喘喘、驰、骛、至等皆可表频率高于平脉的脉象,低于平脉则有缓、迟、损、宁宁等,至、损在不同语境中又可另有所指。术语单义性原则要求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同一个术语来表达。脉名系统归并了相近脉象概念,选择的脉名用语能较为直观地反应概念必要特征并少歧义。

以“洪”“细”为例。《尔雅·释诂》:“洪,大也。”《广雅·释诂》:“细,小也。”[3]洪、细相对即大、小相对。大、小作为基础脉象上溯《内经》,《五藏生成》:“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洪”“细”在早期医籍中亦已出现,《内经》《难经》“洪”言脉象共见五处,皆与“大”连称“洪大”。至仲景脉学“洪”已常见,又改夏脉之“钩”(带钩之喻)亦为“洪”。“细”《内经》《难经》常见,可与“大”相对言,如《难经·十四难》:“沉细夜加,浮大昼加。”《素问·平人气象论》又作“瘦”(“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仲景脉法仍“小”“细”并用,然而在使用上已有所差别:“小”见于《辨脉法》《平脉法》篇统论脉理的内容中,而在具体辨证条文中则多称“细”。脉名系统以洪、细统归以脉形之宽大与细瘦为主要特点的脉象:“洪脉,极大在指下。”“小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避免了大、小在表述相兼脉象时与程度副词混同而产生歧义的可能。

2.2 脉象概念的分化

脉名系统对部分脉象概念进行了细化,分化后的脉名或借用其他相关脉象描述词,或对原本描述脉象的同义用语作重新界定而达到分化概念的目的。

如“迟”作为频率低于平脉的概念与“疾”相对,上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脉名系统借“缓”这一原本主要表达脉形紧张度(常与“急”相对)的用语分化“迟”的概念:“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这在细化概念的同时取消了原始缓脉对于脉体形象上的要求,有一定负面影响。与迟脉的分化相应,后世又在“数”(去来促急)基础上添入“疾”细化频率高于平脉的脉象概念。

又如“软”“弱”在早期医籍中同指体势柔软的脉象,常连用同义复指,如“长夏胃微软弱曰平……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平人气象论》)《难经》《伤寒》《金匮要略》中可见 “沉濡(即软)而滑”“沉濡而微”“迟浮弱”“浮弱而涩”等脉象记载,足见二者并不与脉位浮沉相关。脉名系统始以脉位区分软弱:“软脉,极软而浮细。”“弱脉,极软而沉细。”又《医学探骊》云:“脉来无力即濡,但比浮部非因病其脉浮出,乃因素体瘦弱,脉早已行于浮部。”则此种区分在临诊中又与患者形体肥瘦相关[8]。

2.3 脉象概念的排除

脉名系统可视作一个术语集,术语集的充足性要求其中不缺乏表达体系中相应概念的术语[9]79,而由于脉象多维综合、个体化、动态性的特点,脉名过多则会影响使用。脉名系统构建兼顾系统完整性和实用性,排除了部分脉象概念。

《难经·四难》:“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长”“短”在医典中作为基础脉象屡有体及,王叔和不应忽略,而在脉名系统中却未见相应概念。李士懋先生认为:“太过长之脉,与实脉、弦大有力之脉的脉象特征、病理意义是相同的。”“无力而短之脉,与微、弱的病理意义相同,有力而短的脉,与涩而有力的脉相同。”[10]据此说则此二脉是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概念删略。此外还有一些未出现的脉象概念:过于宽泛模糊的概念,如“乱”见于《金匮·五藏风寒积聚》《脉经·诊损至脉》等篇,可理解为各维度上的失常,缺乏具体的概念指向;极端的脉象概念,如《脉经·扁鹊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中罗列“如虾游”“如鱼翔”等诸多以比喻式表述的特殊脉象,所主多属临床危重证候,后世以怪脉、危脉论之;《脉经》还辑录有不少时间、部位与脉体形象变化结合的复杂概念,如:时一沉、时一浮、乍大乍小、乍疏乍数、乍长乍短、前大后小、直前而中散绝,等等。这些脉象概念都未进入脉名系统。

2.4 脉象概念的定义调整

定义性是术语的必备属性,完善定义对于术语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上文所述概念的归并与分化最终都需通过定义完成。从传世医书及《脉经》首篇24脉名后所附小字注文(注文敦煌脉学文书中亦见,或来源《脉经》序言“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之八家脉说)可知,魏晋时已有对相同脉名的不同定义。正文附小注的主次安排方式体现了王叔和的个人选择。

定义调整包含描述方式上的改进:其一,表述中引入“举之”“按之”“极重指按之”等指法操作内容,使定义更为清晰。如浮脉定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较小注中“浮于手下”更具体。其二,早期脉象表述中大量重言词与比喻式虽然生动形象,但易生歧义,脉名定义中以一般形容词、操作性内容为主,少量使用“替替”“如切绳”等作为补充描述。其三,在相反或相似概念的定义中以相似的句式、语言描述以形成直观的对比,如“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与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定义调整还涉及到概念本身。如上论迟脉的概念,小注中云“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实为浮、沉脉相类概念以而以迟为名。《内经》《难经》中“迟”未定义,而《难经·十四难》关于低频率脉象“一呼一至”(即一息二至)“二呼一至”“三呼一至”“四呼一至”的论述与临床有脱节。(一呼一至其心率已降至约40次/分以下,二呼、三呼乃至四呼一至的情况现实难以发生。)脉名系统分化迟为迟、缓两个层次的同时,对其作出“呼吸三至”具体至数限定,符合临床实践认知。

2.5 脉象概念的系统排序

术语集的系统性要求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在其概念体系中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层次结构。脉名系统虽未对脉名作提纲分类,但脉名排序实际暗含了维度因素聚类。传世本脉名系统可大体以阳(偏于实)、阴(偏于虚)分为上部浮、芤、洪、滑、数诸脉及下部微、涩、细、软、弱诸脉,其中又各取类相属,如脉处浮位之浮、芤、洪相连,处沉位之沉、伏、革(牢)相连等,并在篇末提出相类脉象以示鉴别。整体排序展现出以阴阳虚实为大纲,包含脉位、脉形、频率、节律等维度因素的概念层次结构。(但敦煌卷子S.8289《脉经残卷》排序不同。)

3 脉名系统对后世的双向影响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系统化、规范化是走向独立成熟的必经之路,脉名系统的构建符合术语制定的基本原则,且与中医脉诊取象的认知习惯一致,为后世奠定了较稳固的脉象概念系统框架。其清整了脉象表述的纷乱局面,使脉学的使用与交流更为精简、便利、统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脉名系统受传统脉诊方式及技术条件的制约,未脱离“类术语”“俗术语”的范畴,所指为朴素的专业表象概念[9]49,在脉名及定义制定上亦有可商榷之处。比较突出的是革脉的问题,其定义为“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后世易革为牢,又据《伤寒论》重新定义革脉中空边硬之象。关于革脉医家聚讼纷纭,有与《素问》之“革”混同,更有以“革”之改革义解释革脉者。(革脉的问题另文详述)又如虚脉定义为“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的复合脉象概念。早期脉象之虚、实以脉势的有力、无力大致而言,与脉位、脉形、至数无直接关系,《脉经》本书中就有如“脉数虚者”“脉浮虚而涩者”“其脉虚小者”“沉细虚小者”“其脉虚细者”等兼脉(出《诊百病死生决》等篇),虚与细、小相兼出现更多。脉名系统定义有过细之嫌。这种定义方式一直影响至《濒湖脉学》。再如动脉定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是截取自《伤寒论·辨脉法》,后世多从之。查《脉经》及仲景脉学相关记载:《脉经·平杂病脉》:“动为痛为惊。”《诊百病死生诀》:“左手寸口脉偏动……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此寸口即上部寸义)可知动脉主惊的认识较一致,且主要特征为厥厥动摇之态,三部皆可见而非独见于关。

《脉形状指下秘诀》篇未关联脉象诊断意义,只载录了约定性的脉名及其界定内容。而古医书辑录时往往兼杂并蓄,如《脉经》本书即诸各家脉说并陈,且多为暗引,其中脉象用语内涵实际并未与脉名系统达成一致,在不了解概念源流及文献的情况下,易造成误解。另外,脉名系统作为一个便于使用的精简体系,并不能反映脉象概念的全部。而由于对脉名系统的惯性认知,现今有部分以早期脉学文献为对象的整理研究径以后世脉名系统归纳统计脉象,这是不严谨的。

4 小结

如上所述,《脉经》脉名系统在早期脉象概念及其用语表达的基础上,经由概念的归并、分化、排除、定义调整、系统排序等多种方式构建而成。其对后世脉学的影响是双向的,在提出规范化的同时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现代医学生理、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深入,中医脉诊的研究视角、技术手段都得以拓展。在对传统脉学理论、脉诊经验作挖掘研究时,尤其是涉及早期医籍中的脉学内容,一方面需利用脉名系统作为调研的工具,同时应充分注意到脉象表述的特殊性及脉名系统源流,着眼于脉象概念本身,而不滞囿于用语形式之中。

猜你喜欢

脉象用语术语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礼貌用语大家学!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关于脉象在疑难病诊治中作用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