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分析
2018-09-19张申
摘 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队伍建设正式迈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事关教育事业改革的成败,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背景和战略定位,明确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并结合现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队伍 建设 价值分析
作者简介:张申,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14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份文件,在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意见》对新时代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战略安排和部署,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意见》如一幅鸿篇巨制的蓝图,勾画出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发展的美好愿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个突出的矛盾。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根本因素,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距离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距。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直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教育供给与需求双方不对称、不均衡的问题。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教育需求侧信息反馈的直接接收渠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的总体质量和水平,而且也可以确保供需双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回应教师队伍的期盼和关切
教师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作为社会公民,教师同样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同样需要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保障条件、职业发展前景等都是教师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机制,让教师的职业真正成为全社会尊重的职业,教师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将会显著提升,是回应教师队伍共同期盼和关切的切实途径。
二、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背景及战略定位
对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价值分析,就要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背景及战略定位。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背景
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厚的战略背景。
首先,要将其置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中进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复苏和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已经成为了决定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次,要将其置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进行分析和认识。新时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是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的教育生活具有强烈的向往和需求,渴望得到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教育,也对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要将其置于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加以分析。当代世界是知识和智力价值导向的时代,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育,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定位
《意见》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定位。
一是定位更高。《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公办中小学的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这个定位集中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赋予了中小学教师更高的政治地位,也为保障和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素质更高。《意见》强调加强和改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三是标准更高。《意见》中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對学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幅度提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保障。越来越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将进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待遇更高。《意见》将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突破口,明确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收入待遇的具体措施,将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作为比照和参考,这就让提高教师待遇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三、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
(一)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优先地位
《意见》明确提出了“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的“三个优先”原则,从而在根本上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已经由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向优化教育人力资源结构的方向转变。
(二)明确了新时代师范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是培育教师的摇篮,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意见》对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建设目标、任务、标准、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安排,包括实施教育教师振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重点师资人才培养基地、优化师范院校招生模式、提高师范院校经费保障水平等。通过一系列措施达到提高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办学总体水平的目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报考师范院校,投身教师队伍,从而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
(三)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意见》提出建设人事、财务权限统一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由各级各地政府的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按照部门权限统筹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人力、财力投入发挥应有作用,将教师隊伍管理体制由教育系统内部管理转变为社会公共管理,明确了相关部门参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和权力边界,进而保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四)明确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绝对领导
《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的全面创新。
四、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师待遇水平较低、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高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意见》中提出的价值导向,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重要性的认识,要引导全体社会公民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对教师职业神圣感的认识。
其次,要加强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在现实生活之中,优秀教师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的事迹具有感动人心的强大力量。要加强对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公民了解教师职业,理解、尊重和认可这个神圣的职业。
最后,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强化尊师重道的氛围,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纳的职业。
(二)全面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
教师待遇主要包括收入、职业发展充分程度等。在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方面,可以采取分类实施的办法,重点改善中小学教师、偏远地区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让这部分教师的收入和贡献彻底实现对等和均衡。还要研究民办学校教师收入提高问题,采取协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形式,突出民办学校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教师到校任教,从而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对于高校教师则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改善收入水平,实现工作绩效与收入水平直接挂钩。
在职业发展方面,要不断优化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模式,让更多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获得更加宽阔的职业发展路径,扫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让教师在不断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
(三)彻底转变升学考试模式
要大力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彻底转变现有的应试教育为主的升学考试模式,不断加大素质考核所占的比重,进而实现教师队伍工作压力和强度的有效缓解,让更多的教师可以充分享受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各类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注,建立校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时帮助教师化解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确保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赵秀红、焦以璇.锻造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利剑”.中国教育报.2018-02-04(001).
[2]黄小华.让教师队伍“工作母机”强起来.中国教师报.2018-01-10(15).
[3]胡欣红.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应从教师教育振兴的源头抓起.衢州日报.2018-02-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