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二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8-09-19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匠教授设计

文/邹其昌 石 琳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本次论坛立足全球化视野和人类共同体语境,深入探索中国设计理论的实践与价值,进一步探讨中国工匠培育与设计教育的转型等核心问题,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指导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8年6月18-19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二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的指导单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上海市《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宣传推介资助项目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承办单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室;协办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

本次论坛的支持媒体:《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探索与争鸣》《艺术设计研究》《美术与设计》《中国艺术》《创意与设计》《艺术探索》《设计学研究》等。

本次论坛学术研讨议题:1. 设计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 中国设计理论历史发展研究,3. 中国设计理论生活实践研究,4.中国设计理论世界经验研究,5. 中国设计理论生态文明研究,6. 中国工匠培育与设计教育转型研究,7. 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8. 中国工匠培育与人类共同体建构研究。

本次论坛继续秉承了集学术性、专题性和时效性为一体,以服务学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为夙愿,以“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之视角,展开对“中国设计理论”、“中国工匠”培育等问题的多维度、多领域、多学科思考与研究,具有学术前沿性质,大会递交论文共49篇(约70万字),与会人员共58人。本次研讨会继续采用圆桌平等交流的方式,注重学术研讨实效,参与学术论文宣讲的33人,个人畅所欲言,共同围绕本次的会议主题展开、划分不同方面深入进行的交流和讨论,别开生面。

本次论坛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集体亮相!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知名设计学专家、美学专家、高校领导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主题讨论,共谋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设。

本次活动由推介活动(即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学术研讨由七个场次展开。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推介活动版块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社会科学处)主任郭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教授,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法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玉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平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葛斐尔女士,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范圣玺书记等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郭强教授致辞

图1 论坛合影

图2 邹其昌主持

图3 陈汗青

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社会科学处)主任郭强教授,就邹其昌教授国家重大课题推荐活动及学院发展做了讲话,郭教授指出此次推介活动意义重要,邹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创新性,项目研究的开放性,将有利于扩大课题研究的社会影响。学校对重大课题的推进和开展都给予大力的支持,表示学校除了对于设计的研究在设计作品层面支持外,也大力支持设计思想和理论的研究。设计与创意学院在科研上面具有开放的形态,本院拿出来很资金支持设计研究,不仅是支持本院教师,还支持别的学院教师进行研究。这也是设计与创意学院这两年发展迅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一流学科的主要原因。再次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端午节这特殊日子里来到同济大学,祝愿大家学术交流圆满成功,在同济愉快地度过两天的时光。

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教授致辞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汗青教授,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发展和本课题的推进作了发言。陈教授指出:从学校层面,创意设计院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博士点设立到成为全国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这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从学院的发展层面,设计创意学院在学习和探索现代设计实践和理论上,尤其是在德国包豪斯学习和研究上,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一个学院,是一个拥有国际化视野学院,更是一个以设计服务国家为己任的,带有“家国情怀”的学院。从本课题层面,陈教授认为以邹其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重大课程研究的推进,对于未来构建中国设计模式,人才的培养策略及中国设计理论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最后陈教授表示自己作为设计创意学院特聘教授,目睹了学院的快速发展过程,感到非常荣幸。

图4 陈望衡

图5 娄永琪

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作专题发言

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从自身美学研究、工作经历中来对本课题做出指导。在美学研究中,陈教授认为《考工记》、《营造法式》等一批中国设计经典著作,对于中国古典美学深入研究和推进,学习借鉴的意义重大。针对中国传统的工匠文化的渊源,陈教授指出中国不管是上古创世神话,还是先秦“匠人营国”,都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工匠地位崇高,作用的重要,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在谈到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上,陈教授结合近现代甲午海战和当代南海问题,认为当代中国应该传承:中华“匠学”蕴含“大匠营国”精神重在强国富民,造福天下;“天工开物”精神重在制器科学,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庖丁解牛”精神重在制器美学,感性与理性统一,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作专题发言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针对“现代新视角下的设计理论和工匠文化的研究”作了发言。历史研究层面,娄院长认为对工匠文化历史进程的研究,将很好的形成古今工匠文化变革的过程的对照,这是对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考察因素。现实意义层面,娄院长认为工匠文化的研究在往回看(从历史的进程看工匠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往前看(研究要落在当下或未来),才能够对这个时代更负有责任。中国现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娄院长指出我们不能盲目的夸大传统设计理论先知性,在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中,我们应该看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变化,也要看到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更好的发现中华工匠文化中的审美的现代性、哲学的现代性、社会的现代性等等问题,这样我们做出的研究才能更深入帮助中国进入全球化当中,才能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设计话语体系。

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作专题发言

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和学科发展来做出的指导。在课题的价值层面上,孙教授认为以邹其昌为首席专家的中华工匠课题研究,将能够更好的使得像同济、浙大等工科强势类的大学能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学科发展层面,孙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应该体现出文化创新性,随着文化、艺术、美学的不断推进,设计学在同济作为一流学科,肩负着向独立学科门类迈进的重任,这需要我们努力构建设计学模型,才能使我们的专业站稳脚跟。孙教授在设计学发展的现实意义上,提出我们要发挥设计推动中国文化的作用,通过设计产品的成功销售,来很好的实现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另外“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国数字创意2035计划”的紧密布局,需要我们通过文化创新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最后孙教授邀请邹其昌教授一同参加创新联盟等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一些计划中,来对“一带一路”做出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作专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从传统美学的角度对工匠文化研究在当代意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张教授认为工匠可以分为几个体系发展,一是,从最早期的人类追求的“精”到“府”发展,两者在中国手工艺层面和军事层面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府”到“乐”的过渡中,“府”又是帝王的象征,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工匠从底层的“精”“府”到高端的“府”“乐”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是,《考工记》中“匠人治国”体现出的整个国家建构形式和文化、建筑、礼仪形式也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在中国整个文化发展上看,“工”和“匠”既有与上层建筑相关联性,又有与下层具体操作层面的相联系性。当代我们要在现代化社会、全球化社会里面,在几千年文化基础上,努力建构一个新的设计学体系,这种体系并不是西方将设计学科体系与其它学科体系分割开来的这种模式,而是我们要在设计学科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在一起的体系,它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关联的一面,这种结合可能就是中国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

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作专题发言

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以美学的角度来对设计进行发言。祁教授在形式美问题上,指出西方美学研究中认为“美”是无功利的愉快对象,对形式美的特质界定,而设计在涉及到我们衣食住行各种生活用品时,设计除了在满足实用价值和功利外,也要强调感官的愉悦。更深一层次,“美”跟内涵也紧密相关,一种东西的形式只满足人们视、听觉的快感,但不能很好的实用,可以说这种产品也不能引起人们更高层的快感。总之设计即与形式美有关,也与内涵美紧密联系。最后祁教授对邹其昌教授获批重大课题表示祝贺,也表示此课题研究的推进过程中将面临重重困难,这需要邹教授团队齐心协力、凝气聚神才能顺利完成课题任务。

图6 祁志祥

图7 顾平

华中师范大学张玉能教授作专题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张玉能教授,以新实践美学与工匠精神的联系展开发言。张教授从两个方面切入主题,一是劳动生产创造美,张教授认为生产在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工匠的生产,而是像“庖丁解牛”那样的工匠自由境界的生产,才能产生美。二是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工匠没有自己从物质、肉体、智慧、情感、意志全部本质力量,他就不可能创造出一件美的作品,传统工匠是集设计与制造一体的,人品实际也凝聚在设计中,表现在设计产品上,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产品设计美的根本。

华东师范大学顾平教授作专题发言

图8 葛菲

图9 范圣玺

华东师范大学顾平教授,针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快速发展进行了发言。顾教授认为学院在以娄永琪院长、范圣玺书记等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不管是从学院行政管理、教学展开,还是学术活动等都取得显著的成绩。尤其在这次端午节设计创意学院举办中华工匠国家课题推介活动的支持上,我们能看到学院对活动的重视,这值得大家学习。同时顾教授表示对邹其昌教授今天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表示敬佩,他说邹教授的学术成就完全依靠他长期以来潜心从事学术研究的执着和热情,这种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做学术的精神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最后顾教授预祝本次活动的顺利展开,也希望此次活动的推进有利于两校类似课题研究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作专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首先对此次活动的表示祝贺,祝贺邹教授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和取得的成果。朱教授表示虽然自己从事美学研究,由于早些年从事夏商周青铜器、陶器等器物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对古代工匠造物文化所体现出的技术美、艺术美所折服,这也埋下了为工匠文化的研究的兴趣。朱教授认为中华工匠国家重大课题的获批和研究的推进,对于深入挖掘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器物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为相关美学的研究提供支持。最后朱老师期盼邹教授能够在课题研究推进中能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葛菲发言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葛菲女士就展馆与本课题的渊源作了发言。她表示中国传统端午节期间开展中华工匠学术活动,其意义深刻。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方,是有着非常深刻渊源的。葛馆长表示展馆开馆之初,就决定集中展示大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量无名氏优秀工匠的作品,10年来展馆也做了一些基础的学术梳理和著作出版工作,取得了一些中国工匠研究方面的成果。葛馆长表示当代对工匠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自己在工作开展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参加这次活动邹教授团队把中华工匠文化研究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顿时对今后工作信心备至。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教授作开幕式总结发言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范圣玺书记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同时对学校对本次课题推介活动支持表示感谢。范书记表示在这个端午特殊的日子里展开这次活动意义非凡,从我们在传统节日的问候中,原来的“端午快乐”,到现代“端午安康”问候语转变,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追本求源。而邹教授主持的重大课题,所研究的工匠文化,也在做设计的本体研究,也可以说对中国设计做追本求源的研究。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大的变革时期,如何在变革中既能融入世界,又能保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项研究对于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范书记预祝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再次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的支持。

学术研讨板块

(主题报告第一场由湖南师范大学吴卫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冷先平教授专题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冷先平教授,以“设计学学科发展中的传播问题研究”为报告主题,集中探讨了设计学学科发展中的传播现象,传播的作用,传播理论及研究方法。他认为设计学学科发展离不开传播,艺术设计传播可运用传播学理论工具的解释力,在设计学解决人造物的基础上,去分析艺术设计传播中各种要素,揭示艺术设计传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探寻艺术设计传播实践的有效手段和传播路径。以期更好的解决物与人交流和传播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邱晔老师专题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邱晔老师,以“‘大设计’背景下的美学设计—— 哲学根基与概念界定”为报告主题,她从美学设计现实根基、哲学根基为切入点,通过对美学设计概念与传统设计概念比较中,提出了美学设计的本质在于以人的美学需求为中心,重构产品的内在价值与意义;重创知识架构、重组资源要素、重构产业价值链;使产品成为人的内在精神与感性欲望联通的一个开放性“场域”,促进人的感性能力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精神与物质、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在现实中完成诗意的栖居。

景德镇陶瓷大学孙新明博士专题分享

图10 孙新明

景德镇陶瓷大学孙新明博士,以“适合民族文化发展的设计学体系”为报告主题,她从适合现代社会环境发展的设计展开讨论,提出民族化设计体系是基于民族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的,适合现代社会文化全球化发展态势的设计体系,也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人类共同追求为主导,全方位地展示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和风貌。谈论中孙博士通过日用陶瓷设计实例对民族化设计做了进一步阐述,最后总结到中国设计发展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设计经验;走设计理论先于实践,指导实践;机器生产为民族设计所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全力打造自己的民族设计品牌的道路。

北京印刷学院陶海鹰博士专题分享

北京印刷学院陶海鹰博士,以“设计思考与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为报告主题,从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切入点,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通过对劳动方式的变革:设计行业的“催生”;“保守”到“开放”:生活观念的革新;“生存”到“享受”:消费生活的转型;“单一”到 “多元”:生活样态的丰富性分析,梳理出了社会变迁与设计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 )的价值与方法研究,提出了设计思考是驱动生活创新,关注社会伦理的视角、发现潜在问题的方法,并认为这将是解决当下中国设计问题、改善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和诠释“设计为人民服务”非常好的尝试与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吴文越老师专题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吴文越老师,以“再议设计教育转型”为报告主题,她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时代对新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成为设计教育转型的主要原因展开讨论。吴老师透过“转型”的理解,对教育转型的目的,现阶段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育转型应该从教育者转型抓起,并以此延展到教学方式、教学计划、学校组织等。提出教育转型应具备新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个要素,通过建立完善评估体系,达到“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寻找途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图11 郑立君

图12 江牧

(主题报告第二场由杭州师范大学郑立君教授主持)

湖南师范大学吴卫教授作了“指尖上的艺术——靖州雕花蜜饯的工匠文化传承启示”的主题报告,他通过雕花蜜饯的种类,营养价值,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靖州雕花蜜饯的非遗传承人刘昌桂、储吉花、冯永枚、罗先梅等技艺传承人实地调研采访,得出两点启示。一、创造形态的关键在于模仿、借鉴和观察,素描只是让学生快速掌握形态塑造技巧的其中一种方法而已,但不是学习造型艺术的唯一途径。二、雕花蜜饯艺人在劳动制作中,体现出的艺术的精髓在于追求生命精神。最后吴教授从人们生活习惯,人口迁移,蜜饯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面对雕花蜜饯技艺传承困境,需要通过产品品牌的建立,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新产品的开发等途径,来保证雕花蜜饯产品和技艺传承发展。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成丽老师专题分享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成丽老师作了“匠心传祖业,巧手夺天工 —— 记闽南吕氏堆剪匠艺”的主题报告,她通过对闽南地区吕文金、吕文波二位匠师的实际调研,将其师承关系、习艺经历、授徒传授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堆剪营造技艺及其所用工具、材料和施工工序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堆剪工艺传承仍然靠师徒传承,口授相传。面对当今堆剪传统技艺传承中老匠师大多已经年逾花甲,技术熟练的老匠师面临逐渐离世,其传承技艺正面临着断层的问题。由于时代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之堆剪工具和材料的更新换代,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困难重重。成老师呼吁大家多关注像闽南堆剪这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匠艺的保护和传承,让民间工艺继续传承发扬。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牧教授作了“道教景观空间的生态文明与通联分析”主题报告,江教授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对自然环境中道教景观空间分析。他将道教空间划分为实体空间、灰空间、自然空间,指出道教空间体现出自然形态的特征,受自然空间形态的影响颇深。其次景观空间内部,道教场所的空间界限是通过一些元素由内向外的延展,无论在空间或精神上,都使信徒明确感受到道教场所的阈限范围。最后道教景观空间设计还采用叙事与导引的设计手段来导引信徒的情绪,使他们在宗教场所内具有连续感知体验—道教所追求的精神与教义,以达到道教的宗教目的。最后江教授认为道教景观设计体现了道教独特的生态智慧与景观设计方法,值得我们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学习和借鉴。

上海理工大学熊承霞老师专题分享

上海理工大学熊承霞老师作了“中华文明造物智慧——作为物质活态媒介的设计语言”主题报告,她从我们以什么证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存在的问题导入话题,熊老师根据2018年5月28日历时16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实证通报,提出考古通报中的文化样态是带有强烈设计性的,不管是红山文化、青铜器文明、国家社稷的秩序、还是汉字隐喻,都表明了中国设计语言的存在和多样性。熊老师认为文字出现后的“青铜器物、舟车制造、楼阁殿宇、雕梁画栋、漆器刻镂、陶瓷器皿”等等,都可谓是设计体系成熟在文明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解读,每一次文明的高峰都是设计体系的完整传播。但在当代设计中,面对西方设计的冲击,我们并没有对中国本土设计体系很好的传承和转化,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岳鸿雁博士专题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岳鸿雁博士作了“中国传统图录式类书〈三才图会〉的信息设计研究”主题报告,她从图录类书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明代《三才图会》设计理念、信息结构、图文关系、视觉语言和阅读体验。岳博士认为《三才图会》体现出了丰富设计语言与设计思想,如信息秩序化(“参合并观”“左图右史”的信息设计理念);视觉形象化(用有形阐释无形设计特点);时空层次化(“天地人”的时空层次和设计思维),这为现代百科类纸质和电子图书的信息设计提供参考。

(主题报告第三场由浙江传媒学院李清华博士主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郑超老师专题分享

图13 岳鸿雁

图14 曹盛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郑超老师作了“包装与鉴藏:清宫多宝格设计艺术阐微”主题报告,他从清宫多宝格切入,通过多宝格与“百什件”的关系,多宝格的历史溯源,展开对不同类型多宝格巧思设计进行论述,指出了多宝阁所独具的宫廷文化、鉴藏文化、设计文化,从多宝阁文化中,郑老师认为中国古代包装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对古代包装设计研究可以说是古代造物设计深入研究很好的一个路径,这项研究也可能开启了对传统设计研究的一种突破口或者一个新的角度。最后郑老师强调对于古代包装设计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收纳方式与鉴藏文化,突出包装本体的价值和属性。

清华大学曹盛盛博士专题分享

清华大学曹盛盛博士以“低碳与效率:小空间家居环境的设计价值体系”为报告主题,通过对社会现实中虹口区老街蜗居空间调研,及2014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拍摄的“梦想改造家”节目分析作为话题的切入点。总结了前期小空间的调研和改造项目后客户的反馈,曹博士深受触动和启发,她针对当下小空间的使用者,提出了构建“尊严地生活、有温情地生活、能干净地生活、能健康地生活”四个维度小空间家居环境的设计价值体系。结合各种具体设计活动的分析,在改善物理空间的同时来实现人们对于家居空间的生理、情感和文化上的需求。最后曹博士认为只有一个对人的行为尊重、对人的情感尊重、对人的历史尊重的环境才是我们对于小空间家居环境最本质的诉求。

图15 焦占煜

图16 吴小勉

中国艺术研究院杜营博士专题分享

中国艺术研究院杜营博士以“中国标志设计之西方模因探究”为报告主题,他以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书中提出了“模因”概念,引入到中国标志设计探究中。通过对回纹模因、龙纹模因、凤纹模因、盘长模因、光芒模因 、地图模因等的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标志的主体作为一个“单位元素”进行提取与分析,用“模因”的角度追溯设计“根源化”,试图用模因作为设计的最小单位或初始图形,在图形元素的运用上更系统化及更具科学性。

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焦占煜老师专题分享

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焦占煜老师作了“简谈全球设计史研究及启示”为报告主题,他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安德烈亚•曼德尼亚绘画中的东方情结”绘画作品,指出西方绘画中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压手杯的出现,体现了全设计史研究中通过物的流动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后,他以佩夫斯纳出版了《现代设计的先驱》研究,指出佩夫斯纳缺乏汤因比整体史的观念,其叙述的重大事件都被限制在不同的地理界限内。又通过维克多•马格林的世界设计史的叙事结构理论,指出马格林世界设计史也是缺少全球设计史研究的互动性研究。最后焦老师将“世界体系论”纳入到全球设计史的研究中,试图建构中国设计史研究学术框架的一个路径,促进当代中国设计史及全球设计史的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吴小勉博士专题分享

苏州科技大学吴小勉博士以“日本数字内容设计中的伦理约束研究”为报告主题,他首先对日本数字内容设计中伦理约束体系产生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深入分析了日本数字内容设计中伦理约束体系分级制度和主要特征,指出数字内容分级制度辅助了日本数字内容的设计和销售在较为符合日本民众伦理观念,也帮助了消费者在日本国内市场中选择适合自身年龄的数字内容产品,为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日本数字内容产业中的内容分级与设计伦理,提升了日本数字内容设计中的自我反省和自行审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本数字内容作品与当代日本用户伦理观的吻合度。最后吴博士认为来自国外的优秀经验,值得我国设计理论者去关注和研究,并以此为借鉴,推动我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同济大学朱钟炎教授专题发言

图17 朱钟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钟炎教授从当今社会现实中存在设计问题展开谈论,朱老师认为当今设计过多的强调现代设计的形式,而忽略掉了人对设计功能根本需求,我们在学习古代或者西方的设计的时候,要透过表象,多问问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抓住设计的核心。第二,对当下蜗居空间设计,朱老师认为这些老的蜗居空间存在,很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在设计改造和研究中还要关注法律、管理的问题。第三,针对与会老师关于标志研究的谈论,朱老师提示我们在做标志研究中,除了学术层面研究,还要将当今社会制度、法律政策纳入其中作为研究参考。第四,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往往设计背后却带来负面的问题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全面系统考虑设计问题,尤其是设计伦理的考虑,将设计负面影响从设计的源头降到最低。

(主题报告第四场由苏州大学江牧教授主持)

浙江传媒学院李清华博士作了“匠艺实践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现象学描述”主题报告,他以理查德•桑内特关于什么是匠艺的观点来展开谈论,李博士认为匠艺实践既是一种劳动实践又是一种艺术创造实践,他不认为匠人是按部就班的被动工作,而是一种从小生活在耳濡目染的场域中的模塑,从认知、文化进化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关系来重新认识匠艺,工匠活动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与人的进化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匠人处于高度的专注,沉浸在一个创作中,它是匠人获得某种高级直观能力的重要前提。匠艺实践中匠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把该项技艺中大量的复杂技能牢记于心并内化为可供随时加以提取和运用的默会知识。杰出匠人在面对过往经验与全新情境、特殊性与一般性、经验材料与理性秩序、自由与必然、既定规则与即兴创造等问题情境时,由于具备高度发达的直观能力,因此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杨四宝老师专题分享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杨四宝老师作了“江西全丰花灯灯彩艺术生态保护与研究”的主题报告,她从全丰花灯的“宫廷说”与“阴阳先生说”展开花灯源流的阐述,通过对花灯的原料择取、形态设计、制作流程、工艺品鉴的讲解,透过全丰花灯的的表演形式、道具文化对花灯文化的艺术性、民族文化、地方性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她认为全丰花灯是具有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艺术水平,蕴含了对原料设计的深刻理解以及文以载道的深厚思想。挖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全丰花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全丰花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保护全丰花灯最好的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陈剑博士作了“桃源民间刺绣的民俗分类与文化内涵”的主题报告,他以桃源县地处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界地独特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分析切入主题,通过对桃源民间刺绣的服饰类、寝具类、其他用具类讲解,结合当地民俗、刺绣纹样等的分析,陈博士认为桃源民间刺绣融入深厚的阴阳哲学与生命繁衍的民俗观念,是农耕传统与湘楚文明的民俗载体,装饰纹样中辟邪纳吉与祝祷祈福的民俗题材综合反映了民间刺绣与民俗文化的血脉关系。

新乡学院祁军伟老师专题分享

新乡学院祁军伟老师作了“中原民间美术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主题报告,他以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灵宝剪纸、南阳烙画、开封汴绣、内黄农民画等中原民间美术展开介绍,并结合新乡学院专业设置特点,提出了民间美术传承创新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结合方式,尝试在环境设计、视觉传承设计、美术学等专业课程对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来进行民间美术的传承保护研究探索。祁老师认为中原民间美术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民间美术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必将有力的提升高校的教育的发展空间,也将会是一种积极的良性互动,有效构建起了双赢模式。

(主题报告第五场由湖南师范大学陈剑副教授主持)

广州美术学院阎秀杰老师专题分享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阎秀杰老师作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设计教育转型研究”的主题报告,她对工匠与设计师概念的界定与内涵中,提出了工匠诞生于作坊,而作坊又是手工艺人制造加工的场所,而工作室是艺术家设计师从事设计和创作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作坊等同于工作室。第二,通过对包豪斯“作坊式”教学模式分析,她认为现代艺术院校中所形成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正是从包豪斯“作坊式”演化而来。第三,阎老师认为“工作室制”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跟工作室教师进行近距离的专业讨论与交流,在不间断的一对一的讲解和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相互的、自发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指出工作室制“课题制”带有一定的商业目的性,在某种程度上未必能满足实际课题的设计用时量。推行的同时可能存在与其他课题或课程时间并行的冲突矛盾,以至影响其他教学工作的开展等等,需要我们的改革同时来改进这些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闫丽丽博士专题分享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闫丽丽博士作了“工匠地位成因及工匠价值的思考”主题报告,她从五个维度来谈论了工匠地位低下的原因,首先通过亚里士多德、汉娜•阿伦特、维特鲁威等人的观点,总结出人们传统上将具有经验而没有理论知识的人,依据习惯来活动者,称之为“行而不知”者。工匠此时被认为机械性、重复、不思考的活动成为被蔑视的职业。第二,通过中西方工匠历史处境的对比,指出了传统工匠世袭制、繁重的赋役等抑制了工匠的思考性,常被人视为缺乏思考者。第三,从超功利的精神性回馈,指出了工匠在技艺不同阶段被人们的误解。第四,工匠技艺传承方式,自身知识往往带有隐性,造成了学术权力的让渡,造成历史对他们的遗忘。第五,工匠是文化权利中的劣势群体。阎老师又通过工匠在制作过程的思与知的相互协调一致的过程,驳斥了工匠是行而不知者;并指出工匠技艺一旦达到一定水平,很多人就将这他们划归艺术家的身份,实际上是剥离了他们应有身份和生活,这种剥离实际上丧失了他们本质的存在。最后阎老师认为工匠达到至真至善的完善状态才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只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工匠在人类历史中的积极作用,肯定工匠的社会价值,给予工匠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匡扶工匠地位,弘扬工匠精神,才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当代设计与文化的核心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张备老师专题分享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张备老师作了“‘巫术的政治’——一种明清工匠知识形态的权力视角论”主题报告,他从明末到清中期工匠的“巫术”知识形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将巫术的政治分为宏大的政治(帝王的世界)和微观的政治(民间、匠人、文人的世界),他认为清代帝王世界里,巫术政治从属于“蛮夷”统治“文明”区域的政治命题;又作为谨慎学习、预防“文明”的“蛮夷”,使文明臣服“蛮夷”的策略命题;微观政治里,巫术政治既是原始信仰的结构,又影响和调节了官方信仰之目的。张老师认为作为微观世界的巫术在面对官方世界的政治策略发生之际,它的神秘性话语既揭示了工匠在民间世界超越了王朝时空的能力,又揭示了官方世界在试图予以控制、规训时的失效。巫术的扩大会左右官方的政治策略,既存在收纳又存在整顿,既存在一致又存在背离。

(主题报告第六场由同济大学张建荣教授主持 )

徐州工程学院赵绍印老师专题分享

徐州工程学院赵绍印老师以“筷子:作为中国造物文化的一种符号”为报告主题,他以筷子的人情关怀与交际功能;筷子造型,装饰,材料,尺寸选择;筷子功能的多元性、包容性、非破坏性等对筷子文明思维进行了分析。赵老师认为传统中国文化上筷子除了饮食、祭祀、教具等功能外,筷子还具有超越阶级性地域性的饮食文化符号,筷子文化在礼乐文化的精神性表现上,呈现出中国宇宙观及器以藏礼因地制宜造物原则,也反映出中国人含蓄性和内敛的民族性格;另外筷子符号,本身包含了筷子文化约定俗成性,指代性,物质性特征。最后,赵老师将筷子文化总结为:筷子体现出功能的多样性与造物的多元与包容,也体现出以少胜多的造物观。

福建工程学院林秀姿老师专题分享

福建工程学院林秀姿老师以“福建经验的外延与回流—— 福建工程学院空间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尝试”为报告主题,她从福建的地域性与历史文化分析,指出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的状况,通过中国学院式空间设计教育教育模式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来重新解读与看待工程学院的规划设计。林老师认为传统营造技术与文化圈,以乡村侨乡为基地,回流营造,承续着福建"开放"与传统“并进”的特征,突显出普同性与福建区域性,会是福建工程学院的新起点。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孙斌老师专题分享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孙斌老师作了“对中国工匠传统文化语义的诠释”的主题汇报,他以德化窑两个社会生产环境,陶瓷世家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的历史及其文脉与现状,德化窑乐陶村孙氏及其对陶瓷文化创造、传承,传播的研究的前提研究四个方面的前期研究,对中国工匠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范畴进行阐述,孙老师认为工匠精神是中国造物历史文化优秀遗产的延续,它集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精神追求于一体,形成了工匠文化的语义,这个丰富的文化体系,既是对历史文化不间断总结、提升,又是对以后文化之永不停息的开启。

同济大学张建荣老师以“构建现代师徒关系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为报告主题,从学徒制的发展演变切入,梳理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祖传的学徒制,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上的传统的学徒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上的企业的学徒制,学校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学徒制摒弃,工厂与学校合作基础上的现代学徒制,师徒制、导师制、工作室基础上的现代学徒制等。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意义与现存不足。张老师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阐述,深入分析了德国现代学徒双元制,提出了双元制课程理实一体,面向岗位,紧随技术发展前沿,实现学生、职业学院、企业的三赢的特征。张老师认为现代学徒制不是对新型培训方式的否定,而是一种更加积极完善培育新人的思路。我们在课程开设中不应该把课程体系隔离开来,应该让课程之间形成有机的互动关系;方法上应该通过导师制、工作室制,让学生将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培养从学到做的能力。

(主题报告第七场由浙江工业大学张袁宣萍教授主持)

浙江万里学院曹汝平博士专题分享

浙江万里学院曹汝平博士以“技术理性视域中‘工匠精神’的多种样态”为报告主题,以“工匠何以美物?工匠以何美物?”切入讨论,对工匠本身向善性、能动积极性给予肯定,将工匠精神与现代设计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工匠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以及涉及到技术、道德的问题。曹博士从“样态”的范畴,将“工匠精神”从三个层面技术服务层面(精神实践化、精神标准化、精神社会化),职业道德层面(职业道德养成、职业道德引领),企业制度层面(外化为生态、内化为责任)进行论述,曹博士认为由于技术更迭和历史变迁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兴社会关系与组织结构因素,致使“工匠精神”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在问题、方法和范式上,采用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探讨,必然让我们在“工匠精神”样态的把握和反映上出现差异。同样设计学研究构成的“工匠精神”学科样态,不仅包括技术服务、职业道德和企业生产、服务的多样态,而且反映在设计学研究的不同样态上。通过从问题到依据工具理性的学理考察,我们从不同层面对“工匠精神”予以有关联性的探讨,希望能够管中窥豹,以期对设计学理论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袁宣萍老师以“传统染织艺匠及其在工业化中的命运”为报告主题,她从“何谓染织艺匠?介绍了染织艺匠在明清时期技艺高超,工资待遇优厚等历史现实。随着晚清工艺运动的的展开,国内然职业面临这巨大的冲击下,清政府采用传统手工机械和工艺方法,仿江浙产品,也有仿洋货的,在纹样上吸纳西方题材,以“洋花”的名义纳入传统纹样中。促进了内陆地区染织业的发展,如北洋工艺局对高阳土布产业发展的作用等。但这场工艺运动并没有主动拥抱工业化,这种状况也导致民国时期染织艺匠的衰落。袁老师认为我们向传统染织工匠那里应该学习设计密码(纹样造型与配色有各种口诀)之外,更要学习他们专业态度,恒心静心,智者创物的精神,同时我们要真正懂科学、究新理,悟新知,创新式,才能真正学习并掌握西方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夺回失去的市场。

邹其昌教授以“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为题作总结性发言。

一、为什么聚焦“工匠文化”

邹教授认为工匠文化主要从现实层面:现实实践层面主要立足于国家、社会甚至是人类文明发展这一宏大而又现实的视角;理论层面:中国当代理论体系的建设;自身体验层面:个人志趣问题等三个方面是促成了聚焦于“工匠文化”的主要原因。并一进步针对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做出了深入解释,他认为首先我们要清楚“中国”所代表的国家身份和国家特征。必须要构建中国当代自己的理论体系,拥有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才能够与他国设计理论体系形成对话。并且中国设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有了话语系统,有了核心技术系统之外,更重要是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东西-制造。在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之路径我们要走传承-借鉴-创新的路径,又要开放融合的态度。最终实现理论层面而言一套话语系统,与实际落地实践及实践品,也就是品牌。

二、如何理解工匠文化问题

邹教授从工匠意涵与历史形态,工匠文化内涵极其两大构成系统,工匠精神内涵极其基本要素几个层面展开谈论,邹教授认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中,“工匠” 是其核心概念或主题,并且“工匠”既是一个职业共同体,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还是一种精神慰藉。整个系统是以“工匠”为主题,“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就形成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

三、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起源

邹教授就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起源之相关学说,阐述了“劳动说”和“造物说”两个方面。在谈及“造物说”时,指出中国古代的造物是圣人造物,而非一般人造物,在中国传统文献或神话传说中的创物记录,诸如鯀作城郭,禹作宮室,黄帝作冕,伏羲作宮室,苍頡作书,史皇作图等,“女娲补天”等等,皆体现了圣人创物的基本观念。上述鯀、禹、黄帝、伏羲、苍頡等从其创物这个层面来讲,皆是匠人。他们除了物质层面的造物,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产物。

图18 会场

四、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建构

邹教授将对人类文明不同层面给予阐释,人类文明之前提:人(包括工匠)则是构建人类文明的主体。人类文明之基本结构: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人类文明的空间性质:地域分布,夏文明、伊斯兰文明或者希腊文明......。思想聚类(人群)为划分:儒家文化、道

家文化......。人类文明的时间性质: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指出无论从哪个视角探索人类文明工匠始终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工匠的产生或者活动的开展,则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文化等多方面要素互动生成,实际上这一切内嵌于人类文明建构过程中。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建构最终将回归上文提到“考工学”体系的研究与建构,即“考工学”—人工科学—人工智能—新人类文明。

五、工匠文化与未来人类——走向工匠社会邹教授认为工匠具有一定技能并贡献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工匠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未来的工匠要具备创新赋能,审美创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特质,将实现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结合,未来将走向工匠社会。最后邹教授讲到当今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亟待大家共同的努力,也希望大家时刻保持肩负“设计立国”的重任在肩,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设计研究者,设计实践者的历史使命。

最后邹教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

猜你喜欢

工匠教授设计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工匠神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工匠赞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