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09-18谌伦惠
谌伦惠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精细的抽象性。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见识、思维发展程度的影响,很难从根本上理解数学这门学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采用趣味性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很难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有关调查显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性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趣味性教学的重大意义
趣味性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通过有趣的教学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知识的讲授中,学生通过数学实地测量、趣味数学游戏、趣味数学作业等形式,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趣味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实现自主学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好。趣味性教学方法是一种经过检验,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趣味性教学能够将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较好地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趣味教学方式,能够增添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
1.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趣味性教学
小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原有的教师为主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摒弃,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充分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生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实际生活带入学生数学学习中,进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在《生活中的小数》一课教学中,教师开展生活小数实例测验,让小学生亲自上阵,扮演测验人员,测量同桌的身高,得出的结果如:小明的身高是1.3米,小红的身高是1.35米,小强的身高是1.28米。这样的实际测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数”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推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2.设置趣味游戏开展趣味性教学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相较于枯燥的课堂教学,他们更喜欢玩游戏。在数学教学中设置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打破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壁垒,将知识变得富有趣味,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设计分糖果游戏:春游开始了,教師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糖果,请大家分。将13颗糖果为一组分给小朋友。有的小组有4个小朋友,那么每个朋友就能得到3颗糖果,还剩下1颗糖果;每个小组有5个小朋友,那么每个朋友就能得到2颗糖果,还剩下2颗糖果;每个小组有6个小朋友,那么每个朋友也能得到2颗糖果,还剩下1颗糖果……为什么有的组分到的多,有的组分到的少呢?为什么剩下的糖果的数量不一致呢?学生经过这个趣味游戏,就会发现学习问题,初步加深了对“余数”的印象,同时,学生在开展趣味游戏的操作中,理解并形成“有余数的除法”知识体系。
3.利用趣味作业开展趣味性教学
课后作业是有效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学生课后作业设计,应该摒弃传统的单一、枯燥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将趣味性和作业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在设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后作业时,先给学生六张扑克牌,分别是:1、2、3、4、5、6,三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抽取六张牌中两张牌,每个人对自己手中的牌进行加减运算,然后开始猜牌游戏。如,小明说:“我拿的牌的数相加得6,相减是2。”小丽和小红猜答案,并将答案写在纸上。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进行课后作业检验,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结果多,给予获胜小组一定的奖励。学生在扑克牌游戏中,加深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受到奖励的刺激,学生会更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作业难度不大,每个学生都会玩,使得作业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发挥了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作用。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层面。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趣味性教学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开展课堂趣味游戏和趣味作业,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具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俊芹.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课程与教学,2016(8):76.
[2]陈兰.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13):139.
[3]任文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4):11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