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赏识教育初探

2018-09-18苏世杰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坚持教育方法赏识教育

苏世杰

摘 要:赏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鼓励和赞赏。教师要转变观念,同时要讲究方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关键词:赏识教育;教育方法;实践;坚持

古书《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近代教育界也流行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诚恳的赞美都有着无穷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的肯定、尊重、赞赏,很大程度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君不见,见面时一声“帅哥”“美女”“老师”等称呼,就能神奇地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瞬间亲近起来。这足见赞美、赏识在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运用。毋庸置疑,赞美、赏识能使受众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愉悦,从而提高其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及效率。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从教已有30余年,这期间我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的途径。无疑,赏识、赞美孩子就是实现我的想法的一种快捷而实用的好方法。无独有偶,近几年,赏识教育也在中国教育界逐渐得到一些尝试和应用,偶有体会、经验及论文见诸报端。在此,我也把自己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行赏识教育的一些做法、感悟及认识写出来与诸君共勉。

一、对赏识教育本质的认识

1.人的本质和心理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物质、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东西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2.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

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开始成长的时期,他们的独立自我意识尚未形成,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肯定和赏识便成为这一年龄段的第一心理需求。在小学阶段赏识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3.赏识教育的概念

在认识赏识教育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赏识。“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在我看来,“赏识”应该是“识赏”,先有“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识货”,再有欣赏、赞美。“赏识教育”就是用赏识的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爱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师长对儿童真诚的爱为前提,以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激励等为主要原则和手段,认识并赏识儿童,开发儿童潜能,使儿童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人性化的儿童早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模式。

二、赏识教育是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观念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教师是成年人,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是涉世未深、犹如白纸一张的孩子。教师的言行、认知、行为、处事等无时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很大,审美观、世界观还未形成,他们总是以陌生和新奇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我们认为肤浅简单、理所当然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总是那么深奥和神秘。所以,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转变观念,放低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对这些孩子不能一直严苛要求,而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肯定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赞美和鼓励。这就是赏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并呵护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动力,激励他们一步一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说得简单直白一些,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歧视孩子,要做到了解、理会孩子,要认识孩子,要爱孩子,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朋友。其次,赏识教育也是一种方法,它需要教师在语言、行动、心理、时机等方面做恰当的把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面对的孩子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思想的人,因此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

三、赏识教育的实践

1.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赏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强项,进行赞美,让他的强项更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用强项带动其弱项,以点带面,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班有一个叫张×的孩子,不爱学习,特别贪玩,成绩差。我观察发现他很喜欢打乒乓球,水平还可以。课余时间,我有意去接近他,跟他打乒乓球。他觉得老师的乒乓球打得很好,就想让我教他。正中我的下怀,因此课余时间,在张×的强烈要求下,我便经常去点拨他打乒乓球。这孩子悟性好,在我的指导下乒乓球水平直线上升,没多久就被学校乒乓球队选拔上了。以此为契机,我便在班上经常表扬他乒乓球技术好,进而表扬他聪明能干,进步很快。就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日渐增强,学习上也开始变得自觉努力了。半期考试,语文成绩由原来的35分提升到65分,并自此逐渐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2.同一方面,分层赏识

十个手指不一样长。一个班上的孩子,发展参差不齐。我暗地里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把他们分成A、B、C三个学习层次。同一个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要求不一样。

我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一课时,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火烧云是什么时候上来的?我突然发现班上有学习障碍的肖××同学犹犹豫豫地半举着小手,我果断地让他起来回答。他扭扭捏捏地半站着身子,张开嘴没说出话来,同学们都睁大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他,稍等了一会儿,我让他站直了身子,叫他别紧张,慢慢说,他结结巴巴地回答:“在……晚……饭……后”,我大声地问同学们,肖××回答得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我向他伸出了大拇指,此时全班同学由衷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据我的观察,那一天肖××非常轻松愉快,很明显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让他有了一次高峰体验,我也由此得到了启示,此后,我便有意在课堂上专门为C级学生设置简单一些的问题,以鼓励他们积极举手,而且只要他们一举手就会尽量去满足他们,抽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在为数不多的C级学生中,肖××是最积极也是改变最大的一个。一段时间后,班上的同学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而肖××同学也变得开朗和自信。对于A类和B类学生,我把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情感等难度大的问题留给他们,当他们回答得很漂亮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加星,他们也会有成就感。

在一次书法课上,我教孩子们用毛笔写基本笔画竖。竖有垂露竖和悬针竖,悬针竖比较难写。展评作业时,我首先把一个写得好的赵××的作业进行展评,打“优”;然后把本应写得好却不认真写的杨××的作业进行展评,打“中”;最后把曹××认真写但写得并不比杨××好的作业进行展评,打“良”。我对曹××认真学习的态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鼓励她说:“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写出一手好字。”同学们都表示赞成。现在曹××是班上字写得最好的同学之一。

3.赏识要明确、具体

孩子虽小,但他们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我们只是笼统地夸奖,他们会觉得你是在敷衍,是为了赞赏而赞赏,因此他们并不一定认可和接受,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认为你是在讥讽他,夸赞的效力自然也发挥不出来。如果赏识得很具体,且理由充分,孩子就会由衷地接受并享受由此而带给他的快乐。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造比喻句。一些孩子说月亮像香蕉,一些孩子说月亮像镰刀,一些孩子说月亮像小船。这时,罗××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她说:“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就好像一條弯弯的小船在大海里漂浮。”同学们都用膜拜的眼神望着她,再看看老师。我当即竖起大拇指夸奖她:“真棒!在这个句子里,罗××同学打了三个比方,把‘弯弯的月亮比作‘弯弯的小船,把‘天空比作‘大海,把‘月亮挂在天空比作小船在‘大海里漂浮。句子生动形象,想象力丰富。我为她点赞!我建议为她在‘我是语言大师岗位上加5分。可以不?”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替代了他们肯定的回答。罗××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其他的同学向她投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在接下来的造句练习中,同学们受到罗××的鼓舞,都积极举手,想象活跃,都想争当第二个罗××。

4.赏识教育要及时

赏识教育要抓住时机,通常情况下这类时机都是稍纵即逝的,时机一旦错过,效果就大打折扣。有一次,班上的彭×同学在上厕所的路上捡到200元钱,她马上就把钱交到了我的手上。我夸她是个好孩子,有拾金不昧的精神。我拿出记事本,做了详细的记录。第二节课一上课就表扬了彭×同学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并用英文“good girl”(好女孩)再一次夸奖她,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时的彭×感到无比的骄傲!同学们都以彭×为榜样,无论捡到多么贵重的物品都会归还交公,我们设想一下,这种拾金不昧的好事,我们将之放置N天后,再公之于众,当事人和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热情?事件对当事人和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激励作用?

5.赏识教育的内容也要注重因人而定

小学生因年龄特征、遗传因素、社会环境、个人喜好等原因,会导致兴趣爱好的不同,从而导致赞赏孩子、触发孩子愉悦点的不同。因此,赏识教育在内容上要特别注重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孩子,在能触发他愉悦点的方面对其进行赏识教育。在班上我根据本班实际设置了不同的岗位,“我是故事大王”“我当小老师”“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是小画家”“我是识字大王”“我是小诗人”等。这样,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定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孩子们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每一次取得了进步,我就及时地进行赏识,并在孩子的基础分值60分上再加5分,并公示在张贴栏内。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整个班上百花齐放,显得朝气蓬勃。

6.赏识教育需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赏识孩子,对孩子的点滴成功进行赞美,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孩子们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纯粹口头上的表扬和赞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和物质上的奖励结合起来,让孩子获得实质性的物品。本期我设置了很多种有意义的物质奖励:“精美的钢笔”“优秀作文书”“水彩笔”。另外,一些精神上的奖励也必不可少,如“与老师共进午餐”“像老师一样讲课”“老师免费送孩子回家”“坐第一把交椅”等。两相结合,让孩子们热情高涨,学习更有劲头。

7.赏识教育贵在坚持

对孩子的赏识,不能认为只要表扬他一次,就希望能成功转变孩子。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过程。教师要时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他的每一次进步,并及时予以赞美,并鼓励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功。也就是:成功—赏识—鼓励—进一步成功—进一步赏识—进一步鼓励。赏识教育就像一条射线,有一个意义上的起点,却永远没有终点,它是一个向前无限延伸的过程。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去倾听孩子的心语,去理解孩子的行动,去探索孩子的秘密……给孩子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世界,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成为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秦淑慧.赏识教育,爱的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9).

[2]曹燕.澳大利亚赏识教育五步曲[J].基础教育参考,2012(17).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坚持教育方法赏识教育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