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机制
2018-09-18应长琪
应长琪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理念不断贯彻深入,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关系到学生发展、学校和谐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以师为本”理念早已经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此对构建“以生为本”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机制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以生为本;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机制
班级是一所学校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班级管理也就成了学校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也可以说是主体工作内容。因为只有班级稳定了、和谐了,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了,整个学校才能更加稳定,才能形成健康的校风、学风,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在传统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一般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各种管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学生就不会认同教师、配合教师的管理活动,也就不会实现班级管理的正常有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教学,同样也适用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遵从“以生为本”的原则,更能保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以生为本,构建高效班级管理体系
要保证一个班级的高效运行,构建一个高效、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是关键。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生为本,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实行学生自治策略,首先对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优选出那些道德品行好、成绩突出、行为习惯良好、能够和教师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班干部,组建成班委会,具体实施与开展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教师需要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及时指导,保证班委会的工作能够扎实推进。另一方面,班级的良好运行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公布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自身成长情况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认同这些制度,并且积极遵守这些制度,有效避免了教师制定的规章制度学生不认可、不遵守的现象出现,保证整个班级的行为合理、发展有序,保证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二、以生为本,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毕竟外界的制度约束和班委会的监督管理都属于外力,想要保证班級的良好运行,保证班级的和谐发展,保证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有足够的内动力促进学生从自身产生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村小学教师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教师可以和学生们共同为自己的班级“命名”,例如“雏鹰班”“远航班”“扬帆班”等,朝气蓬勃、推动力强,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志向,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创建班级文化展示园地,把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老师们给学生的寄语等张贴在文化园地当中,并把学生们比较好的书法、绘画、作文、手工、摄影等作品在文化园地中进行展示,激发学生们展现自己才能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进行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把那些有朝气、爱劳动、学习成绩优异、讲文明懂礼貌、热心帮助同学、取得了较大进步、师生评价良好、在某一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以“××标兵”的形象在文化园地中进行展示,形成一种榜样的领导力量,从而引导其他学生积极踊跃地向标兵学习,保证整个班级积极向上。
三、以生为本,组织多种班级特色活动
组织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班级特色活动同样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样可以让整个班级更加健康、和谐、稳定、有序发展,更能增加学生们的成长热情。例如要提高整个班级的纪律水平,教师可以给整个班级划分小组,按照座位的就近原则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由班干部、教师以及学生代表负责给各个小组进行评分,最终决胜出表现最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开展各种切合实际的活动,植树节来了,就号召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母亲节来了,就号召学生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的活动,让学生的感恩之心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生的品德和家庭和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庆节来了,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爱国影片,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工作,凸显班级凝聚力,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明云.以生为本,灵动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J].中国培训,2016(2):270.
[2]余忠淑.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策略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2):84-87.
[3]梅运淼,赖光春.浅谈“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7(3):153-15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