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隐性课程研究
2018-09-18杨品菊孙婧
杨品菊 孙婧
摘要:当前,中国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教育产业化、知识商品化的时代,学生缴纳了高额学费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顾客;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以及师生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如果教师依然高高在上,刻意与学生保持距离,那么学生对老师势必敬而远之,不愿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师生关系作为隐形课程来研究,探讨高校教师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走下神坛、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关系 隐性课程 研究探析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198-02
和许多中国高校教师一样,笔者作为一名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面对“一群沉默的羔羊”,任凭老师怎么引导、启发,学生们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或装聋作哑、置身事外。无奈,面对启而不发、沟而不通的学生, 老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过去数年,笔者在北美任教,亲历冰火两重天的课堂氛围:北美的孩子,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上课都比较积极主动,乐于发言,不管对错,不吐不快。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良好,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上述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国学生爱面子,怕说错被笑话;另一方面,学生有时可能真的不会;除此之外,中国的老师一贯高高在上,在“天地君亲师”的排位之下,师者具有神圣的地位,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不愿交流。而在北美,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都有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同时也是生意实体,学生的家长是顾客即服务对象,每所私立学校均有详尽的客户服务准则来规范所有教职员工的一举一动及一言一行,教师的客户服务意识同专业知识几乎同等重要,教师对学生及家长热情礼貌、耐心细致、公平友善、尊重个性;师生间和谐平等的关系,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了教学效果。
一、中国教师角色的昨天与今天
在中国,自古至今,师生关系遵循的原则是师道尊严。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即老师理应受到尊重,他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才能受到尊重;师道尊严强调了为人师的尊贵与庄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以及教育的产业化,师道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缴纳了高额学费,知识被商品化,付费方自然成为顾客;在商品社会里,顾客理所应当扮演上帝的角色。在现实面前,教师的角色变得微妙起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教师只有重新定位,走下神坛,接近学生,才能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顾客的学生感到亲近,愿意交流。
在新时代,教育的管理者应该着眼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明确新时代赋予教师的新角色和面对的新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教师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以达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以及师生关系隐性课程
1968 年,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P,Jackson)在其专著《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杰克逊认为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心理的成长。这些东西并非仅仅是从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于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杰克逊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现在通行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一般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教师、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律、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等方式。
把师生关系作为隐性课程来开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时期,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师生关系隐含在每一门课程中的每一位老师和所有学生身上;师生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对老师以及对课程本身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有利于构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新时代师生关系隐性课程研发探析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商品大潮中,在已经产业化的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依然保留在上一个世纪的状态中。而在商品社会,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其客户意识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是教育这项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教育行业发达的美国,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教师的客户服务意识培养是许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笔者曾经工作数年的学校,教师除了必须持证上岗外, 每年开学前必须经过一周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及职业素养。
这所学校有关客户服务的要求面面俱到:从工作着装到言谈举止,从说话方式到电话礼仪等等,要求非常细致规范,目的是为作为客户的学生及家长创造一个友善融洽、充满爱心的氛围,使对方感到被尊重、被善待。
下面是美国某学校关于教师在工作中客户服务方面的一些要求,仅举几例,抛砖引玉,以期开拓我们在客户服务意识方面的思路:
(1)用书面语言问候访客,避免语言口语化;给予访客必要的帮助。
(2)倾听学生说话并表现出同情。
(3)工作邮件或电话须24小时内回复。如果收到的是邮件,可以邮件回复;但如果收到的是电话信息,则必须电话回复。
(4)正面谈论学校,严禁诽谤学校。
(5)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与人交谈时转动眼球、手指敲击桌子、叹气、摇头、用手指指人等,这些体势语比其所伴随的语言传达出了更强的负面信息,严禁使用。
(6)工作时禁穿牛仔及紧身裤。
(7)电话礼仪:铃响三声必须接起; 清除杂念,专注于手头电话——打电话的人至上;深呼一口气并开始微笑,人们可以通过电话听到你的微笑,你应该为这次通话创造一个阳光的环境;规范你的问候语,包括你的姓名及部门,然后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对来电方表现出尊重,不嚼口香糖,不吃不喝;发音清晰,控制语速,注意语音语调;及时提问确保你了解对方的需求。
可想而知,在这样被充分尊重的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心情愉快;在这样被友善对待环境下付费的学生家长,心甘情愿。在保证已有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设施的同时,中国的教育管理者应着眼未来,对教师加强商品经济下学校的生存意识的培養,正确引导教师对待工作及学生的时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使教师转变观念,顾全大局,着眼未来。在此基础上, 教育管理者应该制定出台相关的客户服务制度,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强化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课程,使教师在具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态度,更新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具有忧患意识,以及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会通过课程创生使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使学生感到被在乎、被重视、被优待,使学生能够愉快学习,愿意主动发言,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出版了客户服务系列专著的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商学院教授Galen Collins 指出:在任何时候,客户服务都是员工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无论这位员工是一名医生、一位教师还是一名销售人员。 是的,在商品社会里,客户服务意识不光是销售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教师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倪敏达.《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2](美)Jackson,P.Life in Classroom[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1.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