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 骥

2018-09-18栾彩霞

世界环境 2018年4期
关键词:首席代表气候变化资助

邹骥,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总裁,拥有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士学位、技术经济硕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作为访问学者完成了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术合作。

邹骥在经济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综合决策相关领域工作多年,在业内享有极高声誉和影响力。他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在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合作等领域工作,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曾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为环境、能源发展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0-2009年及2012-2015年,邹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深度投入《巴黎协定》谈判,对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2012年,邹骥出任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第一任首席代表,带领该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可持续与宜居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开拓性的工作,2013-2014年,邹骥代表中国出任联合国政府间可持续发展融资专家委员会委员;2003-2014年,邹骥作为主要作者或主要协调作者,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评估报告撰写,作为核心专家参与组织了中外官方与民间智库战略与政策对话,推进了中国与国际政策研究界和学术界的交流。

2017年7月,邹骥加入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出任该机构首席代表、总裁。该机构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致力于推动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到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任职后,邹骥带领他的团队,通过资助中国的相关机构开展政策研究、加强标准制定,推动能力建设并推广最佳实践,助力中国应对能源挑战。该基金会资助的领域包括清洁电力、环境管理、工业节能、低碳转型、低碳城市、交通、策略传播七个方面,资助的机构包括中国一流的政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地方节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

猜你喜欢

首席代表气候变化资助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席代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