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推动绿色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

2018-09-18张弛席运官肖兴基

世界环境 2018年4期
关键词:面源有机污染

■文 / 张弛 席运官 肖兴基

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划归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更大的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在近几十年农业快速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有全面超越工业点源污染的趋势,在深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和产业生态化十分重要且迫切。中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不能仅靠环保或农业领域的“政策突围”,鉴于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情况和面源污染分散、随机性强、治理难的特点,面源污染治理应更加注重“源头控制”和生产模式的优化转变。同时,中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领域需要更加突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有机农业的绿色生态本质与发展基础

1. 农业产业的生态化需要推行有机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能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毁坏为代价,应引导生态驱动型、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生态化;另一方面,要把优质的生态环境转化成居民的经济收入,根据资源的稀缺性赋予它合理的市场价格,尊重和体现环境的生态价值,进行有价有偿的交易和使用,即生态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召开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农业绿色发展”又是“绿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之一,而有机农业则是有标准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终端产品即有机产品亦是含有经济、环境双重内在价值的优质生态产品。中国高度重视有机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亦明确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增加有机产品供给”。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农业生产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本源。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其实质是人类调整生态结构,影响生物种群竞争,帮助目标农作物成为优势种群,从而达到获取作物产量的结果。为追求产品产量最大化,集约化农业往往就单一品种的目标农作物进行大规模连片种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平衡,导致其生境缓冲能力不足进而增加了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风险。同时,为追求产量最大化,在有限的土地上高强度投入使用化肥农药,短期内提升了产量,但却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并增加了面源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伴随着生产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产量下降,为继续维持高产又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度,使得集约农业发展陷入农药化肥使用“陷阱”,造成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长期不可持续性。在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实现常规粗放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大量理论与实践证明,选择和发展有机农业是农业生态化的重要选择途径。

2. 有机农业的含义宗旨与当前发展概况

有机农业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德国和瑞士,中国“有机农业”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原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现为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引入中国,旨在建立一种综合、健康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在结构上实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重,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物质与生产资源实现再生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常规集约化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转变。2011年修订发布的《有机产品》(GB/T 19630)中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鉴于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环境友好性和产品高经济价值属性,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国家认监委相关统计表明,2016年中国按照中国有机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的有机植物生产面积已达到261.3万公顷。可以说,中国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基础条件。

二、有机农业助推面源污染防控与促进扶贫脱贫

1.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中国是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其中化肥生产与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使用量已达到400千克/公顷,农药年生产总量则达到110万吨,平均施用量2.33千克/公顷。中国化肥和农药虽然生产使用量巨大但其利用率却不高,化肥利用率为33%,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6.6%,平均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至30%。每年仅在粮食和蔬菜上施用的氮肥,就约有17.4万吨流失。高强度使用化肥农药短期内增产效果显著,但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使得作物产量下降,同时伴随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氮磷养分流失严重、食品安全风险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破坏,于是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强度,但作物产量并未显著增长,生产进入恶性循环。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所带来的养分流失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过量的氮、磷随径流进入水体,使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显著超过来自城市的生活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威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根据《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七大流域与诸河、重要湖泊(水库)、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中,主要污染指标均出现总磷;重要省界断面、湖泊/水库重要渔业水域中,主要污染指标也出了氨氮、总磷和总氮。

2. 有机生产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效用

不同于城市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量大分布散、随机瞬时性强和日常监管难等特点,故针对面源污染防治应当从源头出发、以“防”为主,着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实现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和废弃物资源化。通过将常规农业生态化改造升级为标准化的有机农业,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的零投入,同时有机肥的使用还可促进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资源化循环利用。诸如在有机茶生产基地可采用“猪-沼-茶-林”种养结合模式,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推行“稻鸭共作”“稻田养鱼”综合模式。面源污染另一个重要来源——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其实质与农户散养的畜禽生产的粪便一样是一种资源,通过以有机种养殖复合基地为载体,可构建动物养殖-有机肥生产-沼气池处理污水-有机肥/沼液沼渣回用于有机种植的一体化循环产业模式等。有机生产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流域内农田土壤硝酸盐含量,研究证实农田氮径流流失量平均可减少30%-35%,甚至可减少50%。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太湖地区有机稻麦生产系统一年可较常规稻麦系统减少21.8千克/公顷的氮排放。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自2003年至今公告的五个批次总面积约11.2万公顷的“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通过发展规模化有机种植养殖,每年至少可减少化肥直接投入约4.48万吨、农药投入约303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效果显著。

3. 发展有机农业对提升生态产品供给与扶贫脱贫的支撑作用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不能一味靠“堵”,应“疏堵结合”,绝对不能成为压垮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应为减轻农民负担作贡献,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手段应当主要基于激励和奖励,使农民能够在减少污染的行为中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通过积极推广有机农业,有利于纠正生态环境资源的扭曲配置、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调整供给结构、削减无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示范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中国“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每年可向全社会提供包括种植、养殖、水产等大类有机产品22.5万吨以上。在有效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同时,通过考核可鼓励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生态化改造。

当前,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较大发展的压力。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优质的生态环境转变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即生态的产业化?实践表明,发展有机农业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有效且务实的选项。有机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经营,将农民就地变为产业工人,使农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又能得到土地租赁收入;有机产品的市场价格一般是常规产品的3-5倍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机生产不允许使用合成农药和其他对人体有毒有害作用的投入品,调查发现长期从事有机生产的区域如江西万载、江苏宝应等地,其农民大病统筹医疗支出明显降低,实现了农民健康与农产品健康的双赢;有机农业还可嵌入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联动发展,不仅带动农村观光、体验、休闲旅游业发展,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位于中国浙江武义县的有机茶基地通过产业化有机茶生产,可安排贫困山区农户固定岗位300多个,带动茶农增收500余万元;江苏句容市戴庄村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形式推进全村有机农业发展,村民纯收入从2001年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2.6万余元,成为扶贫脱贫的成功案例。

四、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不足

1.科研支撑力度不够,技术推广有待加强。中国在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当前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生产标准方面,缺乏实用有机生产技术和系统健全的有机产业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2.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监管工作仍需强化。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机产品目前在中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产业,公众关注的焦点更侧重于食品安全,但有机生产转换期间为保护环境而付出外部成本并没有完全在产品价格中体现,补贴力度也不够。有机生产环节监管涉及质检、农业部门,运输销售环节又涉及工商、食监、卫生等多部门,交叉执法难以对有机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进行完全覆盖,监管不够到位。

3.市场发育不够成熟,诚信体系尚有缺陷。部分生产销售企业未严格地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或直接进行造假,导致出现诚信危机,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二)优化发展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资金上的补贴支持。有机转换生产阶段的经济外部性成本不应全部由生产者承担,发达国家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给予有机生产转换阶段资金补贴。因此,在政策资金支持方面要整合现有涉农涉水资金、环保专项资金,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饮用水源保护、耕地土壤质量提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应重点向有机农业倾斜。生态环境效益可以补偿有机农业产量降低问题,应鼓励将有机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积极纳入生态补偿、绿色金融范畴,特别是在生产投入、环境效益、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方面加大补贴和资助。积极鼓励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发展有机农业及上下游产业,同时给予小农户有机农业转轨政策性补贴,进一步减少产品有机认证成本。

2.构建完善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在技术研发与推广方面,研究建立精准的土壤培肥技术体系,加大适合有机生产的生态肥料的研制和开发力度;加快推广效果好、可降解的生物、矿物源植保投入产品;研究和推广集现代生态、生物、物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作物轮作套种模式;在重要江河湖库或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推进环水有机农业的发展,制订技术导则和实施方案,定量化评估有机农业对于削减面源污染与提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效益等。建立由科研单位和有机生产企业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生产企业之间组成的技术开发支持服务体系,产业协会与社会团体构成的推广服务体系,高校与咨询机构组成的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科技管理体系。

3.强化市场监管和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对有机产业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管力度,使有机产品伪劣、造假成本进一步加大;培育健康、公平、透明的有机产品市场,监督和促使企业严格遵循市场规则,提振消费者信心。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融合于有机产业发展领域之中。宣传教育方面,可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或“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等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教育覆盖面,提升群众对有机农业认知水平和消费有机产品就是保护环境的绿色意识。

猜你喜欢

面源有机污染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