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18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脓液化脓性阑尾

(三门峡巿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化脓性阑尾炎也称蜂窝组织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变可累及阑尾全层,阑尾的肿胀更为明显,外层浆膜有明显的充血表现,同时还有大量的纤维素及脓性分泌物的渗出[1]。近年来腹腔镜被广泛运用于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虽然腹腔镜可缩短手术切口长度,促进术后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安全性,但术后切口感染仍时有发生[2]。切口感染为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开展相关研究,旨在为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感染预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8年4月三门峡巿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28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符合《胃肠外科学》化脓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3];年龄≥18岁;患者意识清晰,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患者知情同意;单纯行阑尾切除术,未行其他手术。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手术禁忌症不适宜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中男72例,女56例;年龄32~73岁,平均(55.28±9.25)岁;首次腹部手术103例,既往腹部手术史25例;合并高血压32例,糖尿病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9例,心血管疾病20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禁食、胃肠减压、镇痛、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处理,合并其他疾病者对症治疗,术前积极预防感染。手术方法: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闭合法建立气腹,压力设定在12~14 mmHg,脐部置入直径10 mm套管进镜对腹腔情况及阑尾病变进行探查,非别在左右下腹置入直径10 mm及5 mm的套管,将手术床设置为头高脚低位,左侧抬高15°以使脓液在盆腔及右下腹积聚,吸出脓液后再取头高脚低位,右侧抬高15°以显露阑尾,并对粘连进行分离,游离阑尾及肠系膜,以钛夹夹闭阑尾系膜后段,使用肠线套扎阑尾根部,再在线上上加以钛夹远端再加一钛夹切断阑尾并对其尾端进行电凝,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从左下腹穿刺套管取出或放入标本袋中取出阑尾,脓液不多者在吸尽后无须冲洗,脓液较多者在吸尽脓液后一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冲洗,解除气腹后推出器械,以创可贴粘合切口。手术均由同一组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进行。

1.2.2 术后感染诊断方法 使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进行评估[4]:a)切口感染:切口局部有炎性反应;b)皮下有波动感,行深部穿刺后有脓液被抽出;c)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脓液流出,同时有红肿、发热等体征,分泌物培养细菌阳性;d)注意对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排除。

1.2.3 调查方法 在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两部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临床资料包括:并发症,ASA分级、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是否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否急诊手术、既往腹部手术史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128例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为7.03%。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急诊手术和腹部手术史均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有关(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糖尿病、手术时间、是否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否急诊手术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阑尾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阑尾切除术仍是首选,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都倾向于选择腹腔镜手术而非开腹手术[5]。但腹腔镜手术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128例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为7.03%,与国内学者李琰[6]等的0.5%相比本研究结果较高,这可能与该学者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大部分为单纯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而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关。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指数、糖尿病、手术时间、是否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否急诊手术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a)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力较低,常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对于痛感较为迟钝,就诊时大多病情较为严重,加上老年患者对于手术的应激反应较大,因此老年人在术后更容易出现感染。b)BMI指数较高者感染几率明显较高,可能与BMI指数较高的患者皮下脂肪较厚、血运差在手术过程中暴露较为困难,因此增加了切口暴露时间,切口也较BMI指数较小的患者大,因此增加了感染的风险[7]。c)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含量较高,给各种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加上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变形、趋话及吞噬功能受损大致其免疫力下降,同时糖尿病容易出现血管变异导致组织氧浓度下降而影响依赖氧的白细胞的杀菌能力。d)手术时间也是患者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过程中器械受客气污染几率的增加,同时加长患者创面出血及局部血肿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腔器官与外界空气接触时间也相应延长,因此感染的风险也明显增加。e)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患者病变程度较为严重,患者病情更为复杂,手术时间比其他患者明显增加,另外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患者腹腔大多会有脓液渗出若吸引或冲洗不干净均可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f)急诊手术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感染同样有重要的影响,阑尾炎为临床上急腹症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就诊时大多需要进行急诊腹腔镜的治疗,因急诊手术术前给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不多,导致患者的合并症控制不全或术前抗感染治疗不充分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术后感染。

综上所述,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率主要与年龄、BMI指数、糖尿病、手术时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及急诊手术有关,临床上可加强上述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因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所取得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下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脓液化脓性阑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阑尾真的无用吗?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