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历史的温度

2018-09-18奇洁

中国画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画画情怀画家

文/奇洁

《玉成街68号》

俯视的角度、凌乱的街景、斑驳的墙面,带你进入普通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与平淡过往。

《告别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木门、水泥水池、晾衣绳、小板凳、塑料外壳暖瓶,这一切的构建不仅仅是一种时代景象,更是魏葵的情感诉说。

这是历史,更是情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照相机,绘画还更加繁盛的原因。它是一种诉说,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就会讲出不一样的效果,画作也是如此。

史学研究者要有自己的史学观,方可彰显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而一位画家的历史观则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画画这件事并不像研究,文字的直白与特有的苍白属性,远远不及创作与观赏绘画时的解读空间尺度。我常常在看书的时候去勾勒一幅幅画像,史景迁用第一人称书写的《康熙》在我脑海里成就不一样的千古明君,格非的《人面桃花》三部曲则也成为我脑子里独有的连续剧。画家,与写作者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构建一个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故事框架,带你进入他的世界,理解他的情怀。画家魏葵近期的创作可谓带有清晰的个人态度。他以画者独特的视角,引领观者体味历史的温度,画笔下流淌着脉脉温情。

故乡滋养着每一个感情细腻的人。齐白石一生中“乡愁”无时不在,他被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里必然与偶然之间的戏剧情节变成一个“北漂”,常为人所道的“故乡无此好天恩”难道是真情所致吗,大约“到老难胜漂泊感”才是他一生的情感囹圄。同齐白石思念湘潭一样,魏葵爱成都,也珍视自己的过往。局外人画的是画,魏葵画的是情怀。

玉成街68号 125cm×220cm 2018年 魏葵

博卡拉随记 30cm×245cm 2018年 魏葵

蜀山传 245cm×70cm×9 2018年 魏葵

霜冷黄沙 24cm×89cm 2018年 魏葵

补鞋匠的生意 20cm×40cm 2018年 魏葵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向着现代性的多方位结构转变,是毋庸多言的,而各类人文学科给予的诠释和说明,也纷繁复杂。于绘画而言,也许是最直白的一种表现方式,画家可以用画笔表现时代,书写情绪,其间那种举重若轻的直白,也成为绘画独有的属性。

2018年4月13日王府井大街8号 245cm×125cm 2018年 魏葵

淌过空海 125cm×245cm 2018年 魏葵

具有鲜明现代感的《生存与行走》系列作品,好似通过共享单车、外卖小哥讲述现在;磨刀人与街边缝纫,正在被所谓的时尚潮流慢慢吞噬;墙边生锈的面包车、街角报废的人力三轮,奄奄一息间被时代浪潮轻轻裹挟,又重重跌落的痕迹显露无疑。一切显得那么轻松随意,却又好似轻轻挠拨你心间那一处最柔软的所在,正如《行走与生存——灯影人彷徨》画面中的那个女孩,万分辛劳与十分困顿的交杂,是内心写照的放大,更是人间百态的缩影。

写作需要有玲珑心,更需要口灿莲花般的讲述,画画亦如是。画面是否感人,全凭此道。魏葵正在用他看似朴实无华的画面语言,加之细腻筹谋的构思,以及极具个人特色的表现技法,娓娓道来那个成都。

好的画家画画,如同在打太极,画面看似云淡风轻,实则运足了全力,越是细细品读,越能找到画理真味。魏葵以人物画见长,配以景物写照的细腻传神,共同构建了魏葵画面里的历史观,这一画脉确有源头可朔。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画“徐蒋体系”,在上世纪初成为“合中西而为新纪元”的典范,大框架下的悲悯情怀与人文关照,成为时光流转中遗传性最强的基因。后来者卢沉与周思聪夫妇在《矿工图》里的展现,视为最具历史温度的时代华章。就职于北京画院的魏葵,在这样的遗传因子里,诉说现实,关照历史,用脉脉温情看待过往,承继着那一份画者的历史担当与人文情怀。

魏葵的画,平平静静的将画家当有的一份感性认识转化为历史情怀的理性传达。它们理智又多情,在一切注重市场的年代里,犹如一股清流缓缓地汇入历史长河。 ■

泰美尔街的黄昏 20cm×40cm 2018年 魏葵

风铃 20cm×40cm 2018年 魏葵

窗外 138cm×69cm 2018年 魏葵

光与沙 40cm×24cm 2018年 魏葵

猜你喜欢

画画情怀画家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酷炫小画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