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能”是个筐
——关于中国画的雅俗共赏

2018-09-18张渝

中国画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雅人俗人维塔

文/张渝

中国画能否雅俗共赏?如果不能,那就简单多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直接走人;但是,如果能够“共赏”,那么,究竟是在哪个层面或说哪个部分可以“共赏”?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说:“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清算斗争(木刻)(局部) 江丰

码头工人(木刻)(局部) 江丰

祭侄文稿(局部) 颜真卿

诚如朱先生所言,“雅俗共赏”的成语还真是在宋朝之后。流行的说法是它出自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绵驹,春秋时齐国歌手。由于在民歌及音乐上的造诣极高,后世把他奉为十二音神之一。此处不谈绵驹,而是回到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作为经典篇什,这篇文章被收录到很多文集中。但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王彬彬教授对这篇文章有些不买账。他说,“我读几遍,也不能明白作者对雅俗共赏这种主张到底持怎样的态度。是赞成,抑或是反对,弄不明白。朱自清先生虽专文论述雅俗共赏,但对这种理论,态度却是暧昧的。”那么,王彬彬的态度是什么?反对。在他看来,所谓的“雅俗共赏”,“是一种美学上的、精神上的、文化上的平均主义思想;是试图在审美上、在精神上、在文化上‘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精神建设上,在文化创造上,如果真的严格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那结果只能使人类精神日渐浅薄、平庸,只能使人类社会变成荒野。”

文中,王彬彬借用姚斯《走向接受美学》的理论,力证雅俗分野。但是,他忽视了艺术的“可能性”,忽视了所有的“绝对”都是不可能的道理。其实,不仅仅是王彬彬,王尔德、里尔克、茨维塔耶娃都曾试图“走向绝对”,但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法国的茨维坦·托多洛夫根据自己对王尔德、里尔克、茨维塔耶娃的研究写成《走向绝对》一书。在书中,他既指出王尔德绝对的唯美主义是一种不可实现的计划外,也表明里尔克为了艺术拒绝而逃避爱他的人的结局只能是抑郁成疾。在他看来,一切生活都是“相对”和“绝对”的混合,是在尘世生活下去的必要性和积极提升向上的必须性的混合。同样追求绝对的茨维塔耶娃通过和其他人建立某种关系,体验纯粹和极端的感情。“她疯狂般地爱上某些个人,可是马上又堕入对所爱之人深深的失望之中。”在世时,她的作品无处发表,最终走向自绝。我们今天读到的作品是其女儿在她逝后整理出版的。但托多罗夫认为这些作品与茨维塔耶娃本人的意愿相去甚远。如此悲剧的根源当然是“走向绝对”。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经过时间的洗礼,曾经“走向绝对”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也在逐渐“俗变”。怀特把文化看成是一个能获取能量的系统,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文化随着每年每人利用能量的增加而演化,从而满足着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而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或许也是如此。

“朕知道了”胶带

“朕知道了”胶带

当王彬彬坚持雅、俗不可调和时,他当然有他的道理。然而,他的道理中忽略了艺术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往往信息量超大。这些作品很难简单地区分为雅、俗两个部分。更多的情况下,是这些作品既有雅,也有俗,还有不雅不俗的部分。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喜欢雅的接受雅,喜欢俗的接受俗。不俗不雅的人则偏爱作品中相对暧昧的不俗不雅的部分。王彬彬在拒绝“雅俗共赏”这一美学现象时,他是把作品,也就是“赏”的对象想象为铁板一块儿,要么雅,要么俗,再无其他可能。事实上,所有的经典作品都具备多向解读的可能性。而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也是艺术创作和创新的不二法门。在这里,艺术的“可能性”是个“筐”,它把所有和艺术有关甚至无关的东西都放在筐里。龙应台曾说,让艺术的归艺术,让政治的归政治。但她也同样跳不出“空筐”概念。否则,学界也就不会有“说不清的莎士比亚”之类的喟叹。

至此,我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雅俗共赏是可以实现的。但前提是各有各的坚守。这方面,鲁迅说《红楼梦》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里,关键的是“共”字的理解。我们究竟 “共同”的是什么?

是共同的阅读姿态,还是共同的阅读对象?你喜欢鲁智深,我喜欢宋江,他们都是《水浒传》的人物。这种分歧是否是共赏?我以为是。因为他们都是《水浒传》的一部分。基于此,雅俗共赏未必是雅、俗阅读主体全方位的一致,而是客体亦即阅读对象中包含了不同层次的信息可供不同层面的雅或俗的读者欣赏。这就像你到西安SKP商场购物。A馆是国产品牌,B馆是国际大牌,不同需求的人分别去不同的场馆消费。而A和B两个馆都分别是SKP商场的一个部分。需要指出,内部的科层区分不能分解外部的整体一致。这是我同意“雅俗共赏”的前提。自然,雅、俗还是有分野的。这也是不可忽略的前提。

文明价值有高低之分,文化形态无贵贱之别。无论雅、俗,能喜欢到性情里,就是人生赢家。■

猜你喜欢

雅人俗人维塔
阿维塔11
做一个俗人
做一个俗人
喜获丁垂赋老师赠画册而题
堺雅人44岁全力奔跑
维塔斯开枪打鸟获罪
拜佛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
卖报姑娘
维塔斯丢了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