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8-09-17赵湘莲,徐艺
赵湘莲,徐艺
摘 要:预算绩效评价是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能够有效实施的基础,是控制高校财务风险、实现高校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探讨预算绩效管理具体过程,分析现存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及主要问题,最后结合预算管理的具体施行过程,构建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等院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5-31-02
随着高校数量的逐年增长、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的现象逐日突显。预算绩效评价可通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预算资金筹集、使用、产出的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解决高校现存资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高校自身竞争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一、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
财政部预算司曾对预算绩效的定义作了如下解释:“预算绩效就是一种以改善资源分配效果和提升绩效为目的的管理体制。”预算绩效管理关注资源投入后的效果,其具体过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下达、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绩效评价等环节。其运行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
其中,预算评价体系贯穿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全程,重点考察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兼顾考察预算编制的范围是否全面、预算下达是否准时、预算调整是否合规等等。总之,预算绩效评价将预算管理所有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促进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
二、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具体组成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从投入、过程、产出与结果等方面出发,分别针对这几个方面设计对应的指标进行评价。构建出的指标体系不完整,忽视了对资金筹集过程的考察。
(二)从高校的主要功能和运行目的出发,把预算绩效分为教学、科研、筹资等多个方面,重点考察预算管理的产出与结果,部分忽视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平衡计分卡(BSC)以及关键指标法(KPI)等方法,把主体的战略目标逐渐分解为多个可以测度的具体指标。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文章即采用该种构建思路。
三、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首先根据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初步分类,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基础上增添了预算监督绩效指标,同时由于预算编制、执行的复杂性,将其拆分为预算筹资、分配、投入、产出四个类别,连同预算监督共形成五个维度。同时参考财政部出台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中的相关指标,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根据各个维度的侧重点提取了关键绩效指标。
(一)预算筹资
该维度主要衡量高校持续获取资金的能力。通过对多所高校预算及决算表收入栏的分析总结,发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所占的比例超过80%,故从两个收入层次出发,对应设计了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完成率、财政拨款收入占比、事业收入预算完成率、事业收入占比4个三级指标。
(二)预算分配
高校预算分配需要完成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本年应完成的相关目标,二是进行资金的具体支出分配。高校部门编制绩效目标时,首先应分析目标是否客观合理、符合高校部门的基本发展情况,判断指标是否能够明确体现项目的完成情况;支出分配评价层面,可以从高校的基本活动支出范畴,即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支出两个层面思考。故提取了绩效目标合理性、预算指标明晰性、教学活动支出预算执行率、科研活动支出预算执行率四个指标。
(三)预算投入
由于预算执行过程的复杂性,预算执行时投入的资金或资源并不能一次转化为产出,也不能一次性实现高校所设定的绩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着转换成其他内容的中间过程。同预算分配中的支出评价类似,预算执行中间过程的绩效评价也可从教育活动支出、科研活动支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活动的中间过程是资金先转化为师资力量、图书馆及相关设备,再通过对师资力量的运用及基础设备的使用将投入资金转化为最终的产出,对应设置了师生比和生均固定资产增加额两个指标;开展科研活动的进程中,投入资金一般会转化为被批准的科研项目、科研活动所需设备等等,所以设置了师均科研设备和师均科研项目两个指标。
(四)预算产出
同预算投入类似,预算产出也可以分为教育活动产出、科研活动产出两个部分。针对这两个部分设置了毕业生合格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生均科研项目和科研项目结题率四个指标。
(五)预算监督
预算监督是指高校预算资金的提供者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约束,该维度主要考查资金使用过程的合规程度及公开程度。合规程度方面,由于预算执行需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来投入,若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差额过大,则说明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并不合规。所以设置了年度违规次数和年度收支比两个指标。公开程度方面,高校财务处公开的内容是利益相关者获取预算监督所需信息的主要途径,故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部分取决于高校预算决算是否及时公开与年度公开项目数两个指标。
四、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文章选取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AHP将定量与定性结合,适用于存在多种复杂决策方案的确定。
(一)构建层次结构表,设置目标层A、准则层B及方案层C。
(二)构建判断矩阵。邀请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对各层次因素重要程度进行了比较,得到A-B,B-C各层次因素间判断矩阵。
(三)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检验是否一致。求出各判断矩阵的指标权重系数W、最大特征值λmax,一致性指标CI、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检验系数CR如表1所示。表内数据显示以上矩阵CR<0.10,即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四)计算C层级各指标对于总目标A的总权重。
C层级指标总权重=C层级指标相对于对应B准则的权重×对应B准则相对于A目标的权重。
因此,文章建立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五、 结语
文章从高校预算管理的具体运行过程出发,根据其施行的步骤确定了五个维度,并针对各个维度提取关键绩效指标,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使得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切合高校的实际需求,便于高校执行预算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绩效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张友棠,曾芝红,李思呈.高校预算績效拨款模式新探[J].财会月刊,2013,(20):76-78.
[3]彭秋莲,杨运东.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16):13-16.
作者简介:
赵湘莲,女,河南郾城人,博士,博士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徐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会计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