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生评教的博弈研究
2018-09-17宁汇刘欣梅
宁汇 刘欣梅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师生间的一种博弈行为。现行高等教育學生评教中存在着分数失真、学生消极、教师质疑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学生评教机制存在博弈角色定位不准、博弈信息不透明、博弈者利益未充分实现等制度性缺陷。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评教机制、强化师生评教意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障师生核心利益等方面对学生评教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实现以学生评教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评教;博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8)03-0105-04
学生评教是指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学生评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在美国各高校兴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现已发展成为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之一。虽然,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学生评教是“可靠、有效且有价值的教学评估手段”,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术界及各高校的师生对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实证性、有效性的争论一直存在。本文将从博弈的视角分析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学生评教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博弈视阈下的学生评教
博弈是指在同一活动中的两个或多个行为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实施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并在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博弈的特征是行为者采取行动以影响其他行为者的选择,没有行为者能单独决定情境的结果,所有行为者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都必须思考其他行动者会做什么,最终,所有行为者的利益达到平衡。
高等教育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保障和实现学生学习利益,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和学生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治理。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评教是教师和学生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而进行的博弈。高校教师和学生是具有独立行为和决策能力的主体,是博弈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付出教学劳动,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和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并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兴趣爱好及自身发展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教学,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解答疑惑、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高等教育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生评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学生评教过程偏向形式主义,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产生较大偏差,学生评教公信力降低。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教分数失真
调查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都集中在90分以上,这样的评教结果显然难以区分各位教师的真实教学质量,因此,许多高校试图通过按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弥补,然后按照“评教排名前10%”和“评教排名后10%”进行奖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即便“评教排名后10%”的教师,其评教成绩也大多超过90分。按照排名,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属于差的,但按照分数,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属于优秀。这种矛盾的现象在当今高校中越来越普遍,使得学生评教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博弈角色定位不准。前已述及,学生评教过程中的博弈双方是教师和学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行政管理者是学生评教的实际监控者和执行者,教学行政管理者规定了评教的方式和内容,利用评教成绩考核教师,将评教成绩与教师的升职和奖惩挂钩,同时,利用各种行政手段强制学生参加评教。这种评教模式将教学行政管理者和师生放在了对立面,导致师生合谋与教学行政管理者进行博弈:为了得到教学行政管理者的认可,教师通过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满足学生对考试成绩的需求,甚至讨好学生而获得较高的评教分数:学生通过给教师提高评教成绩,与教师搞好关系,甚至讨好教师以便顺利获得考试高分。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教学行政管理者失去了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能力,教师失去了追求教学进步的动力,学生失去了严谨求学的意识,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消极评教
某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评教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超过30%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对自身的学习没有影响,多数学生评教的动机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行政管理者规定的任务。例如,有的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先评教才能查询考试成绩或者参加选课,这种强制评教机制让学生对评教的目的产生质疑,误导学生产生评教不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是为教学行政管理者和教师的考评服务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必然导致学生“逆向选择”,产生消极评教心理。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学生消极评教的根本原因是评教信息不透明。首先,学生评教的目的、规则、用途、结论等信息一般由教学行政管理者制定,因此,教学行政管理者对评教信息最为明确;其次,评教结果与对教师的考核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会主动了解评教的相关信息并迎合评教的要求:再次,学生因对评教的误解而认为评教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因此对评教信息不感兴趣。博弈行为者充分掌握博弈信息是维持博弈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作为评教的主体,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评教信息,必然导致其在评教中无法作出正确的行为决策,导致学生消极评教。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评教活动只能沦为“形式主义”。
(三)教师质疑评教
某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0%左右的教师认可学生评教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评教效果提出了严重质疑,认为评教不仅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益,反而束缚了教师发展,限制了学术自由,僵化了教学方法。从博弈的角度分析,教师质疑评教的根本原因是现有评教机制中未能充分实现教师的核心利益,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现有评教机制“重结果、轻过程”。多数高校的评教发生在结课考试之后,学生对教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表现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只能对最后几次课留有较深印象,而对教师的前期授课情况几乎遗忘,因此,这种“一次评教”难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表现。其次,现有评教机制“重考核、轻反馈”。评教的目的是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现有评教机制仅作为考核教师的一种量化手段,评教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聘任、晋升、奖惩等挂钩,而没有向教师反馈教学问题,也未给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这无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评教机制只能反映教师在某一个阶段的教学效果,且不能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更无法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导致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评教结果,甚至为了迎合评教指标而丧失教学的基本原则,这种评教机制无助于教师核心利益的实现,最终也无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其必要性和有效性自然受到教师质疑。
三、解决学生评教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針对现行高等教育学生评教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博弈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健全评教机制
传统高等教育学生评教机制以评价教师教学结果为导向,导致评教的时效性差、评教分数失真、学生消极评教、教师质疑评教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提出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评教机制。
首先,明确评教的目的是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应通过评教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做到随时评教、灵活评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评教专用APP,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从评教过程中受益。
其次,明确学生和教师在评教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水平。教学行政管理者作为评教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判者,其责任是制定科学的博弈规则,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评教的积极性,维护评教的公平、公正和良性运转。教学行政管理者应改变对评教结果的运用方式,不应将评教作为一种考评教师、管理学生的工具,而应将评教作为一种教学反馈手段,利用评教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评教结果,提出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再次,完善评教指标,构建学生、教师、教学专家、教学行政管理者多方共同参与的评教体系。现行评教指标大多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描述,而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对这些描述给出客观的评价,难以掌控评分的标准,仅能给一个“感觉分”,这种靠感觉打分的行为带有严重的主观色彩,未必能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因此,教学行政管理者需要加强对评教指标的研究。因为教学行政管理者、教学专家、教师、学生各自的教育背景和认知水平不同,所以在对待具体评教指标的解读上,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为此,教学行政管理者在设定评教指标时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专家的意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设定相应的评教指标。同时,在评教指标的表述方面要面向具体问题,避免抽象化;要简单、准确、可量化,避免语言歧义,避免所设问题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二)公开评教信息
按照博弈理论,只有在博弈双方都充分了解博弈信息的基础上,博弈者才能采取恰当的行动和策略,博弈过程才能科学、有效、公正和良性运转,博弈的最终目标才能更好实现。
首先,强化学生的评教意识。评教的目的、意义、规则等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信息,对教师和学生树立客观、公正的评教态度,掌握正确的评教策略至关重要。如何强化学生的评教意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评教宣传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教学行政管理者应设置专门的培训环节,向学生充分阐明评教对学生学习的益处,并对评教的具体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评教的规则、学会正确的评教方法,使学生乐于评教、善于评教。
其次,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直接沟通机制。在传统评教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评教信息先反馈给教学行政管理者,再由教学行政管理者反馈给教师,这种信息沟通机制会产生信息延迟,甚至造成信息失真,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也就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导致学生认为评教和不评教的效果是一样的,从而丧失评教主动性。为此,教学行政管理者应为师生搭建“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平台,实施及时、平等、自由的师生对话制度,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对教师的期望,使双方在直接交流中互相理解和启发,达成对教学共识的良性循环激励机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实现师生利益
博弈者参与博弈过程的目的始终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学生与教师可通过在评教过程中的博弈实现自己的核心利益。
首先,必须明确教师在评教中的核心利益不是取得评教高分,从而获得晋升提职的机会,而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行政管理者和教学专家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评教中的核心利益不是取得考试高分,而是受到更好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其次,营造灵活自由的评教氛围。林光彬等研究指出,国外大学的评教之所以更为成功,是因为国外大学的教学活动属于学术事务,学者充分享有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定、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手段运用、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的学术自主权,而我国大学的学生评教大多是行政本位的,学生评教从目标设定、标准设置、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基本由行政部门主导,行政意志牢牢掌握了学生评教活动的主导权,使得评教过程失去活力。因此,应借鉴国外经验,将学生评教建设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自由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师生座谈、教学沙龙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学生评教与教师互评、专家指导等方式结合起来,为学生评教构建宽松、自由的氛围,引导教师和学生回归教学的本质,主动利用评教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核心利益。
再次,加大对教师和学生参与评教的激励。一是增加以评教为研究对象的教改项目,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高等教育学生评教机制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现行评教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评教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二是在授课方式方面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创造和实验最新的教学方法:三是加大考试改革力度,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鼓励教师采用更具灵活性的评分方法,对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及通过评教为教师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数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和评教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生评教是改进高校教学服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博弈的视阈下,学生评教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活动进行的博弈,教师和学生通过博弈实现教学相长。以博弈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学生评教发现,学生评教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教师、学生及教学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评教信息不透明以及对师生核心利益的忽视。因此,应在博弈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学生评教机制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通过明确评教的目的、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评教机制、强化师生的评教主体意识、提高教学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建立师生信息直接沟通机制等措施,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核心利益诉求,提高师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推动师生共同进步,从而实现通过学生评教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最终目标。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