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某民办院校201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8-09-17田延秋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级新生入学新生

田延秋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40)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刘建中在2009年对20年以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发现我国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者占16%~30%[1]。对我国高校学生自杀率的统计显示,大学生自杀率为1.24/10万[2]。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建设领域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大一新生刚经历了高考,对未来尚无明确规划,在远离家庭和熟悉的同学、朋友,面对大学的新环境、新要求、新规则时,容易产生较多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目前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中,使用最多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3]。为了解201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使用UPI对其进行调查,试图对地方民办高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为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某民办高校2017级入学2周后的新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 168人,女生3 502人,平均年龄(19.04±0.79)岁。

1.2 方法

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了解学生基本结构和思想状况,作为问卷分析时的参考;第二部分是调查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共60道题(有4道测伪题),其中8、16、25、26题是关键题;第三部分是4道辅助题,主要调查被试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了解和心理咨询要求。UPI总分56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根据评分标准将被试分为3类,第一类:UPI总分≥25分,对25题做肯定回答,辅助题中至少有2题做肯定回答。此类被试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尽快约请咨询。第二类:UPI总分 20~24 分,8、16、26 题中有1题做肯定选择,辅助题中只有1题做肯定选择。此类被试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应引起咨询机构注意。第三类: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即可能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一般不作为咨询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

1.3 质量控制

采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进行在线测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序测试。测试前制定步骤详尽的测试指导语,安排心理测查培训会,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此次测查的目的和步骤。测试后,从系统中导出数据,剔除无效个案(剔除标准:测伪题得分过高,有规律答卷)。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评结果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得分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LSD和Dunnett’s T 3法,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UPI得分情况

统计发现,2017级新生UPI平均得分为9.49分,标准差为8.80,其中最低分0分,最高分51分。根据得分情况划分如下,一类学生671人,占11.8%;二类学生1 139人,占20.1%;三类学生3 860人,占67.8%。

2.2 2017级新生入学动机

对测试中入学动机一栏的选择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7级新生入学动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为振兴中华(1 796人,占31.5%)、为今后就职方便(1 656人,占29.1%)和想提高自己的修养(893人,占15.7%)。

2.3 关键题和附加题选择情况

对UPI中关键题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自杀倾向者有97人,占1.7%(25题);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有359人,占6.3%(8题);常常失眠者有326人,占5.7%(16题);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者有215人,占2.5%(26题)。为进一步了解2017级学生之前接触心理咨询和心理学知识情况,对附加题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所调查的5 670名新生中,有350人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占6.1%。

2.4 选择频率最高的项目

对UPI中除关键题和测伪题外的52个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选择频率最高的项目为: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对脏很在乎,在乎别人的视线,总是注意周围的人,爱操心,父母期望过高。根据李献斌等之前的研究[4],本文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在:(1)强迫症状问题: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对脏很在乎;(2)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在乎别人的视线,总是注意周围的人;(3)情绪性格问题:爱操心,父母期望过高。

2.5 不同性别大学生UPI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新生UPI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注:*表示 P<0.01,下同

?

2.6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UPI得分比较

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UPI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大约一半的学生来自农村,来自大城市和边远农村的学生占比不超过6%。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村、边远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越来越低趋势,UPI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来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表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

2.7 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UPI得分比较

对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的UPI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UPI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657,P<0.01),离异和其他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最低,双亡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来自多代和普通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来自离异家庭大学生。

表3 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UPI得分比较(±s,分)

?

2.8 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UPI得分比较

对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UPI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UPI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家庭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冷淡、争吵和其他家庭氛围的大学生。

表4 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UPI得分差异(±s,分)

表4 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UPI得分差异(±s,分)

?

3 讨论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市某民办院校2017级新生中有一类学生671名,检出率为11.8%,其中有自杀倾向者97人,占1.7%。姜伏莲曾对8省14所大学新生UPI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一类学生检出率在10%左右,大学新生中有自杀念头的占2%~3%[5]。可见本样本的一类检出率与已有研究基本相符,但是自杀倾向者相对较少。研究者认为这与近几年中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大学新生入学后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本研究数据统计也显示,入学之前就有一部分学生接触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

3.2 大学生入学动机差异

在本研究中,学生入学动机排在第二位的是为今后就职方便,可见2017级新生入学动机具有功利性;而以自我发展性动机为主的选项,如想提高自己的修养、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想做学问等均排在靠后的位置。赵玉芳等认为父母文化程度影响学生入学动机,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学生入学的社会取向动机就越强[6]。本研究中被试主要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同时,以外部动机为主要求学动机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时往往采取回避、退缩等策略来应对[7]。加之民办院校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见,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3.3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类型

对关键题和附加题的统计显示,约16%的学生对关键题做了肯定回答,表明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吴世珍等2016年对青岛某公办学校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9.8%[8],这一数据虽低于唐慧等2013年对2002—2011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的Meta分析数据(29.3%)[9],但同样提示大学新生抑郁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大学新生虽然主要心理症状选择率有所不同,但是排在前几位的有较高一致性。如前文所述,本研究中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和情绪性格方面。这与胡启先的研究结论一致[10]: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适应障碍伴抑郁(6%)、人格障碍(5%)、学习问题(4.5%)、适应障碍伴焦虑(3.5%)、人际关系问题(2%)[11]。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神经症、人际和人格问题等是不同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都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点突出这几方面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

3.4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在本研究中,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女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2]。王建中等认为,由于中国社会对女生要求更加严格,加之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征,其在面对成长和发展问题时表现出更多不适应[13]。这提示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必要给予女生更多关注。

3.5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本研究结果也提示,来自农村和小城市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可能与其成长环境有关。大学一般分布在较大的城市,来自农村和小城市的学生由于远离家乡,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可能会出现更多不适应,从而产生较多心理问题。因此,心理适应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3.6 不同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对新生心理健康有巨大影响。虽然本研究中被试人数分布差距较大,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原生家庭对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性。从前文可以看出,多代、普通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谐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季良靖在2008年的研究发现,父母关系和谐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关系不和谐容易造成子女更多的心理问题[14]。也有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组织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15]。这些研究都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构建“家庭—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级新生入学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以“细”育人——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
小学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沟通的策略
浅谈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