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法的农村电商扶贫战略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2018-09-17宋湘琴

农业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商扶贫SWOT分析

◎宋湘琴 杜 珩 郑 君

基于SWOT分析法的农村电商扶贫战略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宋湘琴1杜 珩2郑 君3

摘 要:电商扶贫即是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的一种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本文以渝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理论,对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设计,以帮助电商扶贫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SWOT分析;战略设计

※本文为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乌江画廊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与推广”阶段性成果。

引言

渝东南地区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包括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武陵6个区县。幅员面积1.98万km2,占重庆市总面积的24%;总人数339.5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占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是重庆唯一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11年国务院将渝东南地区的6个区县列入电商扶贫的试点区。由于基础设施滞后、专业人才匮乏、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够充分,渝东南地区的脱贫进程相对缓慢。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该地区首次被列为连片特困地区。

电商扶贫即电子商务扶贫开发,通过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运用电商扶贫的方式以达到减贫脱贫效果的一种创新型扶贫方式[1]。电商扶贫采取的主要形式包括:直接到户、参与产业链和分享溢出效应[2]。

一、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现状的SWOT定性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

1.产品资源优势。渝东南地区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形成了生猪、长毛兔、烤烟、蚕桑、魔芋、中药材等6大骨干农业产业;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绣花、竹编、民族服饰等成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2.地方政府电商扶贫相关政策支持。重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全市电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和市级有关部门下发的13个配套文件,与《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全市扶贫攻坚的“1+1+13”政策体系。

3.农村贫困户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渝东南地区农民的生活艰苦,致富的愿望异常强烈。在一些成功的致富道路引导下,农民具有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和积极性。

4.电商平台上的活跃程度。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底重庆全市农产品涉农电商平台超过230家,涉农电商超过2.5万家,网民达到144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8.3%,预计2020年将建成国内互联网经济高地。

(二)内部劣势分析

1.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渝东南地区农村居民对于电商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外部新闻的刺激以及日常生活中对电子设备的简单操作,很少有人真正的接受过有关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培训。

2.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据重庆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渝东南地区的生产总值为971.31亿元,仅占重庆市生产总值的5.5%,经济发展处于中低水平。

3.物流配送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快递企业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的网点没有覆盖到贫困区县。此外,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渝东南地区物流行业成本不小。

4.电商在农村发展受阻。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的普及率非常低,农村居民对新型的互联网文化不敏感,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外部机遇分析

1.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电商扶贫战略。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将电商扶贫工程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还专门就电商扶贫做出了明确部署。

2.引入电商平台,加快电商生态的构建。国家政策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和各地政府先后与苏宁、阿里巴巴等及地方电商平台签约,进行长期合作,有效地克服了渝东南地区电商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的内部劣势。

3.“开发式扶贫”浪潮兴起。扶贫最为关键的是防止返贫,电商扶贫不仅强调需要“授人以渔”,还要以电子商务助力沟通供求两方,解决市场对接问题,真正达到长期脱贫致富的目的。

4.人才培养纳入扶贫培训统一规划。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启动了“农村高素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项目,目前每村基本都有一两个本土人才回村挂职或创业,一支脱贫攻坚“不走的工作队”已然成型。

(四)外部威胁分析

1.网络信息安全。在线支付网络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当消费者财务安全受到损失后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因此消费者会担心信息安全而拒绝“线上消费”[3]。

2.产品质量的质疑。网络购物存在“虚假宣传”、“质量难鉴定”等问题,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可信度降低,电商产品自身也存在把关不严现象,“线上消费”的销量受到影响。

3.扶贫资金投入不均衡。2014年底,重庆市有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1919个贫困村。其中渝东南地区扶贫资金投入为305.9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10.6%,位居重庆市倒数第一,扶贫资金投入不均衡使得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进度缓慢。

4.西部地区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聂林海(2014)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对电子商务发展规律、趋势及其作用认识不足,加之各地经济、产业、市场基础存在差异,造成沿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电商发展的不平衡[4]。

二、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现状的SWOT量化分析

结合SWOT定性分析,对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现状进行量化分析,以期得到更全面的电商扶贫可行性战略,其具体做法为:①估测权重,根据SWOT的重要程度,运用专家评估法对一级变量(S、W、O、T)进行权重分配。②分变量估测分值,利用专家打分法对SWOT下的每一个二级变量(Si、Wi、Oi、Ti)进行量级评分。③用分变量的平均值与一级变量估测权重的乘积进行得分总计。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SWOT评估分值见表1。

从表1看出,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内部优势值0.9425高于劣势值0.814,外部环境的机会值1.1025大于威胁值0.5415,说明该地区电商扶贫属于“优势”+“机遇”型。明显的产品资源,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及地方的扶持政策,电商平台的引入以及“开发式扶贫”方式的创新等,这些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为该地区电商扶贫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计算,劣势与优势得分的比值为0.86,威胁与机会得分的比值为0.49。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的内部条件中的劣势相比于外部条件的威胁更加明显。因此,该地区电商扶贫战略成功实施的瓶颈在于如何克服各种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交通偏远物流难行、电商普及率低的内部劣势。

三、基于SWOT分析的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战略设计

根据以上SWOT分析,本文尝试从宏观层对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的发展进行战略设计。

(一)确定发展总目标

结合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确定发展总目标。渝东南地区最核心的内部优势为产品资源种类繁多,加上该地区电商扶贫等众多外部环境机会,确定渝东南地区发展的总目标为将渝东南地区的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及旅游产品与政府的政策支持结合起来,采用“开发式扶贫”的方式建设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特色品牌,绿色品牌及多元化品牌的产品电商生态网,从而帮助渝东南地区农村居民减贫消贫,实现共同富裕。

(二)拟定阶段目标

利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或者优势弥补环境风险从而拟定阶段目标。对于渝东南地区农村而言,其阶段目标分为:第一,利用人才培养纳入电商扶贫规划的机会增强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了解;搭上政府与电商平台合作“顺风车”等。预计5-10年发展成为重庆市知名的电商扶贫试点区域。第二,地方政府集思广益,加大宣传。预计10—20年培养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品牌。第三,在20-30年内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农业电商聚集区。

(三)制定发展战略

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均较为突出,这就意味着无法制定出唯一的一个战略来应对所有环境的变化与冲击。因此便需要结合目标的设定来制定出不同的战略以应对不同的环境。

1.延展型(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①集中内外资源,改善电商扶贫战略实施的环境条件。地方政府紧跟中央有关精准扶贫,电商扶贫的动态,第一时间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电商扶贫的重视程度。②进一步完善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的战略部署。地方政府应该将发展目标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将扶贫信息下达到每一个贫困户。采用自上而下的传达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完善战略部署。

表1 渝东南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SWOT评估分值表

2.扭转型(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①借助于中央各项电商扶贫政策,加大本地区人才培养力度。渝东南地区各区县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电商人才的培训。②搭上“电商平台合作”的顺风车,提高电商普及率。农村电商基础薄弱,经验不足,政府应当推动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加速构建农村电商生态。

3.防卫型(ST)战略:维持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①打造品牌。渝东南地区当地农副产品安全性较高,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同样具备较强竞争力。②激发贫困户的能动性,削弱贫困资金投入不均衡的外部威胁影响。渝东南地区农村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及电商活跃程度便对电商扶贫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脱贫目标。

4.多元型(WT)战略:弥补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①创新电商服务模式。“电商扶贫”是一种新型扶贫模式,可以依托“互联网+”、“新媒体+” 开创扶贫3.0模式。②自主电商扶贫的同时鼓励合作开发。渝东南地区各区县在电商扶贫过程中,既要对每一户贫困户直接帮扶,更应加强区域间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实现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

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尽管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发展总体上属于“优势”+“机会”型,可以弥补渝东南地区内部劣势及外部威胁,但是任何一种劣势和威胁都有可能造成渝东南地区电商扶贫规划的失败,因此,对于电商扶贫在实际操作中应进行周密科学的战略设计。此外,该地区电商扶贫的战略设计应着眼于长期发展,根据战略执行的结果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交流,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战略偏差,发现更适合的战略,保证战略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1.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商务学院 重庆 401320

2.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3.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猜你喜欢

电商扶贫SWOT分析
重庆市电商扶贫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电商扶贫工作
甘肃清水:做活“电商扶贫”拓宽增收路
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析
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关键问题与政策走向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