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讨
2018-09-16郭芸刘敏
郭芸 刘敏
摘 要:当前,微博、微信、微公益诸多以“微”冠名的网络交互平台日益发展成熟,人类已然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拓宽了其时空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使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对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提出诘难,也让教育的内容呈现不连贯性。面对冲击,我们可以通过形成微认知,增强思政队伍建设,把握微时代特点,建立网络监督机制等有效对策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170-03
Abstract: At present, new things like Wechat, micro-blog are booming, they are entitled with "micro", which indicating the coming of "micro-era". The micro era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de it more targeted, and broadened its space-dimension. But the micro era also made the author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challenged, and made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controllable a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systematic. Facing challenges, we can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forming micro cognition,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 building, grasp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ing network supervision mechanism.
Keywords: Micro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path
世界傳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使不同社会形态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并迅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更易接受新奇事物的特点使他们成为了“微时代”下微传播的主体,“微时代”的兴起对大学生的认知形式和渠道、思维观念及方式、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诸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高校思政工作来说,这既是发展际遇也是重大冲击。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深入了解其特征,积极回应“微时代”给思政教育带来的际遇和冲击,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微时代概念界定
(一)微时代的内涵
不同于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信息传递方法,“微时代”是运用现代网络数字化传播技术,以声音、图画、语言、文本等各种方式,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的、移动便捷的小型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它也“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就在于一个“微”字,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内容 “微”,微时代分享的信息短小精悍,文本篇幅较少;二是载体“微”,承载信息传播渠道的移动终端体积较小;三是客体“微”,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受众客体,也就是微民;四是行为“微”,信息传播的体验过程,可以利用触屏、点击键盘等去实现点赞、转发等功能。
(二)微时代的特征
1. 微载体的多样性
微时代下承载微内容的微载体得以快速更新,呈现多样性,尤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代表。微博作为一种即时分享短小精悍信息的网络交往平台,最初形成于2009年8月,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得以迅速发展,2016年微博的月活跃人数突破了3.13亿。微信出现于2011年1月,是一个能即时通讯的便捷的APP,截至去年年底,它的月活跃人数约8.89亿,遍布世界各国。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拥有微博、微信账号,也可以自主参与微电影、微公益等活动。微时代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载体,人们才能够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进行迅速的沟通交流。
2. 沟通的互动性和去中心化
在微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每一条新闻的发布和社会事件的传播,人们不仅仅只是围观者,更是参与者和讨论者,从而颠覆了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过程,信息的传播过程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形成多向互动式的传播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关注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体育新闻等,也可以对这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主动进行交流,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从而构建新的思想交流环境。沟通的互动性和去中心化使人们的交往越来越活跃。
3. 传播的瞬时性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信息传播成本直线下降,而传播效率却越来越高。不论何时何地,微民都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消息,没有任何的时空限制性,这种传播的瞬时性让同一时间可以迅速聚集大量的消息,使消息的传播更具有冲击力和爆发性。再加上微时代下不再是长篇大论,而是微内容,人们在传播、分享信息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更加即时,再加上便捷的移动载体的盛行,从而促进了信息文本更新的速度加快。
4. 文本的碎片化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更喜欢用较少的时间接受、阅读简短的文字,观看微小的视频,“快餐式”的消费形式受到人们青睐。微时代各种体积小、屏幕小、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为这种需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微时代下传播的内容更加简洁,信息文本也变得短小精悍,大量文本变得迷你化、碎片化。比如在微博平台上,用户掌握着发布信息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发布140个字以内的信息。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最佳选择之一,同时也使得信息文本呈零散和碎片化状态。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微载体的多样性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传统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思政理论课,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满堂灌”,这种授课方式相对来说很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时代人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载体,达到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实时的沟通互动,多样化的微载体赋予思政教育新的活力。一方面,利用微载体,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改变了以前“你说我听”的状况,让大学生可以自主地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可以及时发布信息,运用语音、文字、图像等方式,让大学生更快地获得知识,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加直接。这种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更能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思政教育的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二)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传统的思政教育,老师处在知识金字塔的顶端,自上而下的灌输知识和发布信息,受教育者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交流是直线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教师也就无法实实在在的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导致教育结果出现偏差。沟通的互动性是微时代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前提下,通过微载体就可以迅速的完成图像、文字、语音的上传、浏览、下载等任务,可以更大程度上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这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多人进行开放式的交流,这样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从以前的单向灌输变为多向互动,老师才能够快速的接收到关于学生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的有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三)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延伸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性
传统思政教育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师生双方都在场才能完成,即“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受时空限制,难以全面覆盖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速即时,不论何时何地,微民都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消息,没有任何的时空限制性,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见字不见人的微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即“键对键”的交互方式,这种方式使个人的一些社会特征被掩盖,虚化了交往的角色,从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预防心理,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教育双方能够借助微载体展开最真心的互动,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和盘托出内心想法的目的。教育者借助微载体得知受教育者切实可靠的想法,这使得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探讨和解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
(一)主体的去中心化使思政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
传统思政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知识,思政教育工作者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微时代下,大学生是网络移动终端最重要的使用主体,他们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交互平台得到各种信息,而思政工作者已经习惯于自己原有的教学手法,他们对微载体的关注不多,在信息获得方面严重不足,这必定会动摇思政工作者在掌控信息方面的优势地位。大学生經常利用微媒体平台和相关的链接查询搜索新闻、交际、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根据得到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来判断是非,表达自己的思想,关于思政教育的诸多内容,学生可能绕过教师利用微载体的交流互动学习已经掌握。知识的微时代下信息传播主体的这种去中心化使得大学生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单方面的听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家之言,这无疑会使思政工作者曾经拥有的绝对发言权受到冲击。
(二)信息文本的碎片化让思政教育内容呈现不系统性
以往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借助一些固有的载体,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往往是由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接受,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微时代信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超过以往的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信息的连贯性,导致网络上种种信息传递呈现出不系统和零散的状态。而且在微时代,每一个微民都是一个信息集散中心,既是讯息接收者,也是扩散者,这就造成传播的不确定性和碎片化,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内容呈零散性。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如果无法达到连贯性和系统性,这显然无法使受教育者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问题,也无法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基于此,如何有效地降低信息的零散给思政教育带来的不利,是每位思政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
(三)信息传播的海量化使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受到诘难
以往的思政教育在现实环境中开展,一般通过课堂、讲座、主题报告等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完成教育任务,这种方式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现实体验,也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在微时代下,信息传播海量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受教育者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陷入误区,这显然不利于受教育者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同时也使原有的思政教育方法受到冲击,让思政教育变得不可操控和难以确定。另外随着微载体的不断丰富,学生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和获得课本知识,还可以结合时政热点来巩固知识,以往的教育方法很难再适应大学生的需求,这就使曾经的思政教育方法受到诘难。
四、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形成微时代认知,增强思政队伍建设
微时代下,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最根本的就是形成微时代认知,组建一支适应微时代的高水平的思政工作队伍。首先,高校应深入认识和接纳微载体,改变以往的工作理念,逐步适应微时代。教育者都要学会运用各种微载体,对于部分年老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专题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把握微载体的使用技巧,从而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其次,思政工作者应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将以往的“灌输知识”改为“积极引导”和“分享信息”并重, 做微时代教育的引领者,从而形成与微时代相适应的新理念。最后,思政工作者要主动树立“微权威”,使以往严肃的职业形象逐渐褪去,塑造轻松、良好的形象,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建立多元化、形象化的微课堂,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较好地与他们开展零距离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工作者对教育的引导作用。
(二)开展微活动,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大学生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主体,受微时代的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互动方式以及行为取向等都有了改变,这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有了变化。相应地,思政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广泛地开展微活动来充实其内容。首先,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诸如红色微博原创赛、红色微信征集赛等微活动,把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与思政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可以让微媒体与传统载体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学校的校报、期刊学报可以开辟微专栏登载有特色的微博短文,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对一些典型的事迹可以运用微载体和校园广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宣传报导。最后,要积极倡导微公益。通过许多感觉微乎其微的小事,积少成多后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倡导学生把爱心付诸行动,集点滴微力量,成他人社会之美。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三)借助微载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微时代下,思政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等都有了很多改变,为了适应这些改变,我们应该充分借助微载体大胆的实践,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首先,应借助微信、微博等微载体将以往的单项式灌输改为多向式交流,根据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和交流的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方式,建立公平的多向交流模式。其次,坚持使用典型示范法,借助微信、微博等微载体开展典型示范活动,一方面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用反面例子教育学生,防止学生犯类似的错误。最后,要创新运用咨询辅导法,大学生在认知、心理承受等问题上存在局限,面对复杂问题时难免会思想困惑、心理苦闷、选择困难,我们应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设立思想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等多方面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公众号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听取合理性的建议,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加强微时代信息的正确引导,提高受教育者的媒体素养
微时代下微载体的逐渐更新及应用,给大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了便利,相反也加快了恶性信息的传播。对于这些参差不齐的信息,我们应该有一定的甄别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媒体素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开展讲座、专题报告、微博平台等方式,分析微时代信息对学生造成的正面及负面影响,降低非主流信息与错误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其次应在高校开设媒体素质培养课程。这一课程让大学生了解认识到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当前的信息化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信息能够瞬间产生并传播的时代,个人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不能肆意的传播虚假信息,盲目跟风,制造舆论,应遵循网络道德要求,科学、安全、文明的上网,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五)把握微时代特点,建立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监督机制
微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网络舆情也会带来诸多问题,这使得高校建立网络监督机制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应建立专门监督网络舆情的机构,这个机构主要由学院相关的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师、学生干部和其他的思政工作者等组成。同时,学校要对技术设备加大投资,改善软硬件条件,给搜集、研究和处理信息舆情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3]。其次,学校要时刻关注学生网上的思想动态,对一些虚假的谣言要及时地进行澄清,对一些违背主流价值的言论要进行反驳并批评,还应及时的删除。总之,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形成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齐抓共管的局面,避免不良网络舆情的放大和扩散,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和危害,建立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微时代利弊相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既要利用其优势,也要巧妙的绕过其弊端。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能绝对地用键盘代替课堂的交流,我们可以运用微媒体来拓展传统媒介的触角,让微媒体和传统载体彼此配合,形成媒体合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网络引导与现实教育相配合,使其能够有效、合理地运行,从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文剛.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角[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6.
[2]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3]吴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