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8-09-16谢春平南程慧吴显坤
谢春平 南程慧 吴显坤
摘 要:野外实习是《森林植物识别与鉴定》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在分析当前野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教材与大纲的编制、学生的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各类教学手段的补充等。最后,对该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师与学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植物识别;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064-04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Forest Plant Identification", but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was influenced negatively by the teaching model of teacher-center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 further,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learner-centered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istent problem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for learner-centered was further clarified, includ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 and syllabus, practical step of student, role and position of teacher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some problems about teacher and student for the model of learner-centered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learner-centered; plant identific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teaching model
在我国的高等教学模式中,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被动学习局面。同时,由于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最终考核比重过大等原因,也导致了学生并未注重学习过程,形成了考前突击的不良习惯。这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与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
植物识别的野外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各农林、师范、综合性大学生物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受陈旧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制约,长期以来都认为该部分是理论课程的附属或补充[2],使得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停滞不前;目前,植物识别的野外教学模式仍是以填鸭式讲授方式为主,教学不佳。如何改变这一不利的教学局面,“中心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转变是关键。我国高校实践类教学长期以来受前苏联的模式影响深刻:刻板的教学程序、陈旧的野外实习指导书配以固定的教学内容,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都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达到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3]。野外教学经验表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是改变目前实践教学困局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教学理念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注意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4]。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地、主动地传输,不是学生顺从地接受,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积极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建构新的理解,“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5]。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6-10];近年来,我国也在林学、医学、物理学、外语等学科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11-14],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存在问题
1. 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目前,植物识别的野外教学模式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在队伍的前面对植物特征进行讲解,学生围绕着教师进行聆听与摘记——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多少、学生记录多少,教师选择讲什么、学生选择学什么。这一讲解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没有选择权,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无法通过自己的比对检验,核对植物的种类,无法实现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认知过程。当野外教学工作结束回到实验室压制标本时,学生已经忘记了植物在野外的具体形态特征,只能凭现有的标本及采集记录进行核对,而诸如树皮、枝条、皮孔、乔灌木、气味等特征,由于在野外忙于记录,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观察与体会。
2. 时间短,教学内容多。我院一般要求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一周内掌握至少60种植物。虽然教师可以在一周内轻松地给学生介绍60-100种植物,但学生很难消化理解庞杂的植物种类特征并同时掌握识别植物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实际情况是,学生多数短期突击记忆植物种类,而在考試结束后立马忘记了之前的学习内容;这一教学结果并未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初衷。在有限时间内整个实习过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走走过程,匆匆结束,很难达到系统、科学和实效的结果[15]。
3. 师生比例过大,教学过程管理困难。由于大学扩招的原因,我院班级的人数规模普遍在38-45人之间,教师在野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管理好学生纪律等。一般情况是学生围绕着教师听讲解,仅有前面少数几个学生能够较好地听清或看清教师的讲解与演示内容,而后面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出现走神、玩手机、欣赏风景、嬉戏打闹等情况。
4. 考核方式单一,过于注重最终考核。现有的考核成绩分配包括“标本识别50%+实习报告30%+实习表现20%”,最终的植物标本识别考核占有最大的比重。这样的成绩分配,无法考核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野外观察能力等,有“一考定音”的意思。因此,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应给予改革与调整。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实践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教学目标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植物识别实践环节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特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重点科、属、种的认识,拓宽学生对植物种类的认知度,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是通过野外植物的调查、采集、鉴定、标本制作、利用和编制检索表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野外植物调查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实际工作业务开展奠定坚实的分类学基础。因此,教学目标最终是希望通过该环节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别植物的方法。
(二)实践教材与大纲的编制
大纲与教材(或讲义)是任何一门课程进行之前的必备文件,如何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植物识别野外教学,其大纲与教材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的植物识别实习教材的内容过于繁冗,从实习内容、步骤、过程、结果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介绍,各环节的设置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做了较大的限制;甚至理论教材已经有的内容,在实习指导书上还细微入至地进行表述[16]。此外,由于多数实习教材编写的年代较早,许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與今天的信息时代严重脱节;学生在翻阅教材的时候的感受就是“古董”,迅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课程的吸引力。因此,实践教材的编制一定是结合本地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并且应密切结合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更新实践教材内容。基于此,植物识别野外实习教材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理论教材已有的内容不应再在实习教材中重复出现,应化繁为简;2.实习教材主要以引导性内容为主,如通过填写“植物特征信息表”等方式,自行归纳总结植物的特征,再经过特征检索查找到具体的植物种类;3.实习教材应从培养目标和要求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及实习地环境,编写符合自身教学要求的内容,而不应盲从现有的实践类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课程大纲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明确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应独立完成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大纲的编制过程应遵循:1.减少讲授模式过多的教学内容,弱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教师主要是“旁观者”与“指导者”;2.注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作业,如一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没必要再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炒冷饭”或“重复验证”;3.丰富考核评估手段,着重点应放在学生实习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而不是最终的考试。
(三)学生为主导的实践过程
明确了植物识别野外实践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后,要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让学生成为实习的主导者,让学生多途径、多手段地自主完成相关教学内容,从而避免教师在前面带队讲解、后面一长队学生在忙着记录的尴尬局面。
以我院新校区后山植物识别为例,要求学生掌握30种左右的木本植物。教师可事先设计好若干调查路线,对每条线路内需要掌握的木本植物种类挂上数字标牌;实习当天,各小组通过抽签选定调查路线。在学生的调查过程中,教师应以“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学生的调查情况。由于野外分布的树种其形态特征识别与园林树种有一定的差别,甚至出现萌发枝叶子变异极大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很希望教师能够告诉其准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法,但教师只能做适当的引导与点拨,避免直接给予答案的教学方式。这种实践教学设计不仅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要求,同时具有以下3个优点:1.由于每个小组的植物种类不一致,避免了各小组相互抄袭的现象;2.学生自主完成整个实习过程,植物种类的判断、表格的填写及特征的描述等均以团队小组完成,既发挥了团队精神,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可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在实习过程中,成员之间可互相监督与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加强小组讨论与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很难在野外第一时间实现对植物种类的准确判断。因此,除了野外调查部分外,应鼓励与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如分别进行资料查阅、检索表核对、表格填写、图片处理、PPT制作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与特长,让实践过程寓学于乐,不消极懈怠。
尊重学生观点的表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会对一些关键性的植物特征提出问题,如对某一种植物特征的描述,应让每个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大家讨论哪一种表达更科学合理,然后做出最佳选择。在讨论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语权”,而不盲从于教师或教科书的“权威”。同时,由于是具体到现实的植物物种,让学生也能体会到环境差异对物种形态的影响。
(四)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教师角色应转换为“服务”或“辅助”,从根本上改变“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根本性的转换体现在从前的“教”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为“学”为中心的模式,即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侧重点在“学”,而不是“教”。简而言之,“传授模式”转变为“学习模式”[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应是: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掌握学习技能?如何继续学习?何种情境下学习?[5]。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给学生讲授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并有独立思考的精神[17],由此最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在植物识别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或是解放教师的教学重担,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教师在布置实习任务之前,需要做具体的学情分析,如班级文理科生的比例、学生的学习意愿、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适用性等。2.详尽和周密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多的主动权在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种种状况或问题,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应以适度为宜,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均不利于此教学模式的开展。3.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既要做好“旁观者”的角色,更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从之前的“教学关系”转变为类似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关系”,教师不会利用教学权威去强制学生学习,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17]。
(五)其他教学手段的补充
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植物识别的实践教学可采用挂图、腊叶标本等丰富教学素材。现在网络通讯手段发达,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等软件对实践教学进行补充。1.可建立微信或QQ群提前发布实践教学的各类内容,如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报告撰写材料分享等。2.网络答疑。由于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在某个时间段内指导某一小组学生;因此其他小组学生可以在有任何疑惑的时候,发布问题、图片等,让教师进行回答;同时,由于是公开的提问,其他小组也可以作为参考学习。3.远程监控与管理。为避免学生在野外实践时处于无管理状态,出现意外情况时可随时让学生分享地理位置或是视频了解学生的状况,这样既可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亦可做到安全管理的教学过程。
改革考核方式。识别植物标本的数量及准确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学习情况,但识别标本的考试模式弱化了学习过程;实习报告等文字材料,学生也可通过借鉴或抄袭他人成果,综合成自己的材料,最终由此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丰富考核方式是检验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为了强化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中心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整个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大致在4-5人;以小组为单位,对所调查的植物进行PPT图片讲解,重点说明植物的种类、特征、用途、分布地等;小组内的成员均要对若干张植物图片进行讲解,学生的讲解次序由教师随机指定,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同学事先只死记硬背某一部分内容的问题。因此,只要是主动参与了实践过程的学生,多数能够在讲解PPT的过程中清楚地说出教师要求的要点,让教师能够较好的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情況。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与成功。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过几轮甚至更长时间的摸索与研究。在我们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
1. 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体系的导向,多数教师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更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因此,在遇到教学改革时,多数处于保守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害怕失败或问责。其次,年轻教师在教学教法方面模糊不清,尚未建立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再次,过于担心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掌控能力。教师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立马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实践过程,也就失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意义。最后,植物识别野外实践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学生有多少种植物,而且让学生掌握如何识别植物的方法与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2.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转换角色。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接受的教育均是“惟命是从”,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缺乏主见、独立分析能力与自信心;学生更愿意被动地接受来自“权威”的知识答案,而不愿意自我主动探索。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勇于“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信心;在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另一方面,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学生说“不”,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不同问题看法上,教师不要处于“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点评,而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之,“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占据我国高校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今后,如何结合信息科技,丰富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迪利夏提·哈斯木,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巴特尔·巴克.高等农林院校植物分类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40-42.
[2]龚双姣,姜业芳,刘世彪,等.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3):104-107.
[3]谢焱石,谭凯旋,冯志刚,等.“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44-46.
[4]李云鹏.“以学生为中心”的种子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8):76-77.
[5]崔彦,代中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6):92-92.
[6]Barr R B, Tagg J.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1995,27(6):12-26.
[7]Richard M. Felder, Rebecca Brent. Navigating The Bumpy Road to Student-Centered Instruction[J].College Teaching,1996, 44(2):43-47.
[8]Huba M E, Freed J E. Learner-Centered Assessment on College Campuses: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4,93(1):3-4.
[9]曹文融,高远.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实习感受[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1):53-56.
[10]李新华.德国大学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76-179.
[11]杨海峰.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教学的应用与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261-262.
[12]袁瑶薇,姜国华,王晓慧,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胚胎学教学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5(9):33-34.
[13]朱杰君,吴高建.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6,26(Z1):116-120.
[14]严红烨,吴海燕.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205-206.
[15]拉琼.植物系统分类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1):115-121.
[16]尹祖棠种子植物实验及实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17]陈慧娥,王清,王常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地质实习教学方法改革——美国密西西比大学野外地质实习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
12,21(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