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2018-09-15张萍
张萍
摘要: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语言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因素,而比喻性词语则是通过语言使用者的想象,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如果译者对源语使用者的文化及社会生活不够了解,就可能产生错译。鉴于此,列举大量例子,分析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指出在文化内涵方面英汉语言中的比喻的相同与不同,并介绍了英语语言中的比喻性词语翻译处理时采取的针对性方法,旨在说明翻译过程中只有灵活处理,才能达到既忠于原文又便于理解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比喻性词语;翻译;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11703
一、相关概念阐释
翻译指的是在译语中原文信息的再现,从语义到文体所用的对等语都是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民族性极强,比喻是语言中富有独特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总的来说,比喻指的是说话者为了能说明白那些比较复杂、抽象的道理而借助于“喻体”和“本体”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针对英语比喻性词语来说,它所反映的是语言使用者的独特文化及历史背景。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一旦遇到比喻性词语,我们仅从字面意思翻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深入地了解和传递英语比喻性词语中的文化内涵。
二、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
(一)历史文化背景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语言是不會永远地保持刚产生时的样子;相反,自语言产生之日起,就随着时间而变化、发展。与此同时,语言中有越来越多新的比喻性词语出现,该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些词语中,有的词语只是在短时间内被小部分人群所使用,随之淘汰的速度也很快;一些词语一直保留至今,且被广泛使用。这些比喻性词语一般都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事件、地方有直接关系。要了解这些比喻性词语的真正意义,就要对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历史文化背景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中的真实记录,历史沉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文化。英语中有历史文化背景蕴含其中的词语是很多的,如Watergate Scandal(水门事件);Its Greek to me(我不知道);from China to Peru(从中国到秘鲁;引申:到处,遍布各地);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引申为:做出惊人之举,取得非凡成就)。此外,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涵盖了许多比喻性词语。有很多比喻性词语来自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事件或者地名、人名,主要是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那些有着相同特征的人和事。比喻性词语的运用使英语日常对话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也更简洁生动,如:A Penelopes Web或The Web of Penelope(珀涅罗珀的织物;引申义:缓兵之计,永远做不完的工作)。再如:a Herculean task(赫拉克勒斯任务;引申义:艰巨的任务)[1]。
(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及宗教信仰
1希腊罗马神话
从历史上看,由于英国长期受到罗马的占领,因此,英国文化在这段时期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希腊、罗马古典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两个源头,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英语中与希腊罗马神话相关的比喻性词语有很多,如: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致命的弱点);Helen of Troy(特洛伊的海伦;倾国倾城,红颜祸水)。翻译此类比喻性词语一定要注意它的来源背景,选取恰当的含义。
2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就构成了特定社会的文化核心,被一代代地流传下去。由于宗教是组成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逾越宗教这部分是非常困难的。另外,表层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在语言和文化的物质方面停留着,要交流下去也很容易;对比而言,因深层文化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深层次意识形态,所以沟通上仍面临诸多困难。
在基督教成为西方统治性宗教后,《圣经》拥有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这部书对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文明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无与伦比的。《圣经》中有许多常见的比喻性词语,如:the lost sheep(迷途的羔羊);spoil Egyptians(掠夺埃及;引申:迫使敌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珍珠投于猪;引申:对牛弹琴,明珠暗投);sheep that have no shepherd(没有牧人的羊;引申:乌合之众)。
由于宗教是深层文化的典型代表,如果不了解这部分文化,那么跨文化交际中,很难做好翻译任务。例如:(1)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这个词组直译为“墙上的文字”,而实际上指的是“不祥预兆”“灾难预兆”。这个词条源自《圣经》,在但以理书(丹氏预言书)第五章中,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曾经盛宴款待所有的贵族朋友,可不幸的是,伯沙撒王和他的朋友们用来饮酒作乐的圣器是从耶路撒冷神庙偷来的,并且请来的击鼓奏乐的异教徒是不信上帝的,这一举动就是亵渎神灵之举。突然间,出现了一只神秘的隐形大手,在宫殿墙壁上开始书写一些古怪信息:Mene,mene,tekel,parsin,人们并没有看懂其中的意思。这个信息的真正意思只有丹尼尔(丹氏)懂得,他告知已被神降罪的巴比伦王,马上要遭受神的报复,他在位的时日不多了——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著名的丹氏预言。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在这里所表示的就是“灾难降临前的预兆”。(2)“Judas kiss”也源自《圣经》故事,指犹大出卖耶稣时用亲吻向敌人做出暗号,这个词的含义是“口蜜腹剑”“阴险的背叛”[2]。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很难懂得其深层意思。翻译时,切忌望文生义。
(三)日常生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一些普通词语赋予引申义,由于有的英语比喻性词语的引申义与其对应的中文引申义是相同的,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但是,人们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由此便会使一些英语比喻性词语的引申义也是独特的。比如:动物的词汇常常会出现在日常对话中,用来形容具有某种性格或特点的人,其引申义在英语中都比较特别。如:cat一词,中国人可能将这个词理解为馋猫,但是在英文中该词所指的是令人讨厌或心地恶毒的女人;在英语中pig是指肮脏、贪婪或无礼貌的人;spring chicken指没有经验的年轻人。
(四)地方风俗
不同区域生活的人们,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往往也是不同的。地区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语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比喻性词语被保留下来,并被人广泛使用,如free lunch一词(免费午餐;引申:不劳而获);doggie bag(狗袋;引申:外卖盒、食物袋)。翻译此类词,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进行逐字翻译,则难以正确传递源语比喻词的内涵。
三、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方法分析
(一)直译法
只要是情况允许,译者倾向于选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由此译文就可以保留原文文本中的比喻性词语的原型,这样就使原文中的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译文文本也就与源语言最为接近。随着不断的积累,语言也随之发展壮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要找出谚语和成语完全相同的喻體及喻义是比较容易的,一般针对这种情况会采用直译法。用此方法来处理比喻,在汉语中移植进西方比喻,丰富了汉语语言。英语中很多比喻的喻体在汉语中被原封不动地引入进来,并被广泛流传。比较常见的有“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眼睛是心灵的窗户”(The eyes are the window to the soul),“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酸葡萄”(sour grapes),“冷战”(cold war),“黑马”(dark horse)等。相对来说,英语中并不会经常移植汉语的比喻性词语,因为这类词汇大多含有中国特色,例如“半边天”(half the sky),“纸老虎”(the paper tiger)等。文体风格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有时译语中即使有相对应的喻体,也要将原喻体得以保留。比如: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失乐园》)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是这样说的: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直译就是:“宁愿在地狱里为王,也不肯在天堂里为臣。”这句话的内涵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译为“宁为鸡头,毋为牛后”,那么其宗教韵味就失去了[3]。
从另一方面来看,直译法有其本身独有的优势,即:读者能了解到更多的英语民族文化特点,并易于接受,从而直接将源语中的形象说法传递给译语读者。翻译充当的并不是简单的单向语言转换,而是要承担着实现双向文化渗透、吸收和移植的作用。译者则充当了文化传播大使的角色。如: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失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工人)。该例句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法,尽管中国人并不习惯于使用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这样直译出来对读者掌握西方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起到了作用。再比如:All the world is a stage.(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这句话是世界文豪莎翁的至理名言,读者容易了解这句话的内涵。由此可见,应保持好每个民族各自的特色,而不是为实现“同”而扫除一切“异”,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二)意译法
意译指的是舍弃比喻。有时翻译需要的是采用解释性译法,换而言之,译文的前提是忠实于原文内容,并且原文结构不被束缚,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规范。在文化方面,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大,出现英汉成语、谚语对应不上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如:The answer is a lemon。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可能会把这句话翻译为:“答案是一个柠檬。”但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无法理解”“没必要回答”。此外,在汉语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经常被提起的。对这句话的译法有两种:一是He did not expect that Cheng Yaojin appear half way.另一种则是Little did he expect that half way another man should appear and try to poke his nose into the matter.从这两种翻译结果上看,第一种是直译,很明显如果译语读者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对程咬金的来历并不知情,就难以理解原文;第二种是意译,省略了人物的名称但对其进行了解释,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原句的真正含义。
再比如下列句子:(1)The children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孩子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2)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3)What he said is but a cockandbull story.(他的话只不过是拙劣的谎言)。上述几个比喻句不能将它们直接译为“一个湿地毯”“不吃鱼和玩游戏”“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可采取曲径通幽的翻译方式,将其句子的真正意愿传达出来,否则只能将其表层意思译出来,与原文本义要表达的含义相距甚远,甚至还会出现滑稽可笑的现象。由此可见,在翻译的过程中,处理文化内涵是至关重要的。译者既要对本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通晓源语文化,对于原文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要充分理解。另外,忠于原文又高于原文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通过译文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力求在各自文化里保持源语与译语的含义相当,克服文化翻译中的困难和障碍。
(三)套用法
在内容、风格、形式上来看,有的英语比喻与汉语比喻有着相似之处,英语比喻性词语在汉语中很容易找到与其意义接近的对应词。人们在使用这些词的过程中,就能了解到英语原文所要传达的意义,让中国读者接受。在翻译时,可以直接套用汉语同义习语。例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使用套用法要注意忠实于原文,并保持原文的原有形象,还要在翻译中与汉语习惯相符合。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调换民族文化。比如:将“as wise as Solomon”译为“智如诸葛”,这样翻译容易让人误以为不只中国有诸葛亮,外国也有,给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又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这句话,如果将其翻译为“倒卖槟榔到广东”这句中国俗语,尽管能表达出一样的含义,但是这两种语言喻体所处的地域差之千里,源语的异域风情全无。从这一点上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在表达及思维方面,英汉民族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文化语言中必然会有不同的比喻方式应用其中,在翻译时要认真处理翻译中比喻的文化内涵,采用不同的手段,灵活处理,使两种文化间的距离尽量控制在最短范围内,并彻底地除去那些因理解不全面、不深入而产生的障碍,从而使翻译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媒介,在两种思想文化交流中發挥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沉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汉两种语言均有各自的特点,也都有大量含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在翻译中,文化内涵的文化差异也起到关键性作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进行语言转换,而是要透过语言表层,真正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对于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译者必须要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重视文化因素,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意。
参考文献:
[1]王旭东.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比喻的影响及其翻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3(1).
[2]李郁青.争议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以“圣经”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6(6).
[3]李丽,高宪礼.翻译视角下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移植与转换[J].文教资料,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