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实践变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8-09-15王路王振宇赵海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问题与对策

王路 王振宇 赵海田

摘要: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变革是提高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三十年实践变革的现状,指出现存的矛盾问题,借鉴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中国工程教育实践中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教育模式,保障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及科技的创新,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适时调整,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1003

高等工程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高级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的有效渠道。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三十多年来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并且变革仍在持续、不断完善之中[1—2]。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供需矛盾及对社会的教育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一、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传统高等工程教育指工科教育,主要面对工业和制造业,事实上当前第一、二、三及海洋、环保等新型产业均涉及高等工程教育的领域[3]。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型、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工程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和不同产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构成的人才立体结构需求都急需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变革[4]。在信息化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满足不同时期社会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持续需求的独特使命,客观上又对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高校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定更加高度系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与措施。

二、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变革概述

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约经历了一百多年,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已成为工程教育大国,其间伴随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发生的转移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已发生重大且持续性的变革,我国高等教育最初(20世纪50年代)在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主要照搬苏联模式,并以改建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试点,此后在全国开展“院系调整”与“院校布局调整”,1985年以后先后经历结构调整、体制改革(1985—2000年之间)及质量提升(2000年以后)三个阶段[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家层面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计划。这些进步表现为工程教育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对高校工程教育经费投入整体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教育门类齐全(门类31个,专业169个)、规模快速扩张(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450余萬人,研究生60余万人,开设工程教育专业的本科高校共计1 077所,培养规模大约占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30%—40%)[6];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包括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专业,以及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获得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认可;高等工程教育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规模。

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变革中存在问题

肩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在中国工业化对工程技术人才高需求的进程中,不断面临新挑战,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仍面临诸多矛盾问题[7—11]:(1)尚存在学生培养层次规格较单一化,且层次间界限不够明晰,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特色不分明的问题。应设置不同培养目标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工程人才去承担工程建设各异的任务。(2)针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态,尚存在不能较好地应对工程教育规模、结构和类型的变化而适时适度进行调整,不能较好地解决国内工程专业毕业生社会供需专业失衡的问题。(3)各高校培养发展目标与教育模式趋同化。(4)专业理论教学比重相对较大,工程实践特征的教学相对薄弱,仍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综合性的实践训练不足,成果导向性弱,导致培养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创新及系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不足,高等工程教育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5)教学体系设置不适应工程培养特点,国外工程教育新理念尚未充分吸收与普及。(6)尽管在校企合作中取得新进展,但高校与企业间合作交流的产业化集成创新不足,师资队伍近年多从海外引进,缺乏工程实践背景,企业未融入高等工程教育角色中,进而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创业教育重视不足。(7)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工程教育最基本的质量规范,现行的质量规范还存在诸多未与国际化工程教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接轨的具体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努力完善形成具有国际通行的等效认证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客观和严格。(8)高等工程教育学生生源的质量有待提高,现有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对象综合能力素质薄弱。(9)国内当前培养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尚存在国际视野、创新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差距。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

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高校以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差异,世界范围的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多种创新模式的案例,主要包括以德国模式为代表的欧洲大陆体系,其侧重工程实践教学;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英美教育体系,其主要侧重科学教育[12]。

世界老牌工程技术发达国家——德国,重视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以培育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学校终极目标。培养层次分为本科研究与博士研究两个阶段,本科学生实际学习任务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均衡。德国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毕业文凭等同于工程师专业资格,其培养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即可从事企业工程实践活动。而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本科生阶段专业性不强,以科学基础教育为主导,到了研究生阶段开始侧重工程实践培养。美国企业大都具有庞大的培训体系,可支持毕业学生就业后实践训练。因此,美国学生的毕业文凭与工程师资格不同步,实训后方可注册或参加资格考试。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者一直在大力呼吁,将高等工程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学术性的严谨学科进行研究与开发,并努力将此研究普及到全球[13]。

此外,一批英国大学和皇家工程院推行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导向”模式;俄罗斯也与MIT合作了“Skolkovo Tech”全新高等工程教育模式、CDIO模式与P2BL模式等[14]。

上述实践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科学型工程教育不同,实践工程教育模式主要借助全球化、信息化,改造原始高等工程教育较落后的传统,将工具与实践渗透至高等工程教育整个过程中,以培育能够面对和解决未来全球性复杂问题、具有国际高竞争水平的全新工程人才。我国应根据自身高校与企业的实际特征,学习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中的优点与长处,结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背景与现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

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管理新对策

我国工业技术变革需求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工程伦理意识、合作意识、全球视野、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特别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根据此需求,我们将制定工程教育调整规划[15—19]: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将制造业、采矿业、热力、电力、燃气等第二产业工程教育专业方向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工程专业领域转型,培养的人才层次也转向研究生工程教育定位。(2)实现学生培养层次规格多样化,明晰培养层次间的界限,凸显培养特色,设置多培养目标、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方案。(3)构建学生跨学科一体化的选课体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企业未来发展动态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吸收前沿工程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4)制订实习体系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计划,保证毕业设计环节和生产实习的质量,完善校内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助高校将工程技术转化成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育资源,强化校企在教育领域的密切合作。(5)建设高水平高等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充分保证高校工程教育质量。(6)高等工程教育应努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切实有效地培养工程人才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7)高等工程教育合作機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可体现为校长峰会、高校联盟、工程教育论坛、校企合作联盟等,在中外高校层面可体现为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及合作办学等,在中外校企层面可体现为共同制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工程教育基地及共同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等。(8)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于人才工程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中,更要落实到实际教学各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中。(9)改革培养制度,即从标准化人才培养转变为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学生个体提供量体裁衣的学习机会,使高校间形成良性竞争。(10)对外输出工程人材,迎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并将沿线国家工程人才需求同步纳入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11)着力强化国家与高校间、国家与地方间、高校与企业间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政策沟通,分析研究社会与企业对高级工科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较完善的工程教育规划,出台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高等工程教育合作的政策措施,鼓励开拓“企业大学”“工业课题”,推动校企合作进程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12)国内各高校应在兼顾国家及省市整体部署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色区域优势及学科专业优势等,确立本校高等工程教育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并着手做好确定高等工程教育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与具体教学内容,突出特色,增强国际化教学氛围),强化高等工程教育跨学科、跨区域间的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几方面工作。(13)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范深入研究目前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机制的改进,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国际教育体制的接轨,进而实现国际间的互认,不断增强我国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地位提升与作用的发挥。

六、展望

中国工程教育迄今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实践探索,展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呈现出的高校间竞争加剧以及高等工程人才社会供需矛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解决产、学结合培养工程人才问题将有赖于国家层面的产业转型;具有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将成为高等工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改革行政化办学体制可使高校走出办出特色的新路子。高等工程教育对于实践性、复合性、创新性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逐步构建、努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程教育模式[20]。因此,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建设与创新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林健,胡德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中国工程教育新使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7—15.

[2]陈敏,李瑾.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59—67.

[3]王孙禺,刘继青.从历史走向未来:新中国工程教育60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30—42.

[4]李瑾,陈敏.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1—47.

[5]彭静雯.学科规训与工程教育科学化的突围[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17—24.

[6]李冬林,孙金风,邬述晖.2015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7(5):21—24.

[7]许灵艳,黄文貌.对中国工程教育的再思考[J].企业技术再开发,2012,31(28):118—122.

[8]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前景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4.

[9]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1):13—20.

[10]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

[11]李文君.正确评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J].教育与职业,2015(1):54—56.

[12]李群霞,张群.深化校企联合创新中国工程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3):75—77.

[13]王沛民.中国工程教育研究(EER):式微与复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3—21.

[14]王沛民,顾建民,刘伟民.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15]王孙禺,范静波.中国工程教育生源状况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65—71.

[16]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17]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8]潘海生,王世斌,余建星.新时期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39—43.

[19]方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72—76.

[20]王孙禺,赵自强,雷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23—34.

猜你喜欢

高等工程教育问题与对策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拓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