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式教育理论的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2018-09-15徐福利
徐福利
摘要:高校的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高校多年来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最首要的问题便是教学模式落后。基于批判式教学理论的视角,以高校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批判式教育的理念,并且分析了高校目前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高校教学模式的路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批判式;教学理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0703
引言
中国多年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应试教育的观念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应试教育这条道路上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上的矛盾出现了变化,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应试教育或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今天这个社会上立足。在社会的要求下,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以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同样高校也应该以批判性的精神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批判式教育
1批判性思维
批判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在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待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可能全盘吸收,因为教师不是万能的,有一些观点与想法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学生如果能够及时地发现此类问题,并且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质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如果学生能够有这种思维,那么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将会有更多的收获。批判式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具有思辨的精神,能够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态度对待所学习的内容,并且能够逻辑清晰、严谨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精神是任何一位从事学习、研究的人员所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功效,不容忽视[1]。可以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认真求知的态度,同样需要思辨性的逻辑。所以说,批判式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态度,同样也是高校教学路径中的一种策略。
2批判式教育的重要性
批判式教育对于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同样具有重要性,因为高校并不是像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那样,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应该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知识的领域,先入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批判式教育,对于高校教师与高校的大学生都具有诸多的益处。
批判式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充分思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找到知识掌握的差距,并且提升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站在前人的学术基础上,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更深层面的科研工作。同时,学生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前人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在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避免自己陷入形而上学的学术误区。
批判式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尤其对教师的授课设计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首先,批判式教育可以鼓舞学生发现生活中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理解教师讲课中的教学目的以及分析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批判性精神,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批判式教育可以促进教师合理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多考虑学生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后,批判式教育增强了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自己的授课经验,发现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教学的反思,可以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增添新鲜的教学元素,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更新。
二、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个人素质培养以及个人能力训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教学模式与高校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成员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高校在教育体制上仍然有保守的成分,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稍微欠缺,不利于高校学生在今后学术道路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社会的需要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高。因此,中国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各行业由于极力发展社会经济,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加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结构造成的冲击,使得专业性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成为各行各业求贤若渴的招聘对象。但是,由于高校文理分科的现状导致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举步维艰,文科学生缺少理性思维,理科学生又缺少人文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与今后的发展。
2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
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课程、育人环境及教育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协同合作。学习与做项目是一个道理,要想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加充实,一方面需要学生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与追求,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在思维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并且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做学问,才能够在专业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以及其他专业学生的合作,教师能够为学生学习指明前进的方向与道路,同样也能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指导性的建议。其他学科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在学习中给学生扩充知识量,尤其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激发思维的灵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要改进教师培养的方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并且将这种批判性的精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可是,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
3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缺乏良好的示范性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在教师以及学生双方的努力下才可以实现。学生是高校学习生活中的主体,也是高校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更正,只有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才能够使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意识[3]。但是,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虽然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但是关于学生批判性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卻相对较少,教师队伍也没有为此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考虑的因素也很少。因为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沿袭之前的教学传统,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并且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空间进行知识面上的拓展,更没有机会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所以说,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缺乏良好的示范性。
三、以批判式教育理论为指导的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策略1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的速度较快,大学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便是将本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其毕业时全部推向就业岗位[4]。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在高校的侧重点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师范大学、政法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等分类。但是,无论高校如何建设学科,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科研与教学之间要平衡。由于最近几年来,高校的教师在评职称方面要求有显著的科研成果。因此,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将科研成果看成自己工作的重点。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强调科研,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便会感觉力不从心,自然,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便不尽人意。其实,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而言,科研固然重要,但是,高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搞科研,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因此,教学在高校中同样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样应该引起重视。为此,要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在工作侧重点上有所革新,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科研与教学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2加强大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技能的培养
在教育学理论的视角下,每一个高校的教师都是经过层层的选拔才能够竞争上岗走进大学课堂的,教师在讲台上可能仅仅讲授了一个半小时,但是在讲台下,往往要备课很长时间,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教学规律,同样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可以说,能够走上大学讲台的教师无论在科研水平上还是学历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学科的发展上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也有较强的优势。但是,从高校学生的课堂反响上看,我们应该更新原有的观念。很多学生在大学的课堂上走神、睡觉,甚至逃课的现象也比较多见,当然,这在一定层面上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但是,从学生课堂表现的普遍性上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高校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课堂上的注意,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的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自我素质的养成,同时应该多参加一些教学理论方面的相关培训,听取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也可以参加一些教学大赛,加强自我教学能力的训练,争取通过自身教学模式的调整,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精选教材
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想给高校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路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教材是高校执行教学的蓝本,也是教学目标的一个本体,因为教师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的。因此,教材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存在很多教学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材选择上出现了偏差,因为高校很多专业的教材已经多年没有进行过更新了,教材比较陈旧,教材内容也已经无法满足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教师依照现有的教材体系进行教学,便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那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主学习教材的情况便是一种奢望。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教学的效率,首先应该在教材上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时代的发展以及专业的进步,合理地选择教材,争取通过教材的革新给高校的教师提供转变教学思路的条件,也能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主动性。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体现我国的创新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5]。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应该从课堂中心主义向学生中心与实践中心以及科技中心转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很难落实,在今天,这样的教学模式便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而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室进行概念上的转移,在以往,学生上课的地点固定不变,只有教室才能够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教师可以在教室内给学生们讲授科学知识,学生也可以在教室内进行交流与互动。但是在今天,互联网为高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教室,并且以互联网为平台构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喜好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而且在互联网上同一个时间上课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虽然不能够见面,但却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在这个空间之内,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专业领域比较新潮的知识,同样可以与教师进行线上的交流,并且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方便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模式的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结束语
批判式教学理论虽然在很久以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发展没有对高校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批判式的教学理论在最近几年才兴起。在高校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质的变化。因此,高校为了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适当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以及教学的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探索,深入推进教材体系的改革,争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琪,刘明菲.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
[2]张丽.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6(22).
[3]席东.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语文学刊,2015(8).
[4]应汉杰.批判性思维在英语专业课堂提问中的应用及培养实证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时光,张绍学,罗晓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