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脑室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1例

2018-09-15许金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7期
关键词:横纹肌非典型侧脑室

许金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03)

1.引言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AT/RT作为3种主要的胚胎性肿瘤实体之一,化分为IV级肿瘤。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极少发生[1-3]。

2.病史

患儿,女,3Y7M,因头痛伴呕吐3天入院。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为阵发性,不剧,无放射痛,伴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休息后稍有缓解,当时无抽搐,无发热,无气促发绀,无晕厥昏迷,无意识改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口鼻腔出血。

2.1 入院查体

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适中。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强,心律齐,腹软不胀,未及明显压痛。脊柱及四肢活动自如。

2.2 影像学检查

颅脑 MRI平扫+增强:扫描序列AX(T1WI,T2WI,DWI)SAG(T1WI)左侧侧脑室前角脑室内见一大小为18.8×15.8mm肿块影,T1WI呈等低信号影,T2WI呈等稍高信号影,病灶部分累及尾状核头生长,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左侧侧脑室扩大积水改变,其它大脑半球、丘脑、小脑及脑干内均未见明确异常MR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结构对称、清晰;双侧侧脑室,第三、四脑室及导水管未见扩大及受压推移,中线结构居中;双侧桥小脑角区及鞍上池结构清晰。

2.3 手术所见

左侧脑室一鱼肉状肿块,色灰,血供较丰富,有包膜,无明显界限。手术予切除绝大部分肿块,见肿瘤起源于丘脑,界限不清,切除困难,似有残留。

2.4 病理所见

送检破碎肿瘤组织,镜下见肿瘤细胞成片分布,细胞核大,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区域坏死。免疫组化:GFAP+,EMA+,CK-,Ki-67(50%+),INI-1-,INI-1-,SYN+,CD99-。

2.5 病理诊断

(左侧侧脑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WHO Ⅳ级)

3.讨论

横纹肌样肿瘤是发生在婴幼儿的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肾脏、肾外组织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横纹肌样瘤特称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4]。AT/RT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但多数病例位于后颅窝,仅40%位于幕上。幕下肿瘤可见于小脑半球、桥小脑角及脑干,脊髓发生少见。幕上主要见于大脑半球及鞍区和松果体区,发生于后者的肿瘤可通过肿瘤生长而累及脑室系统,但原发脑室系统的AT/RT则十分罕见。本例患者病变位于左侧侧脑室前角内。

该肿瘤组织成分复杂,含有横纹肌样细胞、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多向分化成分,与畸胎瘤类似,但缺乏畸胎瘤典型的组织分化特点,生殖细胞的标志物全部为阴性。因其组织成分复杂,AT/RT的影像学表现也呈多样性。肿瘤常较大,占位效应明显。CT平扫表现为混杂密度,不均匀或均匀,瘤周常可见囊变或水肿带。MRI信号混杂,T1WI呈混杂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混杂等高信号,可见出血、坏死及囊变,占位效应明显,轻度水肿,呈中等-明显不均匀强化。DWI呈不均质明显扩散受限,MRS示NAA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及出现Lip峰[5]。

AT/RT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及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有类似之处,很容易误诊,需要鉴别。PNET发病年龄往往较AT/RT稍大,为5~7岁多见,影像学更易发生囊变及坏死、出血,可分布于整个肿瘤,这与AT/RT较大偏心性囊性变不同[6]髓母细胞瘤为小儿颅后窝占半数以上恶性肿瘤,幕上罕见,而AT/RT钙化、出血更为常见,但最终确诊仍要依靠病理和分子遗传学表现。

AT/RT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存期多在诊断后1年,成年患者预后稍好,偶尔可长期存活,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完全切除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为主,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猜你喜欢

横纹肌非典型侧脑室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非典型肺炎的前世今生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鼻前庭胚胎横纹肌肉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