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式中满族音乐的传承研究——吉林市满族传统婚礼田野调查
2018-09-14孙作东徐敦广
孙作东,徐敦广
(1.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通化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满族与大多数中国少数民族相比,满族文化的发展程度较高[1]126。几百年来满族文化与汉文化高度融合,在汉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冲击下,满族文化中的满族民歌被记录下来的较少,在许多谱例中又存在着难以分辨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满族民歌的因素。在这样满族民歌现存的背景下,本人开启了对传统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
一、满族婚礼田野寻踪概述
得知吉林市石克特里家族第十二代大萨满石光华的婚礼,婚礼全程由石氏家族神授大萨满石宗多主持,在满族传统婚礼的仪式会伴有满族民歌,这对我们所研究的满族音乐有着很大的帮助。带着对满族传统婚礼的好奇与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开启对吉林市石姓家族的调查之路。仪式有:萨满净房、萨满祭天、萨满祭祖、萨满诵唱阿查布密歌。婚礼流程:10月1日晚净房仪式,10月2日早开始进行祭天、祭祖仪式,接亲(认亲、憋性气、吃上车面、抱轿仪式),喜庆表演(祥狮献瑞、满族秧歌),坐帐,婚礼仪式。在本次的婚礼中由石氏家族神授大萨满石宗多共演唱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婚礼前的晚上,敬房仪式中的演唱,第二次的演唱是在婚礼中诵唱阿查布密歌,第三次的演唱是在婚礼结束后,三段演唱都是由满语进行的,每一段的演唱都有着不同的含义。除石氏家族神授大萨满石宗多在婚礼中有所演唱以外,满族歌手八音赫赫也进行了演唱,演唱曲目是经过改编后的满族歌曲《喜歌》,《喜歌》分为两段,前半段是满语演唱,后半段是汉语演唱,在《喜歌》的歌声中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二、石氏家族简况
石光华,男,1987年出生,满族,正黄旗,出生于佛满洲正黄旗满族世家,其祖父历任石克特里家族总理穆昆达。石氏家族第十二代萨满传人,在家庭的熏陶下,自幼便喜爱满族文化和萨满文化,现为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馆员,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石克特里萨满祭祀神堂主祭大萨满。吉林省松花江研究会会员,中国旗袍协会吉林分会会员,长春满族文化促进会会员。
石宗多,男,1989年出生,满族,正黄旗,石克特盟氏家族(石姓)第十一代萨满,在2004年学乌云,落乌云,石氏家族接续萨满,并在同年参加第七届国际萨满文化学术研讨会,在2005—2009年参加家族活动二十余次,接待来自美国、匈牙利、韩国、日本、俄罗斯的访客七十余人。
三、婚礼中的仪式
(一)净房仪式
净房仪式在石老师的家中进行。萨满身着萨满服饰,手持依姆钦,腰系腰铃。满族跳神所用的乐器是专用的,从不在其它场合使用,其主要的乐器是神鼓和腰铃[2]67。可见净房仪式的严肃性。
两位载力子(萨满的助手),一位身着便装,一位穿着类似于宫廷侍卫的服装,年龄大概在45岁左右,两位载力子手持依姆钦,但比萨满手中的依姆钦要小一号,石老师手持叉刀。萨满在客厅中间,他的左边是身着侍卫服装的载力子,而右边是石老师,石老师的右面是身着便装的载力子。
(二)祭天祭祖仪式
次日的早晨,在鼓声中祭天祭祖仪式开始,石老师手拿香跪在祖先牌位前,三叩首后进前上香,然后石老师与石增多老师一起跪下三叩首,随即鼓声也越来越大,然后石增多老师手拿一碗盛有五谷和米之类作物的器皿,走向门外,石老师跟随在旁,面对门外事先摆好的桌子,桌子上使用馒头、苹果、橘子摆成的几堆的形状每一堆的底座都是三个食物,然后在上面垂直再放两个食物,馒头是五堆,苹果和橘子分别是两堆。石增多老师手拿碗向其敬了三次,然后嘴里念了起来,念完后再敬三下,然后抓出一些向天上不同方向扬了三次,随着鼓声响起进入屋内,然后石老师点上香,上到右面的炕上进香,进香前叩首三次,进香后,再叩首三次,每叩首一次磕三下头,之后点香,上左面的炕进香,进香前三叩首,进香后三叩首,再点香,向屋子的另一方进香、叩首,这个方向是在门口正对着的方向,石老师所叩首的应该都是他的祖先们。整个进香、叩首的过程鼓声一直伴随着,仪式结束鼓声也随即落。
(三)接亲仪式
新郎官骑着马在前面走着,奏乐队和秧歌队边走边吹边扭地跟在后面,在出门之前先在院内的石头从左至右(面对石头)环绕一周后向门口走去接新娘。到达门口堵门的形式出现,之后是在屋内的做帐仪式,仪式结束后,新人到达客厅吃面,在吃面的过程中,一旁的亲戚朋友用满语在祝福着,之后新娘接过喜盆,(载力子)给新娘盖盖头,接着新郎抱新娘下楼,前往酒店。到达酒店时点燃鞭炮,新郎下马,主持人:“凤凰三点头,出水芙蓉,喜娘下轿”,接着新郎拿着弓射箭(没有箭),一射天(主持人:“天赐良缘,福喜临门”),二射地(主持人:“地设一双,新人百年好合”),三箭定乾坤,向后方上面射(主持人:“天长地久,地久天长”),然后新娘接过两只装有酒的红色酒瓶抱在怀中,随着音乐与新郎向前走,跨过火盆和马鞍向酒店门口走去,在到大门口后新郎用秤杆揭盖头,主持人:“新娘露脸喽”,大家一起欢呼着,新郎新娘和来宾一同欣赏舞狮表演,表演后进入酒店内,接亲仪式在舞狮的亮相中结束。
(四)婚礼仪式
(五)拜北斗仪式
主持人:“正衣冠(新郎新娘整理衣冠),一拜天地,一鞠躬(新郎新娘向天地桌鞠躬),国泰民安;二鞠躬(新郎新娘向天地桌鞠躬)风调雨顺;三鞠躬(新郎新娘向天地桌鞠躬)家悦兴旺。二拜高堂,父母受礼,正衣冠,一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二鞠躬,孝敬父母是本分;三鞠躬,祝愿父母早日抱上大胖孙。夫妻对拜,一对新人相对而立,一拜,夫妻恩爱;再拜,百年好合;三拜,早得贵子”。“夫妻共饮和亲酒,夫妻恩爱永相守。夫妻共饮和亲酒,一生恩爱到白头”。二位新人先各自饮杯中一小口酒,在为对方饮一大口酒,然后新郎将酒杯叠放在一起 然后用绳子将杯子绑在一起,礼成,之后新人在对方的头上剪下一缕头发装在一起,之后携手走下舞台。
四、仪式中的满族音乐
第一段为净房时演唱。开始时由萨满与载力子敲鼓进行,萨满腰上系的西沙也通过他晃动声声作响。石光华老师手持木棍站在萨满的右面,随后萨满开始吟唱,石老师不时地用木棍敲击地面,唱到高潮时,石老师将手中的木棍交到萨满手中,然后接过萨满手中的依姆钦与鼓鞭,随之一起与载力子进行敲打。萨满挥舞着木棍由客厅向卧室走过去,到卧室内依然挥舞着木棍,从床的右侧到左侧(面对床的方向),然后又从卧室内经过客厅走向门口,面对门口,手持木棍将类似于山字形状的那一头向门的方向进行出击,从萨满的动作中看出,此动作有着驱逐的意思,将屋内的一些不好的进行驱赶,在一番出击后,石老师将依姆钦与鼓鞭归还于萨满,将木棍拿回手中,在载力子的鼓声引导下,萨满回至仪式前的位置,随着鼓声的渐弱,净房仪式也画上了句号。
第二段为婚礼仪式中的演唱。这段演唱是对新人的祝福,为《阿查布密歌》,也称之为《合婚歌》。主持人解释了这首《合婚歌》的意思,“选择吉日良辰,迎来新娘,庆贺新婚,请在天诸神保佑,夫妻幸福,共长存,子孙尽孝道,兄弟施仁德,互宽宏,子善良,日步高升,夫妻二人共享富贵一生”。演唱由神授大萨满石宗多完成,在其两侧还有两位载力子,手持依姆钦随着大萨满进行敲打。
第三段为婚礼结束时的演唱。这段演唱是为在场的来宾祈福。演唱时前面摆有桌子,桌子上面是由满语写的福字的挂坠,演唱过后将祈过福的挂坠送给在场的来宾,表示祝福。
婚礼上除了神授大萨满石宗多演唱外,满族歌手八音赫赫也有演唱歌曲。她在婚礼开始之前进行演唱,是作为对一对新人的祝福。演唱的是《喜歌》,这首《喜歌》是经过改编后的,由满语和汉语一起演唱的。
五、现代仪式中满族音乐传承的几点思考
通过两天的田野采风,对满族婚礼的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内心产生很多疑问。“传统满族婚礼的原本样态是什么?传统满族婚礼如何考证?本次的婚礼仪式中有哪些部分是传统的仪式,哪些是由现代仪式代替的传统仪式……”
本次的婚礼是在近些年来少见的传统的满族婚礼,而且还是萨满本身的婚礼,所以引来了全国各地的诸多学者,大家都是带有针对性地来对其进行采风,婚礼也是开放式的,所有的学者都拿着摄影设备,不放过任何细节地记录着各种仪式。这个细节点上是在我调查之初没有预料到的,婚礼作为开放式是很平常的,但据了解,在祭祀的仪式中,有些仪式如果不是族内的人是不允许参加和观看的,所以这一点又让我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次活动中的仪式是为了什么而开展的,为了婚礼,还是为了……”。在经过仔细思量过后,对此次婚礼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传承方式的主导作用是满族音乐传统化的前提
满族音乐之所以流传至今,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当中,满族人注重家庭,所以在满族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大部分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本民族的艺术,家族式的传承保留了满族音乐的传统性。满族人民喜爱歌唱,在节日或是一些活动当中都会以歌声为伴,平时的劳作与生活中也会随口哼唱民歌,所以在家族生活过程中,许多满族民歌在满族群众中广为流传,但由于汉族文化的冲击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慢慢被简化或者被代替,至此满族民歌原有的样貌在不断地被淹没。在本次的婚礼中采用了满族的传统婚礼仪式,这使得我们重温了传统满族婚礼的样态,了解满族习俗,了解满族婚礼上的音乐,传统的艺术在本族人民的传承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家族的传承是在与祖辈或是父母的生活中,耳濡目染学习到的,之后在传给下一代时会毫无保留的进行传承,这就保持了满族民歌的传统性。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内容都是将关于满族的故事、传说、民俗等等,运用歌唱的方式代代相传,将满族的历史和传统进行传承,从而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这样也更好地保护了满族民歌的传统样态。
(二)族群呼吁对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
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是本民族的人民经过长期积累从而形成的智慧结晶,民族的艺术是本民族历史、文明、生活方式、民俗的缩影,满族音乐文化是满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及精神价值的体现,它是满族人民智慧的象征,同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珍宝[3]28-30。对于本民族的艺术,作为民族的后代都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面对着汉族文化的强势冲击以及现代文明的不断涌入,民族传承人对传统艺术的呼吁与保护更为艰难。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对满族民歌的传承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在我们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满族民歌的传承人目前为止可以运用满语演唱的人少之又少,且年龄偏大,在这种情况下,满族民歌的传承得不到年轻力量的支撑,慢慢就会走向灭绝的道路。在此次的婚礼中,石氏家族的传承人大多较为年轻,而在参加婚礼的来宾中,年轻人也较多,且大部分都为满族人,一些人可以熟练的运用满语,一些人是在边听边学,在他们的言语中大多都是对婚礼中的流程的讲述,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满族人对满族传统礼节的重视,每个仪式都做得特别细致,每个仪式都有着固定的流程,即使是在当今社会的形式下也要将传统的礼仪完全展现。此次婚礼为前来的学者展示了传统的满族婚礼,这是对本民族婚礼仪式的重视,也是唤起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
(三)传承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发挥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渐渐兴起,呼吁着广大民族同胞以及学者对民族艺术的寻踪。满族音乐因其历史较为久远,且地方特色显著,从而各界人士对满族音乐的神秘性有着很多探索的欲望,但是大部分是本民族的人和研究满族音乐的专家和学者,涉及的范围较窄,这对满族民歌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此基础上,满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也有一些制约因素。首先,汉族文化的冲击使得满族民歌渐渐失去了传统的风格样态。满族曾经是中原统治者,但是由于汉族文化的强势冲击,满族的文化渐渐被汉化,满族文字渐渐丧失,因而,满族民歌也被披上了汉族文化的外套,传统的艺术形态在汉语的作用下逐渐模糊。其次,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满族民歌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满族民歌中有很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人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以在以往生活中传唱的歌曲慢慢地不再传唱。第三,传承人被动适应社会现状从而形成茫然的文化认知。满族民歌现今被传唱的地区少之又少,大多在满族聚集地,能唱的人年龄偏大,年轻人经历学校教育从而获得现代知识,在观念上形成了较为现代化的形态,为适应社会发展,不与社会脱节,大多对传承传统艺术产生排斥心理,传统艺术无法通过年轻的力量进行延续,传统艺术还能持续多久,这无法预料。因而,在传承艺术的同时,大力地呼吁全民形成非遗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传承濒临灭绝的艺术。
媒体的宣传无疑是最为直接、最为快捷的一种传播途径。在传承过程中媒体的宣传力度较大,在本次的婚礼中,邀请了吉林电视台对其进行全程录制,同时四面八方的学者也通过媒体的宣传前来参加,并运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而且早在之前吉林电视台就根据满族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此次吉林电视台的录制也是作为满族文化系列中的节目板块进行录制播出,运用媒体的宣传手段对传统艺术进行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文化进行复兴,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的经济发展从而进行的现代化的改造。
(四)传统艺术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商业性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在这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民间仪式慢慢地被简化或是被现代仪式所取代,所以保留下来的有多少也很难去考证。民间的仪式大多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过去还没有形成文字记载的模式,现在的一些地区也许在一些传统节日中会保留其传统的仪式,但是大部分传统的形式久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了,所以在民间仪式当中的音乐也在慢慢消失。现如今提倡发扬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使得国家和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但在这其中也会出现许多不良现象。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心态是好的,但是在保护的方式上可能过于“激烈”。如这次的婚礼,是在借助传统满族婚礼的头衔从而宣传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这本身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是有帮助的,但是在本次婚礼中传统婚礼的仪式和宣传的力度之间的比重,相对来说后者要重于前者,这样就削弱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而是将其他的成分作为重点进行推广,传统民间文化只作为一个宣传的“喇叭”,没有得到深度的宣扬,这是由于当下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导致这种较为扭曲的保护和发扬的传承方式。但是,将其作为一种宣传传统满族文化的方式,这样的宣传力度对加快呼吁全民非遗保护意识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帮助。
通过上述的问题,使得这次田野调查的内容具有了更多的意义。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4]77。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运用田野调查法对现存的满族民歌样态的调查和记载,以及对现今所出现的活动、演出等形式的调查,从而对满族民歌形成详细的记载,使得满族民歌得到保护。一些民族的传统音乐中总是负载着古老的信息跨入当代,成为音乐逆向考察十分重要、最具说服力的参照系[5]45。通过本次的研究,为满族音乐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使得满族民歌得到良好的发扬。用满族音乐向世界讲述传统文化;用满族民歌向世界歌颂民族情怀;用满族传统艺术形式唤醒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运用良好的保护手段来发扬传统艺术。